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霍金已逝,想看他们的书吗?——《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李敖、霍金已逝,想看他们的书吗?——《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李敖、霍金走了,你是不是突然好想看看《李敖快意恩仇录》、《时间简史》?他们著作等身,不知如何选择?又或者没有书?不知道该不该冲动地去买?本次拆书源自《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第二章,让我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李敖、霍金已逝,想看他们的书吗?——《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R-阅读原文

所谓读书的动机或目的性,就好比照片的“焦点”。即使拍摄同样的场景,聚焦于面前的花朵和聚焦于远处的建筑,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读书也一样,抱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本书,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不过购书清单有个缺点,那就是在使用几个月后,感兴趣的书会越来越多。列在清单里的书目一增加,就会出现一些拖延很久都没有买的书,为了彻底清理这些让人没有阅读热情的书,偶尔要大刀阔斧地对清单进行缩减。

试想一下,如果每次去书店都只找清单上的书,接着考虑是否要买,或是跟同架的书比较之后再买,会不会更有可能买到一本能让自己读完的书呢?

而且,特意跑去买书这一动作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比如自己心仪的那本书太贵了,每次去书店都犹豫不决,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买下来;比如知道买太多书肯定会读不过来,为了让自己更有动力,每次只买三本……

在实体店买书的种种体验,都会被忠实地记录在自己与那本书的故事里。浏览书架的时候,就会想到“因为这本书太贵了,我曾经来看过很多次,最后终于买了,果然是值得的”“这本书总是卖断货,那时候是我打电话让书店帮忙留下才买到的”,这样回忆起了与书相遇的点点滴滴。

所以说,在实体书店购买的书,会给自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书本身的印象,自然也就加深了对书中内容的记忆。


李敖、霍金已逝,想看他们的书吗?——《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I-重述原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诗句为什么会流传千古,足以说明人们读书是有目的、有所求的。就像我们在旅行中拍照,在同样的取景框内,你是以景为主体,还是以人为主体,聚焦不同,结果也不同。带着不同的出发点读书,收获当然会不一样。

我们读书的目的可以说五花八门,有学习,有愉悦,有提升自我,有发家致富。而现今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有人说写书的比看书的多,作者比读者多。因此,列购书清单就变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随着你的目的变化,需求增多,哪怕你列了购书清单,你还是不能迅速判断自己究竟要读什么书。你的书单越来越长,所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那就等于还是面对书山学海了,起不到指引作用了。

所以要定时对清单进行断舍离,砍掉那些你这么久都没有欲望要看的书了。

好啦,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也整理好了书单,轻轻松松购书去吧。到了书店,直接找到清单上的书,还可以和同类书比较,就能买到自己更满意更可能读完的书。

当然,就凭你带着目的、列出清单、跑到书店,终于买到书的这个过程,都足以让你印象深刻,让你看书时不知不觉地想起与书有关的点点滴滴,甚至会更加促进对书中内容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在实体店购书印象更深刻。


李敖、霍金已逝,想看他们的书吗?——《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A1-联系经验

今年以前,除了专业书,我的读书是没有目的的,如果勉强说有,只是满足自己爱读书的心理,愉悦自己,一时看到什么,心血来潮,就买了什么。目的不同,结果不同,还真是这样。

去年为通过执业药师考试,我买了10大本专业书,最后4科都以100多分高分通过。与之相反,我受《科幻世界》杂志广告吸引,购买的《罗伯特•海因莱因》全集5本书,至今只看了一本,连名字都忘了,更别说内容。

佛家讲究因果轮回,仔细想想,世间万物,莫不如此。很多人炒股,看看这只评级不错,看看那只大咖推荐,没有自己的目的、标准,最后还是以赌徒的心态购买,结果成为股市一赚二平七亏的那七个。看看人家巴老爷子:“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牛人牛在哪里,带着目的行动!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方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其实,我也有想过克制冲动买书,所以把在生活中、阅读中看到听到想到,自己想买的书记了下来,用手机拍照和截屏的方式等等。虽然不是纸质购书清单,但也相当于线上购书清单了。

遗憾的是,好书实在太多,除了经典,畅销书更新更快,有报道说现在每天新出版的书有300本之多。

所以,我的清单越来越多,都不是清单,而是烂帐了,突然发现记下来的书根本没买几本,还无端占用了空间。每看到手机内存报警,就后悔浪费了记录的时间和精力,更生焦虑。终于明白,有了购书清单还不行,还要时时整理、精简。

昨天,为治疗我的拖延症,提前完成本次拆书作业,我下了决心去了书店,准备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结果没有。我想着不能白跑一趟,就想怎么着今天也要买本书回去。

是买有关写作的呢,还是有关理财的呢,还是当前畅销书呢?可是现在又没有精力读啊,写拆书还来不及呢。最后的结果“好不容易去了一趟,却什么好书都没找到”。这次购书,真是印象深刻。


李敖、霍金已逝,想看他们的书吗?——《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A2-规划运用

那么,怎样明确自己的目的,确定真正想读、应该读的书呢?

1、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包括资金和书籍。我是在每月开支预算上都把购书金额列出,我觉得能适当控制我这种见不得书的人。

2、写随想笔记。看到书上推荐的书,把书名记下来;听课时老师提到的自己感兴趣的书,及时记下来;逛知乎、豆瓣时觉得有意义的书,记下来;请某一专业领域专家指导购书。眼中处处是风景,生活时时有好书。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自然会找到想要的书。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随想笔记越写越多,购书清单越来越长,你自己都不相信会买甚至读完。所以,务必心狠手辣大胆缩减。

1、找到清单里的书,到实体书店。看到实物,从书的装潢到内容作比较,相信此时就能PASS掉一部分。

2、二次排除法。根据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排除掉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不需要、没必要、没时间、没精力读的书,只选择自己真正想读、有必要读的书。

3、滞后原则,避免冲动购书。就像淘宝购物一样,购物车放一堆东东,等一个月再看,当时的心仪之物,很多已经不需要不想要了。

4、开始还是选择手写纸质清单更好。因为比较花时间又辛苦,你就会更认真更仔细地考虑是不是有必要列入表格。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亲手一笔一画写过的东西一定会加深你对书名和作者的印象。

知道了为什么买书,买什么书,就可以拿着你的购书清单去书店啦。

1、推荐去实体书店,有助于把书读完、读好、读进。莫言获诺奖的时候,一时间洛阳纸贵,我也未能免俗,跑到书店。

当时有很多人要买,但有的根本不知道莫言都有什么书,无法找。而我早在评奖期间就开始关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迅速淘到,很是得意。

由于此次购书经历非常特别,更显书的珍贵,所以买回来真的认真看了两遍,而且现在都还记得书中内容,书中的母亲有8个女儿。我还记得它是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

2、在有充分了解和把握的情况下去线上书店。要做到内容已知或公认经典。可以结合上一点,就像买衣服鞋子,试好再说。我昨天实体店没买到的书,后来在网上5分钟搞定,这都是离不开前面的基础准备的。


李敖、霍金已逝,想看他们的书吗?——《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要读书,先要确定为什么读书,然后列出购书清单,有的放矢,选购真正想读、应该读的书。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虽然不能让你立刻看到阅读效果,但却在潜移默化中优化你的读书体系,就如海上灯塔,指引你在书海里劈波斩浪而不至随波逐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霍金   目的   都会   书单   纸质   好书   实体   清单   精力   深刻   冲动   印象   效果   书店   时间   内容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