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穴之翳风穴

穴名释义

翳风,首见于《针灸甲乙经》曰:“翳风,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阳之会。刺入五分,灸三壮”。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掩覆之义;风指风邪。 因穴在耳后下方陷中,耳形状似毛扇,如遮蔽风邪之屏翳,故名翳风。“翳”在《广韵》载“蔽也”,《会元针灸学》云:“两耳如翳,两完骨如屏,所谓为挡前后之风。开口空孔中,为风眼,邪乘开口易冲入空窍;闭口前有耳,后有完骨,下有颊骨护之,故名翳风。

翳风穴Yīfēng TE17

位置:翳风穴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学一穴之翳风穴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之会穴。

别名:耳后陷中。

功效:聪耳明目疏风通络。

主治

手少阳三焦经之翳风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周围性面瘫、神经性耳鸣、呃逆等。

翳风穴下布有耳大神经、耳颞神经、颈外动静脉、腮腺、面神经干、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针刺翳风穴能改善局部神经调节、血管营养、淋巴循环,使面瘫、耳鸣耳聋、面肌痉挛、中耳炎等得到改善、治愈。

对于呃逆患者,针刺翳风穴还可使处于兴奋状态的迷走神经抑制,抑制膈肌的异常兴奋,使膈肌痉挛缓解,从而发挥止呃的作用。

周围性面瘫李爱爱研究发现穴位贴敷翳风穴配合电针可以明显促进面神经恢复的起效时间及疗程缩短,且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又是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其位于耳垂下缘后方的凹陷中,首次见于《针灸甲乙经》,具有祛风、通络、调气、开窍、降逆等作用,以达到通耳窍、利头面、降呃逆的作用。晋代的《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痉不能言,翳风主之。聋,翳风及会宗,下空主之:口僻不正,失欠,口不开,翳风主之。”现代的研究表明翳风穴所处位置,在下颌支与乳突之间,从解剖学来看,该穴处在面神经干从茎乳孔中出颅处的体表投影上。将清热活血,祛风通络的药物直接贴敷于该穴,药物通过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面神经可以明显减轻水肿、消除炎症,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并可以促使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从而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

学一穴之翳风穴

神经性耳鸣:杜国良研究发现针刺治疗耳鸣的主要穴位.翳风穴和风池穴,可激活Sp5、IC、NLL、CN、中缝核等中枢部位的神经元;刺激此两个穴位的感觉信号能影响听觉系统和中缝系统的神经元活动。刺激这两个穴位的感觉信号向Sp5的传递各有其特异部位,即双侧SpSC的外侧区是刺激风池穴信号特异传入部位;对侧Sp5I的外侧和腹外侧区是刺激翳风穴信号特异传入部位;二者传入信号在Sp6的其他区域、IC、NLL、CN、中缝核是重叠的。

呃逆:马长注等选取顽固性呃逆 68 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 2 组,即对照组(n=34 例)仅使用指压翳风穴治疗,观察组(n=34 例)联合使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85.29%,观察组为 100.00%,后者显著优于前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时联合使用旋覆代赭石汤加减和指压翳风穴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研究

张惠林研究翳风穴针刺深度及角度CT定位发现,温木生《穴位注射疗法治百病》介绍:“患者卧位或端坐靠背椅,头颈向健侧斜 30°,前倾 15°。 穴位消毒后 ,用 5 号针头刺入穴位内,得气回抽无血液方可注入药液。”按上述方法治疗贝尔麻痹,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对贝尔麻痹的主要病机—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不能进行有效治疗,原因是药液未充分作用于“病所”。

改进后的定位及注射方法

患者侧卧位,翳风穴常规消毒,在CT 引导下穿刺针(7 号腰椎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约 120°、与人体冠状面约45°、进针深度约3.5 cm时,穿刺针针尖可达翳风穴深部的茎乳孔处,按此种操作方法治疗贝尔麻痹,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其他:有研究指出用手指尖大力按压翳风穴,一般5分钟内对止嗝有帮助作用。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仅代表现阶段的研究认知水平,现代医学不断进步,医疗知识不断更新!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转发。

每周更新内容主要为成人针灸推拿及儿童推拿为主!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贝尔   风池   赭石   迷走神经   中缝   面神经   穴位   针刺   针灸   面瘫   部位   患者   信号   神经   作用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