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鼻血效穴之郄穴孔最

概述

孔最为肺经郄穴,郄穴是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具有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急性病症的作用。

郄穴,也称十六郄。郄穴,郄,有空隙之意,是各经之气深聚的部位。从郄穴的含义而论,是气血出入较深部位之意,在经脉循行路线,气血流注于肘、膝关节以下(足阳明经在膝以上),遇到迂曲部位时,气血汇聚、输注之状,如关注于孔隙之中,故称为“郄”,将此位臵的腧穴称为“郄穴”。

郄穴在四肢部十二正经、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每经一个郄穴,合称十六郄穴。各经的郄穴分别是:

手太阴肺经—孔最、手厥阴心包经—郄门、手少阴心经—阴郄、手阳明大肠经—温溜、手少阳三焦经—会宗、手太阳小肠经—养老、足太阴脾经—地机、足厥阴肝经—中都、足少阴肾经—水泉、足阳明胃经—梁丘、足少阳胆经—外丘、足太阳膀胱经—金门、阴维脉—筑宾、阳维脉—阳交、阴跷脉—交信、阳跷脉—跗阳。

孔最Kóngzuì LU6

出处:《针灸甲乙经》:“孔最,手太阴之郄,去腕七寸,专金二七水之父母,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七壮。”孔即孔隙,最意指旺盛,此穴位局部孔隙深陷,脉气旺盛,故名孔最。

位置: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咳嗽鼻血效穴之郄穴孔最

孔最穴位置图

归经:手太阴肺经

功效:清热利咽、凉血止血

局部解剖:孔最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

穴性与主治

孔最。孔,孔隙也,通也。最,甚也,聚也。本穴为肺经之郄穴,考肺手太阴之气,出于中府,化云行天(云门、天府)降为雨露(尺泽)。

肺之时序应秋,其性燥,肺经所过之处其土(肌肉)亦燥(肺经之地为西方之地),尺泽穴流来的地部经水大部分渗透漏入脾土之中,脾土在承运地部的经水时如过筛一般,其功用最能开瘀通窍,为治孔窍病,最得用之穴位,故名孔最,为肺经之郄穴。

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是肺经气血深聚之所,所以有输导经气调整脏腑之功能,对治疗本经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效果较好。

阳经郄穴多治痛,阴经郄穴多治血

孔最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肺炎,支气管哮喘,鼻衄,头痛,咽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热病汗不出,肘臂挛痛,手关节痛,痔疾下血等。

咳嗽鼻血效穴之郄穴孔最

临床研究

1 、治疗急性哮喘

哮喘发作期,针灸孔最穴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控制症状;缓解期可以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及脱敏,控制或者减少发作,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毫针治疗

安氏等报道针刺孔最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40 例(过敏性哮喘 29例,感染性哮喘 8 例,混合型哮喘 3 例)。治疗效果:本组 40 例,显效27 例,占 67.5%;好转 12 例,占 30%,无效 1 例,占 2.5%,总有效率为 97.5%。

石明霞等将 12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63 例,对照组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点、按、揉患儿两侧孔最穴,结果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按摩孔最穴在缓解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症状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针灸并用

王氏报道选单穴孔最针灸并施治疗支气管哮喘 100 例。其方法是针刺孔最穴后,隔姜灸 3~5 壮。治疗 1~3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为咳嗽、咳痰、喘息及全身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哮鸣音消失,随访2 年未见复发,计 19 例,占 19.0%;显效为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及全身症状基本消失,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发作时间短,消失快,计 46例,占 46.0%;有效为上述症状较治疗前有部分改善,计 34 例,占 34.0%;无效为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计 1 例,占 1.0%。总有效率为 99.0%,愈显率为 65.0%。

全国名老中医田从豁选孔最治疗哮喘时,先重按局部穴位再行针刺,行提插捻转分别使针感传至指尖及胸部,临床发现此操作可使气至病所,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咳嗽鼻血效穴之郄穴孔最

2、 治疗咳血

陈氏报道用针刺孔最穴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 36 例,1 次治愈 16例,2 次治愈 10 例,3 次治愈 6 例,3 次以上治愈 4 例。李氏[5]报道用维生素 K 注射液注射孔最穴治疗急性支气管扩张咯血 35 例。对于控制止血效果甚好。其具体方法是用消毒的注射器,6 号半的注射针头,吸入安络血或维生素 K 注射液 2ml,针头略为向上,在孔最穴进针,快速刺入后,轻微地进行上下提插,使之迅速得气,当回抽无血时,缓慢地推入药液。每日穴位注射 1 次,重者 2 次,一般都在 3 天血止,穴位左右交替使用。

3 治疗鼻衄

孔最穴为郄穴,郄穴善治疗血症,肺开窍于鼻,故取肺经郄穴可以治鼻衄。

李氏针刺孔最治疗鼻衄 36 例,本组 36 例中,痊愈 25 例,占69.14%;有效 10 例,占 27.18%;无效 1 例,占 2.18%。总有效率为 97.12 %。

纪氏报道针刺孔最、水泉治愈夜渴。杨氏报道临床采用孔最配伍合谷、复溜针刺治疗高热闭汗取得佳效。

其他治疗研究

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刺激孔最穴可以促进大肠的气血运行,临床用来治疗痔疮有一定效果。

孔最穴配承山穴、会阳穴治疗痔疮按摩手法:先取承山穴,用拇指按压的方式按摩2分钟,然后用中指的指腹按揉会阳穴,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各按揉约3分钟,最后按压孔最穴30次。

配伍研究

配伍参考:1.配鱼际穴治咳血。2.配哑门穴治失音3.配后溪治头痛4.配肺俞、尺泽、风门,有宣肺止咳定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5.配合谷、大椎、有疏风解表,泄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热病无汗,头痛。6.配少商,有清热利咽,止痛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李素荷等治疗67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予针刺双侧鱼际及孔最穴,结果显示,30 min内哮喘症状消失者有65例,症状基本好转有2例,有效率达100%,显效率为 97.01%。

李霞采用中药(自拟麻杏定喘汤加减)配合针刺(穴取双侧孔最、鱼际、肺俞穴)的方法治疗 104 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7%,临床缓解显效率为 76%,针刺最快见效时间是 1 min,并且针刺显效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佳。

孔最与鱼际两穴合用,郄荥相配,可以加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之功效,哮喘发作期大多为肺部实证,据“实则泻下”之原则,选择手部的鱼际及孔最穴,可有效地引气下行而泄实祛病。

附阴经郄穴口决
多善于止血
手太阴肺经找孔最,足太阴脾经寻地机
手少阴心经点阴郄,足少阴肾经为水泉
手厥阴心包经是郄门,足厥阴肝经按中都
阴维之脉揉筑宾,阴跷之脉在交信
阳经郗穴口决
多善于止痛
手阳明大肠寻温溜,足阳明胃经是梁丘
手太阳小肠找养老,足太阳膀胱得金门
手少阳三焦点会宗,足少阳胆经按外丘
阳维之脉在阳交,阳跷之脉揉跗阳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转发。

每周更新内容主要为成人针灸推拿及儿童推拿为主!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水泉   阴跷脉   阴维脉   鱼际   孔隙   支气管哮喘   太阴   脏腑   穴位   针刺   气血   针灸   鼻血   哮喘   症状   部位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