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学说的科学性探讨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赞]”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以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及价值观为其指导思想。对天人关系问题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永恒主题。


古代天人关系的含义与演变


中国古代哲学各学派关于“人”的解释较为统一,一般都指现实社会的人或人群,但当今学者对“天”的理解则分歧较大。分而言之,中国古代天的含义可概括为自然之天和主宰之天:

中国古代的天其实是自然之天与主宰之天的结合,二者不可分割。自然之天是从天的物质载体方面而言,主宰之天是从天的精神内容方面而言。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其为天。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在对天人关系的探究中,出现了诸如“天人感应”、“天人同类”、“天人合德”、“天人一气”、“明于天人之分”、“天人不相预”等思想主张。经过各种思想主张的相互影响渗透,北宋时期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为各种天人关系争论画上了句号。此后,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之后的讨论基本没有脱离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天人合一在宋代以后就成为中国哲学处理天人关系的基本原则。

天人合一与中医理论的建构

天人同源是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基元。中国哲学世界本原论的大宗、主流无疑是气一元论。古人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质料,以精微无形、连续无间的状态存在,运动不息,不生不灭,是自然万物相互作用的中介,其具体的作用方式是感应。事物之间的感应主要有两种形式:

《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气论思想,不仅用气来解释天、地、人的构成和运动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气的生成、运行、变化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形成了以气概念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同时《内经》明确提出气化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内经》以后的中医学则进一步将哲学本原论的元气概念引入中医学领域,一方面阐明了人体与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又将其改造为本体论的概念,丰富了元气概念的内涵,论述了元气的生成、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与治疗等问题,使元气论成为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家都将太极作为标志宇宙终极本原及其无限性的哲学范畴,太极范畴所揭示的阴阳一体的和谐模式,“物物一太极”的全息思想等,经过金元医家的引申发挥,迄于明代,在中医学中发展成为论说人身太极的生命学说。

天人同构是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框架。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与经验,早期常常借用数术时空观来加以整理、诠释,认为人的身体与天地在结构、构成原理、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所谓人体是一个小宇宙,而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理念,导致中医学在理论建构中,将对自然界阴阳、三才、五行、七数、九宫的结构模式的认识类推到人体,进而借用同气相求、异气相斥的规律来说明人体发病、病理变化乃至治疗等基本问题。从较高层次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到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三阴经脉、疾病诊疗以及五运六气模式,乃至中医脉诊体系的建构、治则治法、方剂配伍等,无不贯穿着天人同构的思想。中医经络理论的建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有四经与四方四时模式、“天六地五”与十一脉模式、十二月与十二经脉模式、二十八宿与二十八脉模式,其形成的思维基础也是天人同构的理念。

天人同道是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理据。由于人与自然同源于一气,具有相同的阴阳、三才、五行等结构,所以,人与自然万物之间也具有相同的阴阳消长及五行生克制化等规律。以此类推,即可建构阴阳时藏相关理论与五行时藏相关理论。中医学在天人合一观与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时间医学理论,认识到了时间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结合时间因素加以论治。这种对人体生命节律的认识和应用,是其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学术内容和特点,它无疑提出了极具科学价值的命题,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及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在没有必要的实验性研究的情况下,从总体上提出气血循环的理论,其中天人合一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在经脉气血循环理论的建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古代思想家常假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乃至人体自身有着共同的规律,而水又是人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之物,故水的隐喻也是古代医家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法,古人正是通过经脉是河流的隐喻,类推出人体经脉及其循环运动的认识。

五运六气学说的科学性探讨

天人合一与中医临床实践

天人合一观从天、地、人一体,天人合德及天人合道的角度,规定着人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作为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应该与其他物类一样,遵循天地之道。因此,效法天地,从天地之道中引出立人之道,就成了中国哲学各流派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观在中医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中医学认为中和是一切生命整体维持平衡稳定从而生存延续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医养生及诊治疾病也以中和为最佳境界,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形与神的有机和谐。

基于天人合一、时藏相关的基本认识,中医学将对人体生理病理节律的认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因时诊断方法,即根据疾病病理的时间节律特点分析判断病因、病位、性质和发展趋势等,主要体现在疾病节律与因时诊断以及脉象节律与因时诊断等方面。其中有关脉时规律的认识,主要有阴阳脉时关系、五行脉时关系、三阴三阳脉时关系等,而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五行脉时关系模式。同时,中医在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时间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与模式推理基础上,提出了诸多有关时间节律治疗的理念及方法。

中医学认为,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饮食构成、风俗习惯相异,从而造成不同地域人群体质和疾病的差异,故治疗疾病应当考虑地理差异之势以选方用药。涉及地理环境与发病、人体寿夭与气化迟速、高下寒热制宜及方位气异制宜等。

中医学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强调养生也必须“法天则地”,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五行更代的规律,使人体生命活动节律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间规律相协调。对此,古今医家有大量的论述,主要可分为四时养生法、逐月养生法、一日四时养生法等。


综上所述, 中医学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生态—时间”医学模式,这对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医学在天人合一理念下所建构的“时藏相关”理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科学命题,有待于当代多学科开展研究。


研究运气学说科学内涵应该有个共同基础


这个共同基础应该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要对“什么叫运气学说”有一个共性的认识。我认为核心的是用还是不用干支符号去推演,这个大家一定要达成共识。


第二,我们对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要有一个共识评价标准有四点。

有了这四点我们就说它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或者科学性


运气理论存在的问题


第一,如果说运气理论是用干支符号推演的学说,那么干支的天文学依据是什么?它有没有天文学依据?今天我听顾老师提到这个按候气来做,尽管天象变化,但运气的规律万古不变,脱离了天文的问题。这里面也隐含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候气受不受天文变化的影响?比如说太阳黑子活动对候气有没有影响?巨大的气候灾害对候气有没有影响?候气和干支的推演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假设干支推算有天文学依据,那么天文的变化和气候的变化是什么关系?天文的变化仅是气候变化里面比较小的一个影响因素,而气候的变化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生物圈及非线性关系等很多复杂的因素,况且至少近50年研究的结果是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远远超过自然因素。


第三,平气推算的依据和一致性问题,比如六气的起始日到底是立春还是大寒。


第四,运气预测的必备要素有哪些?必须有三个要素: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和程度。三者缺一不可。比如我宽泛地说“明天有地震”,这个话百分之百准确,为什么?因为我没有说地震地点和地震等级,按照发生的频率来讲,地球上明天肯定有地震。


第五,极端的气候事件与运气学说的关系。我做过统计,它是不大符合的。

第六,气候变化与疾病流行的关系是什么?刚才李(灿东)校长提到,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很复杂的网络关系,但我们把运气的关系搞成了线性的关系,就是天象是X,气候变化是X类型,导致疾病是Y,就完了。


在运气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运气缺少概念的一致性。比如运气和时间医学有什么关系?和气象医学有什么关系?苏(颖)老师的数据统计里面统计的是主气,主气是不需要干支符号推算的,说白了主气就是二十四节气,你研究的就是气象变化和疾病的关系问题,和运气没有关系。比如运气学说和“七篇大论”有什么关系?“七篇大论”讲的是不是都是运气?也值得我们思考。《易经》本来是算卦的书,但是好多人不把它作为算卦书而是作为哲学书去研究。


第二,运气研究过程中复杂性问题认识的简单化。

①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们把它搞得很简单;

②人体是开放的复杂系统,我们也把它搞得很简单。


第三,科研方案设计欠合理。大概表现为几方面。

①缺乏对照组或者对照组设计不合理。

②相关判断标准不统一,比如六气的起始日问题、六气推演与气候变化的判断标准、六气推演与发病的验证判断问题。

③科研里面样本量不足,只用部分案例去说明事实。杨(炳忻)老师刚才提了建议,要开展顶层设计。

研究结果相互矛盾,很多发表的关于运气学说研究的论文,结果是相互打架。

⑤研究结论不符合逻辑,主要表现在:一是结论的依据不充分;二是概念不清、错下结论;三是从典型案例错下结论。

⑥模式推演的低水平重复很严重,都是拿《黄帝内经》那套东西推一下,比如拿干支符号推演出来今年(运气)怎么回事。

⑦科学精神欠缺,评价过高。

⑧研究过程中的理论源流搞颠倒了,比如太极图的思想渊远流长,但是没有人研究这个图出现在什么时候,现代人反而把这个图作为思想产生的源头去研究。


第一,运气学说的思想是对的,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可能得另辟蹊径。

第二,科学的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一年我在北京大学听陶教授做的一个关于气功的报告,有个博士生提了一个问题,说这个气功讲得不怎么样。陶教授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他说:“科学就是要研究未知。”从这个角度来讲,运气学说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我还有一条建议,研究过程中大家要看看大气科学现在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作揖]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学说   干支   节律   中医学   科学性   天人   阴阳   运气   中医   人体   疾病   理论   思想   模式   关系   时间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