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年级各科成绩能维持在95分以上的,高考基本能考上一本。”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转折期,关乎到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涯。

这个时候,请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双减”后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双减”后,三年级现象更可怕

相信许多重视孩子学业的家长,都有听说过“三年级现象”。

一二年级孩子表现挺好的,但一上三年级似乎变笨了。

上课听不懂,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或是不会做,成绩直线退步……

从三年级开始,孩子之间就会逐渐拉开差距。

关键是,三年级的课业不仅知识内容增多,学习难度也明显增加了。

从简单的识字写字到复杂的阅读写作,试卷上开始出现大量的应用题,考试题型也变得越来越难……

这种种变化,不仅在考验孩子的适应能力,更考验孩子自身的学习水平。

尤其是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三年级现象”将更明显。

双减之后,小学一二年级不再进行纸笔考试,也不再布置书面作业。

不可否认,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源上为孩子达到“减负”的目的,也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加快乐的童年,还可以更好的保障孩子的自尊心。

只不过,当一二年级孩子没有了考试和作业的烦恼,对待学习的态度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要知道,一二年级虽然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但正所谓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下层基础没有打好的话,上层建筑必然会面临崩塌。

万一一二年级没学好,两年后到了三年级一考试,孩子啥都不会该怎么办?

甚至等到三年级要考试了,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改变,产生厌学情绪,课堂不认真听讲,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这就意味着那些在一二年级没打好基础的孩子,可能就跨不过三年级这道坎了。

由此可见,三年级是过渡期,不同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拉开差距。

“双减”后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双减”后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哪些孩子容易出现“三年级现象”?

三年级就像是一座小山峰,孩子很容易在这里摔跤,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以下这五类孩子最容易出现“三年级现象”:

一、专注力差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学习一旦丧失了专注,就必定转化为压力,再而转化为厌学。

凡是在三年级学习中退步最明显的,一定是专注出了问题。

二、明显偏科

偏科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致命的,尤其是进入三年级后,差的学科会直接拉开差距,同时也会影响学习好的学科。

孩子的学习偏科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

三、基础不扎实

孩子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背诵时出错率较多,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是听懂了然而一问三不知,做题时磕磕绊绊,需要经常翻看知识点和例题。

孩子基础不扎实,等到上了三年级只会更吃力,难以适应三年级的自主学习。

四、学习不积极

当孩子无法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那么在学习中时常就会有逃避的心理,比如说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举手发言、不预习不复习等。

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能做到主动学习。

五、从不计划学习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总是被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走,这样的孩子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也很有可能在三年级里成绩一落千丈。

反之,三年级成绩好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有计划,让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很有条理。

“双减”后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如何预防“三年级现象”?

一位老教师说:三年级滑坡,滑的是成绩,缺的是习惯。

我们所看到的三年级滑坡,往往都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出了问题。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避免孩子陷入“三年级现象”,但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能等到孩子升入三年级才开始重视,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制定计划的习惯

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教会孩子制定计划的方法,引导孩子养成凡事做计划的好习惯,学习上要明白自己干什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最大效果。

二、认真书写的习惯

郭沫若老先生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引导并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让孩子养成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三、独立学习的习惯

独立学习的意识是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也是孩子自觉学习必备的素质。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让孩子自己按照学习要求来做,预习、复习等都要自觉。

四、课外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就越需要阅读。”坚持阅读的孩子,一定是潜在的优等生。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五、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注意力集中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孩子的毅力。教育孩子课堂上不东张西望,写作业时不三心二意,在学习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他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请趁早养成。

“双减”后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双减,不减家长的责任

“双减”,是让学习回归学校,帮助孩子与家长减轻负担。

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要明白的是,“双减”并不是“减少”父母的责任。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家长应该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楚一点,教育孩子不能光靠学校和老师。

你在家里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决定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了避免孩子陷入“三年级现象”,家长更要重视家庭教育。

一、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者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可以说,家庭教育不好的孩子,在学校往往会过得很辛苦。

“双减”之下,家长更要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用心陪伴,正确教育,共同反思,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二、做好孩子的习惯养成者

好习惯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

而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依靠父母的引导。

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三、做好家校共育的配合者

孩子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家长与老师相互配合工作,真正做到家校共育,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氛围。

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只要家长重视起来,配合好老师的工作,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关键时刻给孩子指明道路,就能让孩子顺利平稳地度过三年级这个小学关键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重视   现象   偏科   孩子   厌学   作业   家庭教育   可怕   家长   父母   习惯   阶段   成绩   年级   老师   小学   基础   计划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