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明医录 | 冉雪峰医师纪事

巴蜀明医录 | 冉雪峰医师纪事

冉雪峰,原名敬典,字剑虹,别号恨生。1879 年 11月 18 日(清光绪五年十月初五)生于巫山县大溪乡。少年丧父,家境贫寒,勤奋好学。15岁中廪生,19岁到成都参加乡试,因考场弊端而落第。后考取留日官费生,因故未能成行。


1907年,冉雪峰出游京沪,卜居武昌,担任上海民主报驻鄂新闻记者,创办湖北通讯社,受当时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不时撰写政论文章,抨击时弊,并参加振团尊心会任学界代表。1911 年武昌起义,为军务部秘书。南北议和后,曾被黎元洪逮捕入狱,定以死罪,成为共和后因言论系狱的第一人,致国内舆论哗然。


武昌首义周年纪念日,在各省代表们的强烈要求下,黎元洪迫于舆论,不得不将其释放。此后,冉雪峰因在报上披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再次被捕入狱,押囚北京军机执法处,至 1916 年袁世凯死,方出狱。


自此,遂抱不做官、不发财主义,弃政从医。同志中有劝其复出者,冉雪峰说:“余无政治学识,破坏及建设异致,民国自我辈创之,不必自我辈安之,何能再为冯妇? 况卫生即以强国,发扬至道,倡明绝学,以与欧美争衡,未始非挽回国权,拯救同胞之一助也。”


1917年,冉雪峰开始悬壶武昌中和里,医名日噪。每值疾病流行,他竭力搜罗古今医籍,深夜批阅,拟定治疗方案,写出文章,刊登医报,以供同行参考。


1918年,鼠疫流行至武汉,死亡甚众。冉雪峰著《瘟病鼠疫问题解决》,制太素清燥救肺汤、急救通窍活血汤,功效显著,服此二方得救者,不在少数。霍乱流行时,著《霍乱症与痧症鉴别及治疗法》,麻疹流行时,著《麻疹商榷正续篇》名中医张锡纯赞誉说:“冉君诚近世医界之翘楚也。楚国有才,其信然乎。”


1919年,冉雪峰鉴于西医东渐,中医衰落,以复兴祖国医学为己任,遂联合同道,组织湖北省中医公会与中医学会,被选为湖北省中西医会第一届会长,并创办湖北省《中医杂志》,兼任编辑。


1920年于武昌三佛阁创办武昌中医学校,由冉雪峰私人付酬请武昌名医任教。1923 年,冉雪峰复独资创办“湖北武昌私立中医专门学校”于武昌黄土坡,借陆军学堂为校址,并任校长。学生近200 人,分甲、乙两班,冀以“发扬国粹,造就真才”。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编讲义、改作业、上堂讲课,学生有疑难执书请问,耐心解释,以懂为止。并设临时医院送诊施药,不独方便了贫苦群众,更使学生有了实习基地。该校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其中熊济川、宦世安等名医,均为冉之高足,并形成有独特学术风格的冉派医学


巴蜀明医录 | 冉雪峰医师纪事

《冉雪峰医著全集》


192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不许中医学校加入教育系统,冉雪峰联合山西中医学校教育长杨百城、赵意空,据理力争,使中医学校加入教育系统获得通过。


1929年,国民政府公开颁布中医为非法,激起了广大中医界的愤怒,冉雪峰与张锡纯结成南北同盟,反对当局扼杀中医事业的反动行径。


从1929年起,冉雪峰历任汉口卫生局考试中医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检定中医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医馆湖北分馆第四届馆长、中央国医馆医务处处长。抗日战争期间,冉雪峰放弃了丰厚的门诊收入,组织“湖北国医药界战地后方服务团”,任团长及中医救护医院总院副院长,并捐出多年积蓄,为抗日将士和难民看病。


武汉沦陷前夕离汉,避难四川万县董家岩(今董家乡),在这期间,著有《国防中药学》《大同药物学》《大同生理学》《大同方剂学》《中风临证效方选注》等医学专著。他历来主张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渗透,“大同”二字即包含中西结合之意。他曾亲手制备人体骨骼标本,并绘制了数百幅人体解剖学彩图。


巴蜀明医录 | 冉雪峰医师纪事

《中风临证效方选注》


抗战胜利后,冉雪峰于1946年迁回汉口继续行医。1949年举家搬迁重庆。1955年任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中医进修学校首届校长,从事青年中医培训提高工作,负责组织编写了第一套中医进修教材,并著《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


1955年11月,冉雪峰奉调到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出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高干、外宾治疗室主任,中华医学总会常务理事,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一等一级专家待遇。


1958年,陈嘉庚因“头风痼疾”,自服《验方新编》中的“治诸般头风”的乌头验方,因病者家属之误,遂至中毒,后经冉雪峰以扶正解毒法治之,神志渐清,病情好转。


冉雪峰诊治的验案中,尚有以化裁藏蕤汤(滋阴解表法)治疗陈毅的外感病;以补充而不壅中,理气而不伤正之四磨饮治疗陈毅父亲之食滞,均获显效;中共“八大”召开期间,冉雪峰会诊过许多领导同志的疾病,傅连暲当时负责保健工作,对冉雪峰极为赞扬。这一时期,他还诊治了数以百计的外国友人,疗效显著。


巴蜀明医录 | 冉雪峰医师纪事

《冉雪峰八法效方》


冉雪峰治病,善用经方。认为经方为群方之祖。对张仲景医书尤为重视,毕一生精力,认真钻研,写成《冉注伤寒论》此书集中反映了冉雪峰50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是其代表作。


巴蜀明医录 | 冉雪峰医师纪事

《冉注伤寒论》


1959年元旦,冉雪峰以 80岁高龄,尽一月之力,写成《八法效方举隅》一书。建国十周年大庆时,又著《冉雪峰医案》。1963年1月 29 日因脑动脉栓塞在北京病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汉口   武昌   伤寒论   鼠疫   湖北省   国医   霍乱   验方   湖北   讲义   纪事   北京   医师   中医   医学   学校   工作   游戏   冉雪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