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睾丸癌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

得睾丸癌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

睾丸肿瘤是指原发于睾丸及其附属组织的恶性肿瘤。睾丸肿瘤只占男性恶性肿瘤总数的1%。睾丸癌多发生于15~39岁的男性,是20~34岁男性最常见的癌症。睾丸肿瘤在欧美地区白人的发病率为(2.0~6.3)/10万男性,东欧及亚洲国家发病率稍低,约1.0/10万男性。睾丸肿瘤包括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肿瘤两大类,其中生殖细胞肿瘤占95%以上。


传统中医并无睾丸肿瘤的病名,但有类似睾丸肿瘤的记载。睾丸癌中医认为属于“子岩”、“疝子”、“囊痈”、“子痈”、“肾囊痈”等范畴。

得睾丸癌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

病因病机


1.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内因为禀赋不足或脏腑虚损,外因为邪毒侵袭或碰撞留瘀所致。先天肾气不足,睾丸不降,隐于腹壁或腹中,导致其经脉壅滞,肝肾之阴不能下达,肾子失养,阴虚火旺,日久酿毒,发为本病;或后天纵欲过度,耗损肝肾之阴,阴虚火旺,酿生热毒,炼液为痰,痰凝毒聚,发为本病;或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郁久化热酿毒,或湿热毒邪乘虚入侵,邪毒循肝经之所过下注于肾囊,发为本病;或因跌仆碰撞,损伤肾囊,导致瘀阻经脉,日久不散,酿生热毒,毒瘀互结,发为本病。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曰:“夫囊痈者,乃阴虚湿热流注于囊,结而为肿……此症乃恼怒伤肝,阴虚湿热为患”。《外科心法要诀金鉴卷九·肾囊痈》云:“肾囊红肿发为痈,寒热口干焮疼痛,肝肾湿热流注此,失治溃深露睾凶”。


以上论述表明,睾丸肿瘤的发生,既可因先天禀赋不足,亦可因后天失调如纵欲过度、情志失调、外邪入侵或外伤留瘀,致肝肾虚损、阴虚毒聚或气滞血瘀而成。


《华佗神方·卷四·四二九○·华佗治囊痈神方》云:“本症(囊痈)由肝肾阴虚,湿热下注所致。”故本病多因先有脏腑功能失调或先天禀赋不足,而后为气血阴阳失调或外邪入侵而发病,病之初期未必各脏正气俱虚,病久则多属本虚标实之证。


综上所述,睾丸癌是由脏腑虚弱、气血亏虚,邪毒外侵或内生,致痰、瘀、毒、热等留滞于子囊,久羁不去,凝聚而成。由此可见,睾丸癌是因虚所致,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病;睾丸癌病位在子囊,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

得睾丸癌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

2. 西医发病机


制睾丸肿瘤的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西医学认为睾丸癌的发生主要与隐睾、睾丸发育异常、遗传因素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1. 常见症状

(1)睾丸肿块。睾丸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晚期可出现凹凸不平,肿块可为单侧性或双侧同时发生。肿块质硬无波动感,透光试验阴性。


(2)睾丸疼痛。较少见,由于肿瘤瘤内出血、缺血或坏死等所致,可表现为绞榨性腹股沟剧痛。


(3)局部不适。约半数患者有睾丸沉重感,有时觉得阴囊或下腹部、腹股沟有牵拉感,在跳跃或跑步时明显,下蹲过久或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或有轻度疼痛。


(4)下腹部或腹股沟肿块。腹股沟隐睾肿瘤表现为腹股沟肿块,腹腔隐睾肿瘤表现为一侧下腹部进行性增大肿块,隐睾肿瘤体检时发现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5)内分泌失调 男性乳房肥大、性早熟或女性化。多见于滋养叶细胞癌、间质细胞癌及胚胎癌的患者。


(6)不育。多见于自幼双侧隐睾或双侧睾丸同时发生肿瘤者。


(7)转移症状。有5%~10%的睾丸肿瘤患者以转移症状为初始症状就诊。如转移到锁骨上或腹股沟淋巴结可引起该处淋巴结肿大或疼痛;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引起腹痛、背痛;转移到肺部可出现咳嗽、胸痛、咯血。

得睾丸癌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

2. 常见体征


(1)睾丸肿大。88%的患者睾丸呈不同程度肿大,有时睾丸完全被肿瘤取代,质地坚硬,正常的弹性消失。早期表面光滑,晚期表面可呈结节状,可与阴囊粘连,甚至破溃,阴囊皮肤可呈暗红色,表面常有血管迂曲。做透光试验检查时,不透光。若为隐睾发生肿瘤多于腹部、腹股沟等处扪及肿块,而同侧阴囊则空虚,部分睾丸肿瘤患者同时伴有鞘膜积液。


(2)阴囊积液。B超检查或透光试验检查可发现。


(3)下腹部肿物。如果睾丸不降到阴囊而滞留于腹腔或腹股沟处的话,男性患睾丸癌的概率就会大大增高,出现睾丸增大时,可在下腹部触及肿物。

得睾丸癌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

(二)辅助检查


1. 肿瘤标志物测定


睾丸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等。肿瘤标志物测定可作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参考指标,能帮助医者发现睾丸肿瘤。β-HCG正常值血清浓度低于1mg/L;AFP通常血清含量小于25mg/L;LDH普遍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因而特异性差,易造成假阳性。


2. B超检。B超检查能较准确地分辨出睾丸大小、形态、有无肿块,还能区别肿大的睾丸是炎症、组织水肿还是肿瘤,还能探查出腹膜后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3. X射线检查


(1)胸部X射线检查。可以观察是否有肺及胸廓、纵隔的肿瘤转移。


(2)静脉肾盂造影。可观察肾盂和输尿管有无移位或梗阻,以判断是否有腹主动脉旁和肾周围淋巴结转移。


(3)淋巴管造影。双侧下肢或经精索淋巴管造影可观察淋巴结有无转移,推测转移的范围和程度,亦有助于设计治疗方案。


(4)骨骼X射线检查。了解有无骨转移。


4. CT及MRI检查腹部CT可显示肿瘤三维大小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MRI软组织的对比度较好,可显示血管结构。


5. 全身骨ECT检查全身骨ECT检查主要了解是否合并骨转移。


6.病理学检查睾丸肿瘤的诊断一般不需要活检。大部分情况下,怀疑睾丸肿瘤时应进行睾丸探查手术并取活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华佗   肾囊   隐睾   生殖细胞   腹股沟   阴囊   淋巴结   肿块   湿热   睾丸   肿瘤   有无   症状   男性   原因   发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