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湖北小吃大多以米、豆、面、藕制品最具特色,有着鲜明的楚国文化和浓郁的鱼米风情,那么,湖北著名小吃有哪些呢?MAIGOO美食小编为你整理湖北十大特色小吃及排行榜,其中包含了武汉热干面、三鲜豆皮、襄阳牛肉面、面窝、孝感米酒、武汉鸭脖、竹溪碗糕、咸宁桂花糕等湖北有名的小吃,下面一起来看看湖北最出名的特色小吃。

1.热干面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热干面(Hot dry noodles)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以油、盐、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量卤水汁、生抽为辅助材料。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简介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武汉人将吃早餐叫做“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已无需多言。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尽管美味,但是身处外地的朋友,却无法享受到这份福气,因为它只能现做现吃。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后,再淋上用、醋、辣椒油菜等配料,更,增五香酱芝麻酱、香油、香加了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色泽黄而油润,香而鲜美,有种很爽口的辣味,是祖传秘方,诱人食欲。

各种做法

做法一

1、准备好热干面;

2、辣萝卜丁

3、油炸花生碎。花生酱或花生碎,是跟热干面中的芝麻酱味型相得益彰的配料。将花生米用少许植物油拌匀后,放入微波炉中“叮”香,摊凉后用擀面杖碾碎即成,去花生衣或者不去都可以;

4、香葱,将葱洗净控水,切末备用;

5、辣萝卜、花生碎、葱末备好,接下来将进入最关键的步骤:调芝麻酱。

6、香油作坊的芝麻酱与市售的芝麻酱一样,拌面使用之前需要有个“澥”的工序,即将其稀释,准备好一杯温开水,往芝麻酱的碗中一点点地添加温开水,顺着同一方向搅拌;

7、刚开始搅和的时候,会发现越搅越稠黏,待搅拌至感觉搅不动的时候,继续添加一点温开水,顺同一方向继续搅拌;

8、依此做法,加水、搅匀、再加水,再搅拌,将芝麻酱稀释至用勺舀起,滴落顺滑如缎状时即为调好,加盐、一点点糖充分拌匀;

9、倒一点芝麻油入碗中,与芝麻酱混合拌匀,拌面的芝麻酱即完成;

10、将两味调料准备好。混和酱汁就用生抽酱油2汤匙+蚝油1茶匙拌匀;准备好自制的红辣油;

11、准备工作到位,可以开始煮面了;

12、将热腾腾出锅的面条盛入碗中,浇淋上浓淡相宜的芝麻酱;

13、再添加之前备好的混和酱汁、红辣油,撒上三宝(辣萝卜、花生碎、香葱末),依个人口味调点山西老陈醋,更鲜香。

注意事项:煮面锅内坐宽水,撒点点盐入锅,保持大火将水煮滚,面入锅掸水,从面条入锅算起,20秒钟捞出,热度、口感最佳。

做法二

1. 鲜面条加一汤匙香油拌匀。

2. 入蒸锅大火蒸10分钟。蒸好的面团用筷子抖散至晾凉。

3. 榨菜,酸豆角香葱切碎。

4. 喜欢吃辣的,可以把榨菜和酸豆角里拌入辣椒油或辣椒酱。

5. 最后,把芝麻酱,用香油,老抽,生抽,富清鲜辣味粉,盐拌匀。晾凉的面从新放入锅中,煮大约1分钟,熟了即可,不要煮太软。捞出后盛入碗中,浇上拌好的酱汁,撒上榨菜,酸豆角和香葱,趁热拌匀即可。

做法三

1 大火烧开锅中的水,放入面条,用筷子挑散,煮熟(要有点硬心)捞起沥干,加油散晾凉。

2.胡萝卜洗净,切成小丁,放入滚水中氽烫熟,捞出沥干水分。

3.芝麻酱倒入碗中,加入芝麻香油搅匀,再加入少许开水,继续搅拌,芝麻酱干了后,再加入少许开水搅拌,反复几次至芝麻酱成稀糊状。

4.在澥开的芝麻酱里加入甜面酱、豆瓣酱、鸡精、富清鲜辣味粉、白胡椒粉调匀成酱料。

5.面条盛入碗中,加入酱料,撒上胡萝卜丁和香葱花拌匀即可食用。

小贴士:

1 捞出的面用吹风机吹,是为了能让面条表面的水分马上挥发,保持面条的弹性不被水气泡糟。面条吃之前如果凉了,再在开水里过一下,马上捞出控干。

2 调味汁可以随自己喜好,盐和糖的份量适当调整,喜欢吃辣的可以加点辣椒油。

有关诀窍

1.一定要用碱水面条:这是一种特制的面条,具有良好的黏弹性,并有防腐、中和酸性等作用;

2.面条煮后防粘连;

3.一定要用香油调芝麻酱,不能用水,否则不香;

有人这样说“如果说豆瓣酱是川菜的灵魂,那么芝麻酱当之无愧是热干面的灵魂”。

历史渊源

武汉夏天高温,跨时长,长期以来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这就是热干面的前身—切面。清朝《汉口竹枝词》就有记载:“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 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

20世纪初,食贩李包延续前人切面做法,将面煮熟、沥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风味独特的热干面。后蔡明伟继承了李包的技艺,并反复改良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技艺流程,打造了“蔡林记热干面”,以其“爽而劲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著称。热干面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蔡明伟。蔡明伟是黄陂蔡榨人,他的汤面做得非常受欢迎,客人经常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买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伟做生意很会动脑筋。为了加快出货量,通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摸索出一套“掸面”的工艺———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这样卖面时,出货量就快了。有一次蔡明伟在长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见他们从芝麻中提取麻油后,芝麻酱闲弃在一边,香气扑鼻,他灵机一动;何不将芝麻酱加进面里试一下呢?于是蔡明伟向麻油作坊老板购买了些许芝麻酱回家。同样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觉得满意了,身边的人都说好吃,这时候他才信心满满推出他的新产品上街叫卖。热干面----这个武汉人民最爱的小吃就这样诞生了。(此时蔡明伟给这个面起了个名叫“麻酱面”直到1950年工商登记时才正式叫“热干面”)。

热干面文化

武汉著名作家池莉曾经在其作品《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里排点过武汉的早点:

“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条,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营养价值

1.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储存和提供热能,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2.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3.其他功效:补充营养。

吃法讲究

吃热干面是有讲究的。做武汉热干面的店铺要规范,厨子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调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喜欢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红油,另外还有咸菜、萝卜干、酸豆角等供选用,加香菜也可以。在食用之前要趁热把面拌匀,芝麻酱全都糊在面上,似蚂蚁上树。这时再吃,就格外的香气扑鼻,味道好极了。吃热干面时最好是冲一碗蛋酒或者来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浆或一碗酸甜的米酒,一边吃一边喝。只吃不喝,就觉得嘴巴干干的,也就吃不出热干面的极品味道了。

有些早餐店的热干面会在烫面锅旁边放一罐排骨藕汤或者鸡汤,有的人不喜欢太干,就可以浇点汤汁调味;有一家油炸热干面店很有趣,店主提前把热干面先用滚油过一遍,冷了后再下锅烫热,面条干爽可口,放进去一个卤蛋,再来杯豆浆、小米粥或豆腐脑,热干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味而独树一帜,让人吃后回味无穷。

选料讲究

热干面原料:碱水面,辣萝卜、五香萝卜,香油,酱油,酸豆角、盐、鸡精、胡椒粉、醋、蒜汁、卤水汁、芝麻酱、香葱或香菜,依据条件自定。

武汉热干面用到的面条是碱面。淡黄色,圆滚滚的碱面,武汉很多菜场,超市都买得到。这种面,一般卖的时候都是煮熟拌过油的,拿回家直接烫过后就可以拌佐料来吃。如果你是用生的碱面的话,记得要先把面煮熟拌油抖散吹凉后再用。

做法诀窍

武汉热干面做法如下,将晾凉的面条在开水里快速烫一下,沥干水后装入碗内,将调好酱料、配菜倒在面条上拌匀,一碗黄澄澄、香喷喷、热腾腾的热干面就做成了。清晨,芜杂如迷宫般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股芝麻酱香味,勾起你的馋虫。排队买了,吃上一口,淡淡的芝麻香味,溢满口腔,爽脆的配菜,清新可口,面条根根劲道,爽口滑溜。一种踏实的幸福感,就会如这股绵绵的鲜香味,流过心头。

非遗申请

民间一直将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五大面条”。

武汉热干面已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武汉热干面项目已正式推荐参评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遗”,并正式申报中国国家级“非遗”。

2014年2月,武汉的热干面正式申报国家级“非遗”,同一批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还有重庆火锅等。对此,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姚伟钧认为,中国应该向韩国、日本、法国等学习,赶紧申报、抓紧申报。

热干面最能代表武汉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并蓄,细腻而粗犷,是荆楚民俗和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蔡林记热干面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中呼吁保护该项目。该项目已正式推荐参评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2.三鲜豆皮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湖北武汉人早点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民间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名吃。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或鲜肉、鲜菇和鲜笋)而得名。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色泽金黄透亮,鲜艳夺目,皮薄软润爽口,滋味鲜美,含有虾、菇、肉香。以其独特风味远近闻名。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以豆皮著名的是位于武汉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制作的豆皮在武汉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简介

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或鲜肉、鲜菇和鲜笋)而得名。三鲜豆皮形方而薄,色金而黄,味香而醉。三鲜豆皮绝对不逊色于“汉堡包”和“披萨饼”。豆皮的“豆”必须是脱壳绿豆;豆皮的“皮”必须是精制米浆;豆皮的馅,必须是湘产糯米;豆皮的形,必须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须是金而黄;豆皮的味,必须是香而醉。难怪它一举夺得过中国饮食行业的最高荣誉“金鼎奖”。

历史

在武汉,以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历史最为悠久,也最负盛名。“老通城”是一家酒楼的名字,创建于1931年,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以经营三鲜豆皮闻名,素有“豆皮大王”之誉。到武汉而不去“老通城”,就难算得是品尝过“汉味”美食。“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则为有独特的名吃“三鲜豆皮”;二则因是“老字号”68年沧桑;三则改革之最,全省餐饮业首家股份公司;四则布局巧妙,文化色彩浓郁。“老通城”几乎成为外地宾客对武汉市的别称了。

历史与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骄傲。1958年,毛泽东两次亲临“老通城”,在品尝了“三鲜豆皮”后说:“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谢你们。”接着光临过“老通城”的名人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国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

菜品特色

色泽金黄透亮,鲜艳夺目,皮薄软润爽口,滋味鲜美,含有虾、菇、肉香。以其独特风味远近闻名。

做法

老通城名点

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鲜蛋、鲜虾仁等馅料,用油煎制而成。其皮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

鄂式上海名点

方法:

【原料】:去皮猪肉(瘦七肥气)350克,水发香菇25克,鲜虾仁200克,水发玉兰片100克,叉烧肉75克,熟猪油175克,净猪心100克,料酒10克,净猪口条100克,鸡蛋4个,净猪肚100克,精盐35克,糯米700克,味精5克,大米200克,酱油50克,绿豆100克。

【做法】:

1.把绿豆磨碎置清水中浸泡4小时,去壳洗净,大米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与绿豆一起混合磨成细浆(绿豆二成,大米四成)。

2.将猪肉洗净,切成约6.5厘米宽、3.3厘米厚的肉块。猪肚、猪心、猪口条放入锅内,加清水浸没,在旺火上煮1小时左右,再放入猪肉合煮,加入酱油、料酒、味精、精盐、清水500克焖烧,待烧熟入味,捞出晾凉,与叉烧肉一起分别切成如豌豆粒大的丁。香菇、玉兰片切成小丁,分别放入沸水锅中煮10分钟,捞出晾干。鲜虾仁洗净。

3.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猪油烧热,放入玉兰片丁煸炒5分钟,再放入香菇煸炒几下,将煮肉卤汁倒入烧10分钟,再将猪肉丁、鲜虾仁、口条丁、猪心丁、肚丁、叉烧肉丁入锅合烧10分钟,待锅内原料全部烧熟入味,卤汁渐渐烹干,起锅成馅。

4.糯米洗净,在清水中浸泡8小时,捞出沥干水分,上笼用旺火沸水蒸熟。取出稍凉,即下锅置中火上,加入熟猪油、精盐、温水炒匀,待糯米入味炒散时,盛在盆内保温待用。

5.锅置火上,用少许油和水刷锅,待锅烧至红滑时,将绿豆米浆舀入锅内,迅速用蚌壳把锅心浆朝上向四周烫匀,成圆形豆皮,打入鸡蛋4个,用同样方法涂匀,盖上盖,减低炉火,烙1分钟成熟皮。

6.用小铁锅铲将熟皮周围铲松,用双手把豆皮翻过面来,均匀地撒入精盐,再将熟糯米在皮上铺匀,再撒入炒好的肉馅及葱花,把豆皮周围边角折叠整齐,将米及肉馅包拢,沿豆皮边淋入熟猪油,边煎边切成小块,迅速翻面,再浇入熟猪油,起锅分别盛入盘内即成。

3.四季美汤包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四季美汤包是湖北武汉著名的小吃,属于苏式汤包。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武汉的四季美汤包是在苏式汤包的传统作法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的。这种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武汉风味特色,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

"四季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武汉的四季美汤包是在苏式汤包的传统作法基础上不断改进形成的。这种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武汉风味特色,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不仅为武汉人所喜爱,而且在全国也颇有名气。有经验食客的吃法为:先轻轻咬破汤包的表皮,慢慢吸尽里面的汤汁,然后再吃汤包的面皮和肉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小笼汤包的特有滋味。

老四季美汤包馆开办于1922年,老板田玉山从南京请来烹饪好手徐大宽师傅,在徐师傅的建议下,对汤包的制作进行严格把关和改进:第一步熬皮汤、做皮冻、第二步做肉馅,第三步制包,最后“一口气”火候到位;同时在用料上一律选用上等,肉皮要绝对新鲜,肉馅要一指膘的精肉,解黄汤包定要用阳澄湖的大鲜蟹等。由于“老四季美”在质量上狠下工夫,因而一下子吸引了很多顾客,使“老四季美”的小笼汤包名声大噪。

解放后,“老四季美”汤包馆生意兴隆,越做做红火,由原址迁到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交汇之处,现在已有三层楼做营业专厅,有300多席位,一年四季宾客如云。

材料

原料配方:

四季美汤包

面粉500克

猪腿肉650克

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汤包

姜末15克

酱油25克

白糖10克

味精5克

小磨麻油15克

汤皮(用肉皮和原汤熬制的冻)400克

精盐、黄酒、胡椒粉少许

制作方法

1.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鲜猪腿肉,先切块后绞碎、加水175克拌匀,如遇冬天可稍多加水,夏季气温高可减少加水,再加入姜末、盐、酱油、黄酒、白糖、麻油、味精、胡椒粉和汤皮拌好,即成汤包馅心。

2.用面粉七成、酵面三成(冬天酵面可以改为四五成,夏天可改为一成半)加适量水和成面团,再搓成长圆条,揪成一个个的面剂(每个重7克),将面剂逐个擀成边薄中间厚的汤包皮。然后包成汤包,包制时要讲究皮圆薄、馅居中、花均匀(每只包子要捏出18~22个子花纹,包子口要捏成鲫鱼嘴形,肉馅要微露),再上蒸笼用大火蒸熟出笼装盘。另备细姜末、酱油、醋各一碟即成。

产品特点:皮薄如灯笼,馅嫩,汤汁鲜醇,味美爽口。

发展

笼汤包,原是下江风味的小吃食品,清末民初就曾溯江来到江城,适应汉口居民宵夜的习惯。1922年汉阳人田玉山,在后花楼交通路对过一个侧巷内,开了个熟食店,经营小笼汤包和猪油葱饼。这个所谓店,是个只有几张半圆桌靠墙摆设的小而窄的店堂,开始叫“美美园”,后来看到迥龙寺、长堤街有两家下江馆子,挂出早已著名的“四季美”的招牌,田玉山想美美园店虽小,但地处闹市区,也有意改换招牌。不料他的侄子田泽春竟在隔壁开店,打起“四季美”的牌号,激怒了他,索性挂出了“老四季美”的招牌了。

田玉山从南京请来了烹饪好手徐大宽师傅,待如家人,徐师傅也把自己视为田家的一员。先做葱油饼,每天工作十一二小时,这是老四季美迅速发展的最关键的一着。由徐师傅建议,做起小笼汤包来。汤制作程序严格,第一步熬皮汤,做皮冻,第二步做肉馅,第三步制包,最后“一口气”火候,都要一丝不差。用料选上等,肉皮要绝对新鲜的,肉馅要一指膘的精肉,蟹黄汤包要用阳澄湖大鲜蟹等,不得以次充优。如此食鲜物美,倍受江城人民的宠爱。解放初期,生意进一步兴隆,因狭窄的旧址已不足以迎接四方来客,遂至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交会之处,建筑起四层大厦,由小吃店发展成为大餐馆,四季美小笼汤包因而驰誉遐迩。

4.东坡饼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东坡饼,又名空心饼、千层饼,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命名的,是湖北地区特色传统美食小吃之一。关于“东坡饼”名称的由来,充满了人文色彩,相传与苏东坡有关,是苏东坡贬黄州时常过江求食之物,并因而得名。东坡饼不但包含着奇特的饮食文化,还蕴藏着浓郁的乡情文化,深受人们的喜爱。东坡饼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

5.云梦鱼面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云梦鱼面是湖北地区的特色传统名吃之一,主产于湖北省云梦县,并因此而得名。云梦鱼面用面粉及青鱼、鲤鱼(或草鱼)鱼肉为主料制作而成食品。

这种食品营养十分丰富,食之易于消化吸收,并具有温补益气的作用,被人们美誉为长寿面。1915年,云梦鱼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加特产比赛获优质银牌奖,产品畅销全国及国际市场。

历史渊源

“云梦鱼面”始产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云梦鱼面选用“白鹤分流”之鱼,桂花潭中之水,新麦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银、细如丝,故又称“银丝鱼面”。它有两种吃法,一种是面条做成后即时煮熟,加上佐料,即可进食;另一种是面条做成后晒干包装起来,可以长期贮存,吃时煮熟即可。

云梦鱼面作为地方传统特色面食,早已驰名遐迩。 该产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鲜美可口,诚为食用之佳肴,馈赠之佳品。1915年,云梦鱼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加特产比赛获优质银牌奖,产品畅销全国及国际市场。

产地环境

云梦鱼面之所以味道特别鲜美,离不开云梦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条件。《墨子·公输篇》曾记载:“荆有云梦,犀兕麋鹿麓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由于盛产各种鱼鲜,故以所产鱼面最为出名。云梦民间流传歌谣有:“要得鱼面美,桂花潭取水,凤凰台上晒,鱼在白鹤咀。”说的是城郊有一“桂花潭”,清澈见底,潭水甘美;“凤凰台”距桂花潭不远,地势高阔,日照持久。城西府河中“白鹤分流”处,所产鳊、白、鲤、鲫,鱼肥味美,是水产中之上乘。

当初偶然制成了鱼面的黄厨师,后来专门潜心研制鱼面,他采用的就是“白鹤咀”之鱼,取鱼剁成茸泥,用“桂花潭”之水和面,加入海盐、掺和、擀面等工序,放置“凤凰台”上晒干、收藏。经过精心制作的鱼面,不仅用来招待客商,“许传发布行”的老板还用来作为礼品,馈赠来自各地的布客,使得云梦鱼面广泛流传。

制作方法

采用以鲜鱼(青、鲤、草鱼为佳),除去内脏、鱼鳞、头尾、骨皮,绞成肉浆,与上等面粉、包谷豆粉、海盐、纯碱、清水搅拌均匀,压成薄面皮(每张150~200克,厚度1厘米),上甑蒸熟,取出摊晾,折叠切丝,晒干装盒,便可以贮存携带。

6.襄阳牛肉面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襄阳牛肉面是襄阳人最喜欢的早餐,是襄阳著名的特色小吃,它的特点是这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两天不吃牛油面,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牛肉面做法简单:水开后将面下入锅内,煮开后捞起,加香油凉拌。吃时,撮一把放入搭勺,伸进沸水中冒热,然后加上熬好的牛肉、牛杂,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肉面时,再喝一碗襄阳黄酒或是襄北豆奶,惬意而舒服。襄阳牛肉面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

7.面窝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面窝是武汉美食之一,也是武汉特有的传统小吃,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也有百年历史。面窝的食用既可以单独成为早餐主食,也可以成为热干面,清酒/蛋酒,米粉或者汤面的搭配食品。面窝入选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湖北榜名单。推荐的武汉汉口老城区的面窝口味地道,户部巷的面窝也有特色。

8.孝感米酒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孝感米酒是湖北省孝感市传统的风味小吃,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选料考究,制法独特,价格低廉,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孝感历史承传的蜂窝酒曲发酵酿制而成。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孝感视察工作时,品尝了孝感米酒后称赞“味好酒美”。孝感米酒具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产妇和妇女经期多吃,尤有益处,这是老幼均宜的营养佳品。

9.黄石港饼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黄石港饼是湖北省黄石市的地方传统名点之一,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上等原料组成的,以其起锣弦鼓边,麻色黄亮,松酥爽口,甜润清香,顺气开胃,回味悠长和具有浓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独特风味名扬湖北,畅销全国。黄石港饼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2011年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美食。

10.黄州烧梅

湖北小吃美食最强攻略!

黄州烧梅是湖北黄冈黄州区的特色传统名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配料精、制作细,上似梅花,下似石榴,亦叫石榴烧梅。当时黄州为八县生员应试之地,各地考生喜食黄州烧梅,店家就在烧梅上端点了一点,象征红顶子,祝考生科场如意,高榜及第,又含有“榴结百子,梅呈五福”之意。馅芯以肥肉、熟馍、桔饼、花生、葡萄干、冰糖、桂花、红绿丝等制成,用薄面皮包馅,封口处呈梅花形,故名。其可蒸、可炸、可烤,香甜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湖北   通城   云梦   襄阳   孝感   汉口   小吃   芝麻酱   武汉人   肉馅   汤包   香油   武汉   面条   风味   最强   攻略   美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