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骏马:我的求学之路

杜森(草原骏马):我的求学之路(1950~1960


我上了三次一年级:第一次是1950年春天,在北街小学。第二次是51年春天转入先农小学。第三次是1951年冬天回到父亲的古塬以后,又从一年级开始。虽然只上了几个礼拜就进入1952年,升到二年级了,但是却整整多读了一年!

我们村的小学设在张家祠堂里,面积虽然不太大,但是房舍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有教室,也有老师办公室。门前有一片空地可作为操场。但是初级小学,只有一至四年级。记得当时的老师有张楷,张建基,翟廉等,他们不但教学能力强,书法都是第一流!是当时古塬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都比较强的小学。

草原骏马:我的求学之路

一,给学校当工友保住了高小毕业


初小毕业后,需要到离家将近十里路的杜家凹去上高小(也称完小)。因为路远,还得在学校里吃和住。

记得当时杜家凹小学的校长是李钊,教务主任王瀛海。五年级的班主任是刘志凯,六年级班主任是王佑。我们村的张楷老师也被调到这里任教。

这个学校校舍规范,课桌座椅符合要求,课程设置齐全,有大操场和体育设备,不但有学生宿舍,还有学生灶和老师灶房。

那时候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大,大都在十四五甚至十七八岁左右,饭量大,食欲盛,每次开饭就像上战场一样,争先恐后往前冲。一边吃着碗里,一边盯着锅里,生怕自己吃不饱。特别是在捞面条的时候,个子大身体强壮的总是占便宜,身体弱小的往往抢不上吃不饱。

但学校规定,不论饭量大小,每人每月必须交来45斤面粉。

就这样吃了一个学期,我的家里撑不住了。古塬 气候干旱,土地贫瘠,人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头来总是粮食不够吃。我们家吃饭的人多,劳动力少,常年处于粮食不够吃的状态。我一个人每月背走45斤以后,大家的日子就非常难过了!

眼看着我这个学上不成了。怎么办?

奶奶忽然想起了一个人,说她去找找看能不能帮个忙。原来在杜家凹完小教语文课的张楷(在学校叫张端吾),是奶奶的侄儿。张楷是古塬上有名的书法家和有学问的教师。奶奶曾经让他给我和弟弟写过学习毛笔字的仿格(也叫影格),那字写得真漂亮!

奶奶娘家是我们塬上有名的书香门第,清朝时候出过翰林,他们家院落很大,门楼上挂着大匾牌,门前栽着高旗杆,杆上挂着四方斗。他们几代都出过有学问的人。张楷(学名张端吾)和他的弟弟张谋是有名的书法家,在解放初期那阵,张楷老师在杜家凹学校讲【廉颇与蔺相如】这一课时,就能出乎大家意料地用普通话朗读:“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侵略别的国家……”,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只会说本地话的秦始皇的后人们,都听得惊呆了!大家非常佩服他!

奶奶的面子起作用了,张楷(端吾)老师给学校讲了以后,校长同意我以给学校当工友的办法继续上学 ,当工友就是给老师们早上端洗脸水,打扫学校办公室和老师宿舍卫生,上下课打钟,给老师食堂帮灶,买菜,等等。但后来在实践中校长看我忙不过来,就把有的工作减掉了,主要工作是上下课打钟,帮老师灶做饭买菜等。

给我的报酬是:在老师灶上吃饭,不交钱,不交面。

这样就彻底解决了我上不成学的问题,但是这样会使我的许多课听不上。语文课还可以自己补,数学就耽误得非常严重。

耽误就耽误吧,只要能继续上学。就这样,我终于完成了高小毕业!

草原骏马:我的求学之路

二,国家助学金助我读完了初中


高小毕业那天,老师给了我三元多钱,说这是老师灶上剩下的伙食尾巴子,嘱咐我用这些钱去参加初中考试。

考场在离我们七八十里路之外的县中学。在老师带领下,我们背着铺盖,步行二十多里下塬,再坐六十多里火车,就到了县上。

各地来县上考试的学生太多,县中学住宿困难,学生被分散安排在好几个地方。我和三个同学被安排在一处低矮的阁楼上,只有三,四平方米的空间,只好将就着睡了。

刚刚睡下不久,就觉得头脸,胳膊,浑身到处火辣辣的痒,用手去摸,所到之处皆是生姜疙瘩!有经验的同学说:啊,这是壁虱,赶紧起来!

农村里有跳蚤,虱子,但是很少听说过壁虱,所以也不知道壁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臭虫。有经验的同学说,不信你捏死一个闻闻,一股子臭气。有同学试了,果真不假!

在阁楼里睡不成了,我们几个下了楼,在院子里坐着睡了一夜。

第二天考了一整天试,中午和下午各花了一角钱,买了一碗哨子面吃了,当晚就乘火车回到塬上。

等了不到一个月,学校派人通知我,你考上初中了!学校就在离我们村十多里路的陵厚寺。

开学以后才知道,原来这是陵厚小学的附设初中班,起名叫陵厚中学,我们就是这个初中班的第一批学生。

记得当时陵厚中学的校长(小学兼)是齐子英,教育主任(兼)翟濂。共设甲乙两个班。我在甲班,我们的班主任叫燕昭武,乙班班主任叫王之哲。语文老师钟鼎,数学老师王之哲,历史老师邓廷佐,自然地理老师燕昭武,汉语老师田润,音乐,体育老师的名字记不起了,很遗憾!


草原骏马:我的求学之路

依然需要住校,但这里没有食堂,我们需要每周从家里背干粮,学校提供开水。就这样上完一年级后,我母亲因病去世了,留下四个弟弟妹妹立刻没人管了。我知道自己不能再上学了,于是没有向班主任打招呼,就背着自己的小被子,悄悄地离开学校回了家。

两三天之后,班主任燕昭武老师派同学到我家给我父亲说,老师要我回学校去有话要说。

父亲同意我去学校看看有什么事,我去了以后,燕老师说,学校决定把你的助学金由丙等升为乙等,已经报请乡政府审批了。希望你能继续上学。

我在初中第一年就申请了助学金,村党支部报乡政府批的,是丙等。那时候助学金的标准是:甲等12元,乙等10元,丙等8元。这次学校为了我能继续就学,把我的助学金由每月8元提高到10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所以,我能上完初中,是全靠国家的助学金才完成的,这是我终生都不能忘记的。

我们这个学校正好经历了大跃进,曾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经历。

先是大办学校,把桥镇的同类型学校与我们学校合并,初中班从一个变成两个。于是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生员,没地方住了,就发扬共产主义精神,把本校的住校生迁移到翟家村的一个庙里去住。学校名字也从陵厚中学变成宝鸡市第十四中学了。

其次是积极参加大炼钢铁运动,停课到北面的马子山背矿石,到千阳河里淘铁砂,天天开展捞铁砂比赛。不捞铁砂的日子,白天帮助邻村农民收庄稼,晚间去炼钢炉帮助大人烧火拉风箱,等等。

同时还要配合大跃进运动到各村搞宣传,演节目;晚上去农民家里宣传,扫文盲,白天用石灰水在墙上写大标语。

草原骏马:我的求学之路

三,我被保送到宝中读高中


初中毕业以后,家里已经精疲力尽了,我也觉得应该到此为止了。以家庭的经济状况,的确不允许我再上下去了。所以,我没有再去报考高中。

但是,在我毕业回家之后,忽然接到学校寄来的通知,说学校已经保送我上高中了,无需经过考试。而且学校是全市最有名的宝鸡中学!

怕我不去上,燕老师还把我叫到学校,特意叮咛说,他已经与宝鸡中学未来的一年级班主任朱家贤老师见过面,特意交代了我的情况,他们保证我继续享受乙等助学金,力争让我把高中学业完成。

我回家把这一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只得同意了。

我于是在1959年秋季到宝鸡中学高中一年级甲班报到,我们的班主任是朱家贤老师。

我第一年在班上当了劳动委员,因为那时候每周都有勤工俭学课,老师认为我是从农村来的,懂得干农活。后来又选我为班长。

宝鸡中学离我塬上的家要走二十多里路程,必须住校,也必须在学校食堂就餐。刚开始时,学校在大操场上支起了十几口大铁锅煮面条,来解决我们这些来自远方农村孩子的吃饭问题,当时觉得确实不错。但第二年就取消了,因为从1960年起,三年灾害开始了,我估计是这种吃大锅饭的办法超过了吃粮标准,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

于是,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又得每周从家里背干粮了。

背了大约一个学期干粮,我就无法再背了,因为家里也没有吃的东西了。我于是给朱老师说,我要退学了!

朱老师的家也在农村,很了解农村的情况,他对我说,实在没办法继续上学,就只好辍学了。

草原骏马:我的求学之路

四,心中永远铭记帮扶我的老师的大恩大德


就在这时,宝鸡市报社忽然来学校招收有文学写作专长的学生当记者,朱家贤老师给学校推荐了我,经过报社考察,我被录用了!这真是绝处逢生啊!

我于是没有走出学校就就业了,试用期半年后,转为报社记者。

当时宝鸡报社的主编是刘振洲,副主编贾自新。我先被分配到工业组,组长是高俊杰;后来到农业组,负责人是赵志俊;再后来到副刊组,组长是李勋;最后到报社办公室担任校队,负责人是范志学。

纵观这十多年的求学之路 ,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之所以这么幸运,第一是因为我的成长正好与新中国的发展同步,我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像我这种家庭状况,放在新中国建立前,至多上个小学就不错了。初中高中想都不敢想。

第二,是我在各个求学阶段都遇到了帮扶我渡过难关的好老师。杜家凹小学的张楷(张端吾)老师,陵厚中学的燕昭武老师,宝鸡中学的朱家贤老师,他们不但是教书育人的园丁,做人的楷模,更是我一生不能忘记的恩师!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或许就没有我的现在。我的老师已经作古于人世了,但是他们的大恩大德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草原骏马:我的求学之路

作者简介:杜森(草原骏马),陕西宝鸡人,1942年5月生人,1960年8月任《宝鸡市报》记者,1961年8月入伍,在骑兵一师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干事、秘书、副科长、科长、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85年转业省劳动人事厅,历任副处长、《现代人事》编辑部主任、厅助理巡视员等职。

编辑:李勋修《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大跃进   宝鸡   高小   铁砂   助学金   骏马   报社   班主任   草原   奶奶   家里   初中   老师   小学   中学   学校   学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