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疗效差的特点,以至于很多人都“谈瘤色变”。当患者得知自己确诊患上肿瘤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会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同时还会使情绪随着疾病的发展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恐惧—怀疑—悲观—依赖—愤怒—绝望,甚至导致拒绝治疗。这些负面情绪会抑制免疫系统,影响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导致肿瘤细胞的发展和疾病的恶化。因此,通过心理护理可避免或减轻这些负面因素,发挥药物无法替代的辅助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适时地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工作,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关怀与治疗,使其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积极配合各种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关注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

1、怀疑否认期

恐惧恶性肿瘤是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当患者突然得知确诊癌症时,会企图以否认的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此时对待患者不必过早地勉强其面对现实,对于失去理智的患者,要多给予理解和照顾,并注意保护患者,当患者逐渐接受这个现实时,会陷入极度的痛苦、绝望之中,这时更需要医生及亲属的体贴和关怀,帮助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这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2、愤怒发泄期

否认过后,患者常会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和悲痛情绪,感到世间不公,并对一切都显示出了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亲人抛弃的感觉,并把这种愤怒向周边人发泄,同时又会害怕被周围人嫌弃。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

此时我们应该对患者采取忍让宽容的态度,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使其能正确地对待疾病。这一步,提高家属参与的认识性,做好家属的动员工作,是扭转患者悲观心理的关键步骤。

3、悲伤抑郁期

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想到自己未完成的工作、事业,亲人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便会感到难以语言的悲伤与痛楚。此时再加上病痛的折磨,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很容易进一步转化为绝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在这个时期,医生与家属相互配合对患者进行思想上的疏导至关重要。

4、情感升华期

当患者克服了各种心理矛盾,最终接受现实,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一切,尽量让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有价值,并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这就是升华。患者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不但心理平衡,而且身体状态也会随心理状态的改变朝好的方面发展。

肿瘤治疗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1、手术前后的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会遭受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精神压力,且外科手术切除范围较广,常影响机体和肿瘤所在器官的正常功能。此时,应深切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切不可说出消极的语言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后帮助患者重建机体功能,做好饮食指导,嘱患者多吃蛋白、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并定期复诊。

2、放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由于放化疗的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后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再加上治疗费用较高,容易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加重,因此在进行各项治疗前,使患者理解治疗的作用,简要步骤,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需要配合的事项,是恶性肿瘤心理护理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治疗结束后,适时恢复部分工作,可使患者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及在社会中的作用,从而重新振奋起来。

3、疾病晚期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着衰弱、疼痛、厌食等机体功能衰退的症状出现,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可能导致患者放弃原来的活动,而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家属是患者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能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的安慰,对终末期的患者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解除患者的痛苦,保持患者尊严,让他们平静地对待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肿瘤   患者   恶性肿瘤   机体   心理健康   家属   药物   愤怒   绝望   情绪   痛苦   现实   疾病   功能   质量   心理   工作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