祝由密术解读:清•道医刘一明咒语方治病

明清两朝,甘肃名医辈出。在2012年甘肃省卫生厅评选的“甘肃古代十大名中医”中,明清两代名医就占了6席。这其中,有的以医官身份参与行医治病,如“御医”张好问,医学训科杨维仁;有的则世代行医,泽被乡里,如“高台世医”石坚,“武山陈佛爷”陈至义。而其中医学论著最多、验方经验流传最多者,当属“道医”刘一明。

刘一明是明清两代甘肃有名的道士,一生著书累累,道家著作有《易理阐微》《孔易阐真》《阴符经注》《道德经会要》《参同直指》《悟真直指》《指南针》《修真九要》等,民国初年汇刻成册,称为《道书十二种》。他在醉心于丹道的同时,“犹不忘情于医道”,还著有《眼科启蒙》《经验杂方》《经验奇方》《杂疫症治》等医书。笔者在甘肃省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其医书上记载的咒语方,特加以阐述。


1 刘一明其人其书

“道医”刘一明

刘一明(公元1734—1821年),原名刘万周,字一之,号秀峰。道名一明,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号悟元子、被褐散人、素朴子、素朴老人等。他出生于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闻喜县)一巨商家。自幼习儒学,“志图功名”,博览群书,尤好技艺。医卜星相、地理书画,皆在留心。19岁时大病3次,久治不愈。赴甘肃巩昌省亲,在泾阳遇异人,得调治伤劳“灵应膏”良方,服用月余,久病顿去。遂种下学医问道之心。20岁刘一明访榆中龛谷老人,并归其门下,开始学道,后十余年,游历全国,行医问道,35岁时在陕西勉县仙留镇拜齐丈人为师,悟丹道。46岁至榆中栖云山,看到此山经明末战乱,庙宇建筑残废败落,所存无几,遂立志结庐于此,并四处募化,历经10余载,苦心经营,建成错落有致的殿、阁、楼、亭60余座,从此隐居寺观,一方面著书立说,一方面为人诊治疾病,著作颇丰,除医书外,还有各种道家著作20余部。此外,他还创办了栖云山刻坊进行刻版印刷,成为甘肃古代存书最多的刻坊之一。刘一明以道入医,在医理上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用方简、便、效、廉。治愈了许多忍受疾病痛苦的百姓,有些地方至今还流传着他的传说。

2 刘一明医书咒语方及其含义

2.1 药物咒语方

止啼散:治小儿夜啼。蝉蜕七个下半截,为细末,生炒一字(一字即一钱匕的四分之一中药剂量),薄荷汤加黄酒少许调下。又朱书写子、午、卯、酉于脐心四旁即止。该方选自《经验杂方》下卷,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经常啼哭不眠,民间俗称“夜哭郎”。有的患儿阵阵啼哭,哭后仍能入睡;有的啼哭不已,甚至通宵达旦。

治小儿夜啼是中国几千年医药史中最为悠久的内容之一,除了常用的中药治疗外,祝由疗法也是常用治法之一,如广为人知的“夜啼贴”,即用一张纸写道:“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小儿郎;过路君子读三遍,一夜睡到大天亮”。在过路行人多的地方如路口、桥头、厕所墙上到处贴上。这一风俗遍及大江南北,帖语大同小异。

从现在医学角度分析,“夜啼帖”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孩童虽然无知,对于外界的刺激却十分敏感,周围人行为的潜在变化便会逐渐使孩童的心理活动发生改变,进而刺激生理活动的调整。但是心理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父母在小儿夜啼时往往伴随着抚摸、安慰等行为、语言,孩童自身也会因为疲惫停止哭泣,这些综合因素都为“夜啼帖”增添了有效的光环。

天医门祝由术修炼秘典 ¥78 购买

刘一明之夜啼散则将单纯的心理疗法和中药治疗结合起来,与常用经典方——止啼散相比,去掉了有毒性的钩藤,取蝉蜕、薄荷疏散风热,熄风解痉的作用,蝉蜕为治疗小儿夜啼的常用药。如马仁智等报道,用蝉灯饮治疗婴儿夜啼症25例,方中蝉蜕、灯心草各3 g,1剂/d,水煎分3~4次喂服,连服2~3剂。服3剂不愈者视为无效,结果23例治愈。可见,刘氏方本身已经具有了安神定惊的功效。

刘一明小儿夜啼散中书写咒文的朱砂也是治疗小儿夜啼的常用药,取其镇静安神作用,如纪延龙报道敷脐疗法治疗小儿夜啼,用朱砂0.5 g,五倍子1.5 g,共研为细末,与适量捣烂或嚼碎的陈细茶拌匀,加水少许,捏成小饼状,外敷于肚脐中,用胶布固定,每晚更换1次,一般外敷2~6次症状消失。

对于孩童来说,苦味的药物有时候反而会加剧啼哭,心理抚慰往往起到的作用比药物大,如明代万全之《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啼哭》曰:“小儿啼哭,非饥则渴,非痒则痛,为父母者,心诚求之,渴则饮之,饥则哺之,痛则摩之,痒则抓之,其哭止者,中其心也。如哭不止,当以意度。”由此可见,刘氏之夜啼散中蝉蜕、薄荷、朱砂皆为小儿夜啼常用药,在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再以祝由之法加以心理暗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祝由密术解读:清•道医刘一明咒语方治病

2.2 单纯咒语方

2.2.1 身面疣目:盗酸酒粕洗面,咒曰:疣疣不知羞,酸酒酹洗你头。急急如律令,咒七遍自愈。

2.2.2 治邪疟:持枣一枚,咒曰:吾有枣一枚,一心归大道,优他或优降,或劈火烧之。念七遍,吹气一口于枣上,病人食之。

2.2.3 避瘟神咒:唵嘛呢吽音烘,殳音畔叱。遇疫行时,将此数字朱书黄纸上,带在身上,再不时默诵之,可避邪疫,患疫者汗后,如见鬼神,妄言不寐。用朱书此咒佩之,神效。

2.2.4 鹤龄枣:治瘟疫邪虐。取红枣一枚,咒曰:华表柱,一气念七遍,望西方取气一口,吹枣上,令病人服之。以上4方都是较少药物,而以道家祝由为主的方子,其中前两首见于《经验杂方》,后两首见于《杂疫证治》,因此统一加以阐述。

其“身面疣目”方最早见于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疣目方十九首”,其文曰:“酒醋以摩疣上,咒曰,疣疣不知羞,酒醋洗你头,急急如律令,咒满七遍,久即自愈”。《外台秘要》成书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距离刘一明成书1000多年,由此可见此方流传时间之久远,可称上是咒语界的“常青树”。

在中国,祝由思想历史久远,甲骨卜辞中就有关于祝由术的记载。袁玮认为祝由疗法的雏形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即患病之后,人们之间的相互劝慰和祝福。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群中有了“巫”的产生,医治疾病就成了巫的职业活动之一。秦汉时期,我国由原始的巫医同源进入了巫医分道、医学获得长足进步的重要时期。魏晋以后,原始的祝由方法则逐渐与道教结合起来,产生了大量的符咒祝由之术。隋太医署开始设祝禁博士二人,专设祝禁科。自唐以后,祝由被列为国家医学校的专业科目之一,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如唐代称为咒禁科,宋代改称金簇兼书噤科,元朝称祝由书禁科,明代则称之为祝由科。至清代,太医院废止祝由科,祝由术逐渐退出官方医学领域。

由此可见,在上千年的医药学发展中,祝由术始终被中国官方所承认,并以医学科目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也导致了中国民间祝由方较为繁多的事实。祝由产生的治疗作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暗示有关。在道士(也可能为神婆神汉等人)施行祝由术时,对咒语的字数、音节、排比和快慢都有口传心授的严格要求,使其具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韵律,这种韵律确实可对患者起到安慰作用。有时,还要求患者沐浴更衣,入静室,存思安心,进行精神、心理上的放松,有时又让其向神明祷告,述说病由,使情绪得到宣泄。通过这些手段,患者从心理上清除各种杂念和妄想,排除不良情绪,体内的脏腑经络之气血调畅,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

当然,认为祝由术只是一种巫术的批判,有失偏颇。纵观刘一明的医书,几千首方剂中,只有区区五首祝由方,可见刘氏也知道符咒治病主要是针对病情不能为常规汤药、针灸治愈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补充救疗措施,他一直坚持先医药、后符咒的治疗原则。

此外,祝由术中也经常包含药物,在客观上增加了治疗效果。如道教常用桃木制作道符,称桃符,并将其视为重要的避邪之物。现代医药已证实,桃树的仁、枝、叶、花皆可入药,其中含有多种杀菌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道教书符的最常用颜料是朱砂,其本身就有镇静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书符用的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而姜黄又具有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的效果。有时,书符的颜料中还加有珍珠、麝香等药用成分。可见,道教符咒治病术应从多个角度进行认识。而在医史文献中,也大量记载着祝由术治病的病案。如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所收录的祝由诸法,《幼科推拿秘书》和《万病回春》关于祝由治疗疟疾的医案,《古今医统大全》中使用祝由厌除恶梦,《济阴纲目》和《厘正按摩要术》记载了使用祝由进行临产调理,《圣济总录》记载了祝由治疗诸虫所伤,《厘正按摩要术》记载了使用祝由治疗小儿惊啼、眼疾等等。由此可见,祝由之术不能单纯的归结为迷信巫术,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


刘一明不仅是甘肃名医,而且是中医史上著名的“道医”,他从道入医,将道家内丹思想和祝由思想融入其医学思想中,相对于其他医家而言,其医学思想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从刘一明的咒语方可以看出,在明清之际,祝由思想仍在民间有一席之位,百姓看病诊疗有时仍会选择符咒之术,对于其在中国盛行千年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值得深入研究。从现代研究来看,祝由之术是一种朴素的心理疗法,与中药治疗结合起来,对一些精神疾病也许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明显,这种综合治疗的思想值得后世借鉴。明清时期,甘肃名医辈出,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深入考据明清两代的医药教育制度和名医家谱,也许能寻找到一条名医成才之路,对当代的医学教育有所启示。


1、敲打殷门穴——治疗腰背疼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炎尿滴沥 疼痛

殷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位于大腿后侧正中间位置,专门治疗腰背疼

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针刺患者不容易接受也很不方便。本人才用敲打殷门穴的方法经过大量的实践效果显著,立竿见影。很多患者经过简单的辅导以后既可以自行操作,用小木槌等器物均可。患者站立,用小木槌轮换敲打殷门穴各300次,力度适中,很多患者当场要背疼痛明显改善,坚持敲打一个月左右,椎间盘突出症及慢性腰背疼基本治愈,症状消失。平时坚持敲打还可以积极预防腰突症的发生。同时很多患者在敲打殷门穴的同时发现前列腺炎尿路不畅尿滴沥等症状也消失了,此法简便,效果颇佳,很值得推广。

2、厉兑穴-对付噩梦的良药

厉兑穴是胃经的最后一个穴位。厉是噩梦的意思,兑是八卦中的一卦,代表沼泽,厉兑的意思就是掉进了噩梦的沼泽中。这个穴对爱做噩梦的人来说特别有意义,另外,对于有神经错乱症状的人来说,厉兑穴能够精心安神。

怎么揉厉兑穴才有好效果呢?有个简单的办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攥一攥第二个脚趾,这么一攥,厉兑穴就攥住了,再扭扭这个脚趾肚,最后用指甲掐掐脚趾肚。同时,索性把10个脚趾都掐一掐,这对于安眠特别有好处,这样晚上就不爱做噩梦,就该做好梦了。


3、急性腹泻的克星---梁丘穴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偏爱食用生冷或未加热的食物,急性腹泻患者也明显增多。腹泻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主要表现为进食后,食物未经完全消化、吸收即被排出体外,排便次数增加,每天均在二次以上,粪便稀薄。出现腹泻要搞清原因,对症治疗,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治疗急性腹泻的方法-----艾灸或指压梁丘穴。

梁丘穴,位于膝髌上外缘上2寸处,或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即是该穴。主治症状为:胃痛、胃痉挛、恶心欲吐、腹泻等。对因食生冷,致脐周作痛,泄下稀薄,如水下注,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可取梁丘穴用艾条直接对准该穴施灸,皮肤感到疼痛即离开再灸如此反复,灸五分钟左右,急性腹泻一般即感腹痛减轻,当日便次减少成条状,次日可恢复正常。

梁丘穴之所以可以治疗急性腹泻,皆因该穴为足阳明胃经郗穴,胃腑经气深聚之部位,取此穴灸之可调理腑气使转输运化正常而起到止泻作用,又因郗穴有救急作用,故对急性腹泻单灸梁丘穴即有良好的止泻作用,慢性腹泻也可以该穴为主穴灸之,但止泻作用不像急性腹泻那样一次即可成功。此外、还由于该穴是胃经郗穴,有清热消积、和胃降逆之功效,实验证明可使胃蠕动减慢减弱,运用该穴治疗恶心呕吐可即时取效,屡用屡验。尤其对急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等病,可用双手拇指重压按揉该穴,局部如有发热感。沿经络上行效果更好。凡遇进食吹风着凉、恶心呕吐、胃脘不适者,急用双手拇指重力揉压梁丘1-2分钟,感觉两大腿、腹部发热,恶心即可消失,其止吐效果显著且迅速稳定。


4、丰隆穴-化痰强穴

丰隆穴的主要功能是化痰。当出现哮喘、咳嗽、痰多时,一定要多揉丰隆穴,先从里面把痰化掉。

揉完丰隆穴以后会有两种情况:一是痰散了,不知道哪里去了。二是老吐痰,而且很容易把痰吐出来。揉丰隆穴出现这两种情况,是不同体质造成的,但都对身体有好处。而且中医的这个痰,包括的范围很广,不光是指从肺里出来的痰,还包括脂肪瘤、痰核、血核(及血脂高)和扁平疣等。

5、清冷渊穴-治上火而头痛、头胀、发热、心里烦躁

清冷渊穴是怯火的穴位,当您着急上火,嗓子痛,牙也痛,眼睛也痛,眼红目赤的时候,揉清冷渊穴火气马上就会降下去。尤其是您头痛、头胀、发热、心里烦躁时,揉外关穴不管用,可以揉清冷渊穴和天井穴,效果立杆见影。

6、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适用人群:主持人、广播员、歌唱演员、教师、公司领导、肩周炎、失眠患者。

注意: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揉3到5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古代修炼家都讲究炼津化精,津液升发多了,人体的肾精自然充盈,客观上也起到了滋阴固肾的作用,是真正调动了人体的大药。闭口不说话,并没有什么玄机,只是为了使升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阴跷主人一身的水液,交会于照海穴,既滋肾清热,又能通调三焦,所以揉按照海穴会激发肾中精气,引水液上行,滋润喉咙,虚火得到肾水的滋润则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

按揉照海穴不仅能治疗嗓子干痛,还可以治失眠症。睡前揉几分钟照海穴,不仅可以滋阴降火,补肾益气,而且还可以让你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何乐而不为呢?


7、手三里-人体的强壮穴

大肠经上的手三里,曲肘取穴,在肘横纹头下2寸。提起足三里,向来声名显赫,但足三里却默默无闻,其实手三里也善治胃肠病,与足三里并用,效果更佳。此穴还善治腰膝痛,不论急慢性。手三里可消肿止痛,对于头面肿、牙龈肿、肩膀肿都有疗效。此外它还是治疗鼻炎的要穴。手三里可增强体质,是人体的强壮穴,所以平时可多揉以健身。


10、 太白穴-最强健脾穴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很多脾虚的症状如夜里睡觉流口水,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腹胀,消化不良,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尽管脾虚的症状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揉太白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内侧多硌,这样健脾效果才好。另外,揉太白还可调节血糖,治疗糖尿病。

注意:太白是原穴,健脾效果更好。公孙穴对胃反酸,脾强胃弱效果更好,如果您要健脾就太白,脾胃不合就公孙。

11、腕谷穴-去身体湿热,治疗糖尿病、便秘

在我们的掌根下有一条掌横纹,侧面有一根骨头,这根骨头前边的凹陷就是腕谷穴。揉的时候,要贴着骨头揉才有感觉,功效才能出来。

腕谷穴是治疗糖尿病的要穴。因为糖尿病人的小肠功能是紊乱的,而腕谷穴是小肠经的一个原穴,所以它就可以调整小肠的功能,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

腕谷穴有时祛湿的要穴,如果您觉得体内有湿热,有风湿症,揉腕谷穴效果会很好。实际上,腕谷穴是靠通利二便来祛湿的,所以还可以治疗便秘。

12、申脉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

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腰背曲强腿痛”,是明显的膀胱经感受寒邪之气后的受凉之象。因为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所以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轻健矫捷。配上小青龙汤服用,表里互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患者体内的寒邪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又能恢复自身的阳气。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祛寒回阳的妙穴。

有的人会说,我又不会扎针,虽然知道这个穴位的妙用,也是纸上谈兵啊。其实,道家医学所讲的八脉交会穴,既能针又能灸,“针刺则治病,灸治则养命”,使用起来一点也不复杂。针刺需要很系统地学习很多专业的知识,不可能人人掌握,灸法却是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自我保健治疗方法,可以不拘时间场地地随时进行调养,及时补充我们耗损的阳气,同时祛除体内的寒邪、湿邪。

申脉穴是阳跷与太阳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简单,在外踝内向下凹陷处(如下图)。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会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在中医里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脉穴有伸展脉络之意,可以快速调动人体阳气,阳气足则寒邪自散。

平时我们可以用艾条熏灸或者用手指点揉刺激申脉穴,点按时会感觉到微微的酸胀。灸的时候,以感觉此部位微微发热即可,有时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脚下缓缓升起,瞬间人就会舒展许多。秋冬交替的季节,温差变化很大,也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建议大家买一些艾条回去,灸一灸申脉穴,既可预防流感,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尤其是老人或者体质偏寒的人更应经常地灸一灸此穴。

人老腿先衰,实际上就是阳气不能通达人体末端的表现,申脉穴通畅可以有效地延缓这一过程,有回阳保命之功。做儿女的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孝敬父母,这个方法既安全又简单,回家后静心给父母灸上一灸,一家其乐融融,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实惠。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看似平常的一个穴位,如果我们能够时常用心来呵护它,真积历久,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常年的临床治疗,我深深感受到,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不关爱自己的身体,而是缺少关爱自己身体的方法。如果你身边的亲人体质虚弱,畏惧寒冷,腰酸背痛……那就用你手中的艾条来帮助他们开启这温暖身体的源泉吧!

专家提示:

当身体受了风寒,点按申脉穴的时候会感觉有点酸胀,熏灸时身上有些微微出汗,是身体阳气升发祛除风寒的表现。

14、预治冠心病,点拨极泉穴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当上臂外展时,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既是此穴。针灸该穴可迅速改善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对咽炎、月经不调、乳房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头痛、失眠、神经衰弱以及心脑疾病等效果也很好,但是该穴预防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还是冠心病和肺心病。由于极泉穴居腋窝针灸不便,所以很少应用,在治疗中可改针灸为点拨极泉穴,即先用手点按在穴位上,稍微用力至酸胀感为度,然后向旁边拨动,一般会有麻感顺手臂向下传导至手指,长期点拨此穴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疗效还是不错的。


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足三里: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具有调整血压作用;对病人血糖有影响;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15.少泽:电针少泽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增强。


16.后溪:配申脉治疗癫痫白天发作者为佳。­

17.天宗:对胆囊有收缩作用,针刺天宗,肩井,肾俞,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并提高免疫功能。­

18.攒竹:针刺攒竹可使心率减慢。­


19.天柱:可使头痛清醒,记忆力增强,针刺天柱,能解除支气管痉挛。


20.大杼: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 mg%,继续留针,血钙不再发生变化。


21.风门:常患感冒伤风之人,按之灸之,颇见功效。­


22. 肺俞:针刺肺俞,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阻力,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效果,可延缓动脉硬化。­


23.心俞:可使心率减慢,治疗心房颤动有良效。

24.肝俞:血小板增加,针刺肝俞可使胆道压力降,解除括约肌痉挛,对血糖有调作用,针刺后白胆固醇明显下降。­

25.脾俞:针刺全血血细胞减少病人的脾俞,能使血小板增加,艾炙脾俞对放射治疗后白细胞数过低的癌症病人,可使的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脾俞可降低胆道压力,解除括约肌的痉挛。­


26.胃俞:对消化道溃疡,胃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等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针刺可增强胆囊的收缩作用。­


27.三焦俞:对肾与输尿管结故事石用三焦俞,肾俞,京门,天枢,气海为主穴,治疗后约半数患者能排出结石。­

28.肾俞:针刺肾俞,能显著抑制钠潴留,故有利尿作用。­

29.殷门:针刺殷门,肺俞可缓解支管哮喘证,一般在3~45min获得缓解。

30.秩边: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即时效果显著。­

31.至阴:矫正胎位有显著疗效。­

32.涌泉: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呼吸与循环机能有兴奋作用,有很好的降血压作用。­

33.照海:能促进肾脏泌尿功能,日排尿量显著增多。­

34.内关:配公孙调理三焦平衡,增强胃肠功能,双向调节心率。­

35.风池:治风之要穴,有双向调整胃酸及胃蛋白酶。

36.环跳:针刺环跳,具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双向调节。­

37.悬钟:此穴与细胞生成有关,也是嗜酸性折细胞的敏感穴,对嗜酸性白细胞有特异性。­

38.章门:具有明显的抗组织胺作用。­

39.长强:补肾,健脾,通络,固锐。

40.大椎:针刺大椎可使体温下降,针刺大椎可使的细胞增加,并明显左移,艾灸或电针,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针刺大椎可治心房颤动。­

41.中极:中极配关元,大赫有促进垂体──性腺功能的作用。中极配血海,大赫,三阴交,可兴奋下丘脑──垂体系统,使黄体生成素增加。­中极配颊车,对垂体,性腺功能有一定影响。

42.石门:针刺妇女的石门并配合谷,经4~6次可使子宫变更达到避孕目的。­

43.鸠尾:针刺鸠尾,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44.膻中:膻中配内关,足三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89.2%。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谢谢]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公孙   太白   道教   蝉蜕   丰隆   阳气   小肠   甘肃   穴位   针刺   咒语   小儿   患者   作用   效果   功能   游戏   刘一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