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药人参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功效,你知道吗?

16、中药人参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功效,你知道吗?

人参

1、神农本草经: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名土精、神草。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人参补气为阳,生津属阴。东北人参生于东北树林阴湿之地。生于阴湿之地,味苦干而有津液,长三垭五叶为阳数,由阴生阳,从苦甘中内藏生阳之气。人参之元气由肾水之中上达于肺,由阴出阳,与人参同理。生于北,为坎卦,内涵真阳。丹砂,为阳中之阴药,人参,为阴中之阳药。

3、人参,具人的形状,所谓“参”者,在这里有“叁”的意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为一,阴阳为二,阳化气,阴成形。禀天地之气而生,这也是人参不同于一般药物的根本所在。所以称之为“神草”。

4、人参的传说,《太平御览》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也是在上党这个地方,有一户人家,天天晚上听到外边有人喊,可是出去看的时候却没发现有人。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很久,主人决定去探个究竟,他循着喊声的方向去寻找,结果在一里远的地方发现了一株人参,最后挖出来的人参竟然有两尺长。纵观古代的这些传说,人参都被拟人化了,有灵性,并且很容易成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的传说呢?因为人参长得有点像人的体形,有头,有身子,有四肢,当然它的作用也非常大,药效非常好,所以老百姓慢慢就把人参给神化了。

4、人参主要是大补元气的,同时生津益气。而且服用人参久了,还能延年益寿。元气不足,精神就会萎靡不振。大补元气的药只有人参,其他的药没这个功能。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用到人参的药方就非常多。到了明朝,人参的应用被推向了高峰。明朝时期的张景岳就善于用人参。景岳善兵法,借用药如用兵之义,以方药列八阵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张景岳创立的八阵,注释黄帝内经,称之为类经。年轻的时候参军没建成功也没立过业,因为家里很贫穷,加上年龄逐渐增大。开始学习中医,最终成为一代中医大家。在张景岳52岁的时候,他半岁的孩子受了风寒,闹肚子。张景岳自己是中医大家,又是老年得子,他当然是非常精心地给自己的儿子调养。由于孩子身体很虚弱,只能用药去补,可是孩子吃不进去补药,此时想到用人参,因为孩子是气不足,无力把自己身体的气机振奋。张景岳就用了二两人参,并且放了点胡椒粉,胡椒粉是开胃的。煎好汤药后,给孩子喝下去,结果孩子喝了药后,慢慢地就好了起来。现代研究证实人参里边确实最有效的成分是人参皂苷。人参皂苷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延缓人的衰老,对心脑血管系统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16、中药人参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功效,你知道吗?

人参三垭五叶

5、人参的品种有很多,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野山参,一类是园参。像小萝卜似的是园参,就是人工培养出来的人参。而野山参是比较难见的,需要在山里生长好几年,价格也都在几万块钱左右。据史书记载,人参寿命为400年左右,但现在我们见到的野山参,参龄达200岁的就很罕见了,能生长百年左右也不容易。有些人拿人参的种子,种在山里,人工模拟它的生长环境,这样生长出来的叫林下参。还有一种是,人工培养出幼苗,然后再移到山里生长的叫移山参。如何辨别什么样的才是好人参呢?一般来说,参头圆长,皮老黄,纹细密,体形美,鞭条须,珍珠节多等条件都具备的人参是罕见的珍品。大家在辨别的时候,可以只看参须上面有没有一个个小疙瘩,我们把这些小疙瘩叫做珍珠,小疙瘩很多是好人参的表现。而参须在中医里是单独使用的,它的功效比较缓和,适合老年人用。人参的炮制过程分为三种。参农把人参收取以后,用针在鲜参上扎孔后放到糖里蒸,然后再晒干叫糖参。由于糖参的颜色是发白的,也叫白参。糖参的力道稍微缓和一些,我们平时养生用糖参就可以了。收取后的人参蒸两个小时左右,它会变成红色,叫做红参,红参是专补气血的,平时我们养生是用不到的,只有在气血两亏的时候才能用到。人参晒干了以后叫生晒参,有益气生津的作用。我们日常养生也可以用生晒参。人参的炮制方法是在明朝时期由东北传至中原的。明朝的时候,在医学家不断的推荐下,老百姓对人参有一种非常盲目的崇拜之情,几乎家家都储备有人参,所以就有人专门去收购人参。到了明朝末年,山西上党产的人参差不多就被挖没了,这时候东北的人参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北京当时有一家老字号药店,叫鹤年堂。“鹤年堂”这三个字是严嵩给题的,严嵩是明朝重要权臣,官至内阁首辅,擅专国政达二十年之久,可见鹤年堂药店跟当时皇宫里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鹤年堂去东北进购药材的时候,就发现东北的人参也很不错,所以他们就把东北人参给引了进来。但是,后来明朝的人参交易市场关闭了,东北那边的人参受此影响,烂了十多万斤。所以他们就开始想办法炮制人参,用糖熬,用太阳晒的方法都是那时候研究并流传下来的。

6、不上火的补药--西洋参西洋参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一种人参类型。在清朝时,一个外国传教士帮着清政府勘探地理,他到了我国东北以后,看到当地人都在挖人参,也听说了人参治病的神奇疗效,他就想他们外国会不会有这种药材呢。于是那个传教士就把人参画了下来,而且还把人参的功效和生长环境写了下来,然后寄给了法国的教会。当时加拿大还是法国的领地,法国教会就在同纬度的加拿大,找到了一种跟人参非常类似的东西,就是西洋参,和我们的人参外形很像。

7、在西洋参被发现以后,中国的医家从清代就开始总结它的功能,发现西洋参跟人参虽外形相似,但药效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的人参是性温的,补气的;西洋参虽然也补气,但是性凉的,所以服用西洋参有一个好处,就是吃了不会上火。阴虚同时气虚的人,我们叫气阴两伤的人可以服用西洋参。阴伤主要是津液的损伤,还伴有一些虚热的现象,比如说舌质红、口干舌燥、眼睛干、手心热。有人可能不明白气虚是什么意思,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虚。气虚的人具体表现为,经常感觉自身无力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而且还经常头晕,一动就出汗,平时说话声音很低微等。西洋参该怎么服用呢?清朝著名的医学家王孟英总结了一个好方法,叫玉灵膏,是用桂圆和西洋参做的一种药膳。王孟英是个食疗大家,写过一本书叫《随息居饮食谱》,他在书中说桂圆是补血的温燥,把西洋参和桂圆配在一起,桂圆用一两,西洋参就会把桂圆的热性给制约住。西洋参和桂圆放在一起蒸,蒸烂了就会成膏状,然后每天吃一勺,既能起到补气的作用,又能养血。如果是气阴两伤的人,感觉自己经常口干舌燥的话,也可以把西洋参切成片,或者去药店买现成的西洋参片,每天拿两片放在嘴里含着,软了以后嚼着吃下也是可以的。

8、食之有道--人参的服用方法《清宫档案》里记载了很多食用人参的方法,很多妃子会把人参切成片含在嘴里,直到它软化了,再嚼碎咽下去,一天含一两片,这是人参的一个服用方法,即含服。人参的另外一种服用方法就是泡酒。我们可以拿一两根人参,一般一根就可以,因为人参补气的作用很强,所以我们还要配一点滋阴的药物,比如放一点枸杞子。一般是一根人参配30克枸杞子,而配酒的量一般是一瓶。这是对于养生来说,一个比较好的服用方法。前面我们说到,乾隆皇帝天天服用人参,他服用的人参是野山参,劲非常大,可是乾隆为什么不上火呢?因为他在服用人参的时候,是配了其他药的,这个方子叫生脉饮,是由人参、麦冬和五味子这三味药组成的。生脉饮的配方是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这个比例是非常讲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人参是补气的,性燥,人吃完以后容易上火,麦冬是滋阴生津的,正好能平衡人参的火气。而五味子有苦、酸、甘、咸、辛五种味道,中医说五味是可以入五脏的,具有补五脏的功效。虽说五味子有五味,但以酸性为主,酸有收敛的特性,所以在药方里加入五味子,就等于既补气又补阴了。生脉饮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创立的,在夏天的时候人们经常服用。由于天气太热,大量出汗会导致我们人体气虚,同时汗出来以后,阴液也给伤着了,这时正好可以喝生脉饮来补气补阴。中医直到今天还用这个方子,就是按照上面我说的比例去熬,人参1克,麦冬3克,五味子1克。在熬五味子之前,最好先把它捣开,要不然它的五味是出不来的。汤喝完以后,人参就可以拿出来嚼着吃了。

9、党参生脉饮现在也有成药,生脉饮,就需要把麦冬的分量减一些,把原来1∶3的比例改为1∶2,就是1克人参配2克麦冬。

10、服用人参有禁忌人参在救急的时候,用量是很大的,如果一个人心衰了,把大量的人参煎成汤给他喝下去,能够振奋心阳。但是我们平时养生的时候,千万记住不要大量服用。拿一根人参炖鸡,你吃完以后,出鼻血的几率很大。所以人参是要小量频服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虚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经常服一点人参,小量地服一点,配合麦冬和五味子,这样服既不会燥也不会上火。可以分阶段地服,比如一个月中,服两个星期,停两个星期。服用人参最忌讳的是心急,一定要循序渐进。服用人参除了小量常服之外,还不能跟萝卜同时吃,不管白萝卜、青萝卜,只要是萝卜都不能吃。因为吃萝卜会把人参补的气给泄掉。人参的药性是相反的,比如藜芦。在煎人参的时候,不要用金属的锅煎,一定要用陶瓷的或者沙锅来煎。金属器皿里边有好多重金属成分,它会跟中药里边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11、与人参功能相似的中药--三七三七也有类似于人参的补气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所以经常用在外科,比如跌打损伤。中医古籍记载,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凡杖扑伤损,淤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三七在治疗外伤的时候,一边能止血,一边给人体化淤,一边还能给人体补气。人的正气补足以后,身体自己是会修复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三七里所含的营养成分,绝对不低于人参和西洋参。服用三七也是会上火的,在使用三七的时候,需要搭配一些收敛性的药。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方子,比如说骨折了,除了在骨折的地方打上夹板,用正常的方法来治疗之外,还可以用一个食疗的方子,就是拿十根有骨髓的鸡腿的棒骨(带点鸡肉也是可以的)砸开,然后和5克三七粉放在一起炖。三七的药理成分可以把骨头中的一些营养物质给萃取出来,然后再跟三七结合在一起,这对我们骨头的修复是非常有用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说用三七炖汤喝,叫三七药膳。但我不主张大家没事时也服用三七,如果没有骨伤的话,三七是要慎用的。

12盖人气脱于一时,血失于顷刻,精走于须臾,阳绝于旦夕,它药缓不济事,必须用人参一二两,或三四两,做一剂煎服以救之,否则阳气骤散而死矣。”

13心源性休克病人,血压极低,脉搏微细,四肢冰凉,危在旦夕,只因灌服一剂独参汤,或者注射1~2支人参针,便从死亡线上给挽救回来,转危为安。故独参汤常用于危急之症。

1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大剂量10-30g,宜另煎兑入;或研末,1-2g;或敷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用药禁忌: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应忌同用。

鸿玉济生堂中医养生

2020年11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野山参   人参   元气   明朝   麦冬   西洋参   补气   方子   生津   桂圆   功效   中药   生长   中医   人体   作用   方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