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细说本草之~地黄的分类、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20、细说本草之~地黄的分类、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1、本经原文:干地黄,一名地髓,味甘寒,生川泽。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

2、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行血之功。填骨髓,血足能化精,而色黑归肾也。长肌肉。脾统血,血充则肌肉亦满矣。作汤,除寒热积聚,血充足则邪气散,血流动则凝滞消。除痹。血和利则经脉畅。生者尤良。血贵流行,不贵滋腻,故中古以前用熟地者甚少。久服,轻身不老。补血之功。地黄色与质皆类血,故入人身则专于补血。血补则阴气得和,而无枯燥拘牵之疾矣。古方只有干地黄、生地黄,从无用熟地黄者。熟地黄乃唐以后制法,以之加入温补肾经中药颇为得宜。若于汤剂及养血、凉血等方甚属不合。盖地黄专取其性凉而滑利流通,熟则腻滞不凉全失其本性矣。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20、细说本草之~地黄的分类、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3、生地是滋阴凉血的,炙甘草汤中,脉结代,心血耗伤,用的就是生地。生地经过炮制,九蒸九晒,变成熟地,可以补精,填精髓,需要重用。重用才可以入肾、入下焦,需要配伍行气行血之药,因为熟地滋腻碍胃,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像补血基本方:四物汤里边加入川芎。也可以用砂仁拌炒熟地,减少滋腻。手脱皮时候,有时候会用到生地,滋补肾阴,肾阴充足,自然津液就会充足。

4、生地可以逐血痹,痹症,往往是由于血脉不足,血液流通不畅导致,一方面,要发散风寒湿邪气,另一方面,需要养血,养血就可以永生地。而且生地具有通血滞的作用。

5、凡土种植熟地后会变苦,十年后,方可转甜,由此可见,故叫地髓,凡是病属于阴不济阳或者阳气不能化血者,用地黄最适宜。夫血本于天地之真阴,资中土之土气以生,地黄得精于土。肾阴耗损时,肾阳就会虚浮上越,所谓“水浅不养龙”。就会上热下寒,咽喉痛、四肢冰冷,此时可以用张景岳的镇阴煎,处方熟地30~60克 牛膝6克 炙甘草3克 泽泻4.5克 肉桂3~6克 制附子1.5~2.1克,或3~9克

主治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冷服亦治格阳喉痹上热者。如兼呕恶者,加干姜(炒黄)3~6克;如气脱倦言而脉弱极者,宜速速多加人参,随宜用之。

6、肾阴不足,虚火上浮还会导致的口腔溃疡,可以用镇阴煎或者金匮肾气丸或者六味地黄丸来服用。

20、细说本草之~地黄的分类、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

鸿玉济生堂中医养生

2020-11-2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地黄   资中   济阳   土种   本草   熟地黄   熟地   寒热   生地   伤寒   邪气   甘草   骨髓   功效   肌肉   充足   养血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