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沟穴:生风化阳,利三焦,通腑降逆,治疗便秘之要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支沟穴——属手少阳三焦经

支沟首见于《灵枢●本输》。因穴在上肢尺、桡骨之间,经气所过,狭窄如沟,喻犹上肢之沟集也,故名支沟。别名飞虎,归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行之经火穴,是治疗气机失调所致诸疾之要穴,临床多施以平补平泻法或泻法,不宜用补法、灸法。

支沟穴:生风化阳,利三焦,通腑降逆,治疗便秘之要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上3寸, 尺、桡骨之间。

【取穴法】:伸臂伏掌,于腕背横纹中点上四横指,前臂两筋之间凹陷中取之。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中耳炎,目赤,目痛,便秘,呕吐,经闭等。



独取支沟的效用

一、气秘

本证多因情志不舒,忧思过度;或久坐少动,气机失于通畅,大肠失于传导所致,独取支沟施以平补平泻法。《针灸神书》云:“大便闭塞不能通,气上支沟阳有功。”取支沟意在调理三焦气机,降逆除滞,使气机复于调畅,传化有序则大便通矣。

二、胁痛或胀满不舒

本症系肝胆经脉瘀阻所致,取支沟用徐疾捻转泻法,一般痛可立愈。 《标幽赋》云:“胁痛肋痛针飞虎。”刺支沟可调理肝胆经经气, 疏通经脉。临床上单取支沟对肝气郁结和瘀血停留所致胁痛效佳,若兼他因,需配他穴。

三、腹满

本症多因腑气运转失常所致,取支沟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可疏理三焦气机,开塞通闭,使腑气运转如常,则腹满自除。《肘后歌》 云:“ 飞虎一穴通痞气,祛风引气使安宁。”

支沟穴:生风化阳,利三焦,通腑降逆,治疗便秘之要穴


支沟配穴治便秘

一、支沟配天枢治实秘

此实秘是指肠中实质之物阻塞不下,非指广义虚实之实而言。取二穴相伍意在以支沟调理三焦气机,通腑气以助通便;用天枢以开闭通塞,疏通腑气,二穴同用,使中焦气机上通下达,胃肠功能和调,而能分利水谷及糟粕,疏导一切浊滞。

二、支沟配丰隆治热秘

本证乃由肠胃燥热,津液耗伤,大肠失润而致。取支沟意在调气,以通利腑气;配丰隆使肠中之热邪随气从络而泄。正如《灵枢●热病》所云:“热病,体重,肠中热...索气于胃络,得气也。”

三、支沟配照海治血虚便秘

本证多见于病后、产后或年老体虚之人,血虚则津枯,大肠失于濡润,则大便干燥不畅,甚或秘结不通。取支沟施以徐疾泻法,照海施以徐疾补法。《玉龙歌》:“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照海属肾经,通于阴跷脉,为滋阴养血要穴;支沟属三焦经,是该经火穴,为调气降逆之要穴。火经火穴与水经之照海配用,水火济济,上下呼应,使火消液足,大便自通,亦“增水行舟”之法。

四、支沟配足三里治气虚便秘

本证多见于劳倦内伤、体弱年老气虚之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大便排出艰难。取支沟施以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以徐疾补法。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土中之真土,后天精华之根,灸之既能补脏腑之虚损,又能升清降浊,通达上下,消导行滞,而治气虚之便秘,合支沟以助通降之功。

五、支沟配气海治虚寒便秘

本证乃由于阳气不足,温煦无权,寒自内生,凝滞肠胃而致。取支沟施以平补平泻法,以调理气机、降逆除滞,气海施以烧山火手法,以补益元气,温振肾阳,取釜底添薪,温运脾阳之意,更合支沟以助运化。

支沟穴:生风化阳,利三焦,通腑降逆,治疗便秘之要穴

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经气所循行之经穴, 走而不守,能调理本经之经气,而三焦内连脏腑,外通皮毛,贯身之上下内外,为气机运行之通道。《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滑伯仁注曰:“三焦,主持诸气,为原气别使者,以原气赖其导引,潜行默运于一身之中,无或间断也。”故支沟能调理诸气,凡有关气机不调所致之证,本穴皆能治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支沟   机运   桡骨   丰隆   气海   血虚   热病   秘本   上肢   脏腑   经脉   肝胆   大肠   肠胃   大便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