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件事上,父母请别把孩子当“孩子”

美国著名育儿专家苏珊·施蒂费尔,在著作《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书中说道:“我们不是在养育孩子,而是在养育成年人。”

这样的一个道理,很多父母却不明白。

有些事上,如果父母总把孩子当“孩子”,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一、不把孩子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

“小孩子懂什么?”

有些父母,太把孩子当“孩子”,就表现在不把孩子当一个和自己同样平等独立的个体,而是看作自己的“所有物”。

每个人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一定都听过同样一句话:“小孩子懂什么?”

这3件事上,父母请别把孩子当“孩子”

《少年说》里,一个女孩因成绩退步而被妈妈强行停止了舞蹈兴趣班,一直怀抱舞蹈梦想的女孩在天台上跟妈妈请求可不可以继续上,结果还是被妈妈以耽误学习为由拒绝。

最后母女两人讨价还价很久,妈妈才以“考进年级前150名”为条件答应了女孩。然而在高手云集的学校,这个条件对女孩来说难度非常大,学习舞蹈的机会还是很渺茫。

这就是父母太把孩子当“孩子”,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和意识的表现。

他们忽略、否定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孩子吃够了苹果和鸡蛋,还是强制孩子吃;

他们专制、控制欲强。你属于我,你必须听我的,我永远是对的,你没有发言权,如果不听就是“不懂事、瞎胡闹、不让人省心”;

他们沟通上居高临下,单方面灌输大道理。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权威,去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却不会听孩子真正的想法。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通常内心压抑、性格得不到良好发展、缺乏主见、畏畏缩缩。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孩子再小,也应该得到大人一样的尊重。

不要总觉得孩子不懂事,他们也有丰富的情绪和敏锐的感受。

作为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应该保持平等的态度,多商量、多交流、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孩子问问题时,不要敷衍,认真回答、耐心解释。不要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而懒得多说。


二、包办、保护太多

“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就会了”

去年看过一则新闻:

现年48岁的大卫,自小成绩优异,于同济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拿到了加拿大名校滑铁卢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

然而6年前,大卫毕业回国后,却一直宅在家里睡觉、打游戏,不肯工作,靠年迈又身患尿毒症的母亲接济生活,逼得母亲丁阿婆准备将儿子告上法庭。

丁阿婆在采访中也承认,是自己过分的溺爱,导致了儿子不愿意外出工作:“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就样样都是现成的,依赖惯了。”

很多父母的思想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改变不了思维惯性,不管孩子长多大,都依然把他当成什么都不会的宝宝。

我认识一个家长,孩子上大学了还不会洗衣服、收拾床铺,每次都是隔一个月去孩子学校帮他打扫卫生收拾内务,我跟他说:“要让孩子学着自己干了。”

那家长笑笑说:“嗨,没关系,等到时候该他做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了。”

每个无法独立的成年人,背后大都站着包办一切的父母。

这3件事上,父母请别把孩子当“孩子”

从一开始你把孩子当孩子,他也会一直把自己当个孩子,事事依赖,还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最终只会养出“巨婴”,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无法自理、性格无法独立。

做一个有远见的父母,就要学会适当放手。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独立、自理的能力。

不要把他保护的太周密,允许他多尝试、多探索、给他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的机会。

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干预太多,让孩子学会做选择、做决定。

当我们像个大人一样信任孩子的时候,他会成长的更快,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三、该孩子承担的责任,帮他推卸包庇

“他只是个孩子啊”

有这样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

安徽一个40岁单身汉陈某在家中吃饭时,与父亲发生争吵。一气之下,陈某竟然将盛有米饭的碗,扣到父亲头上,其父报警。

然而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父亲却私下告诉民警:你们教育下就行了,他还只是个孩子……

每当孩子在外闯了祸、犯了错,有些父母就赶紧跳出来护着:

“孩子还小,你就不能让让他”

“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

“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这3件事上,父母请别把孩子当“孩子”

把明明该孩子承担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孩子只会成长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孩子年龄小不是他胡作非为的理由,不正确的行为必须要及早规范,让孩子懂得自己言行的边界,否则他只会从一个“熊孩子”长成一个“熊大人”。

规则意识、责任感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课。

在这些社会规则、人格品德上,要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不要总把他当个孩子,一味纵容、包庇。

公众场合不喧哗、待人接物讲礼貌、行为举止不粗俗,这些言行规范,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教给孩子。

不害怕孩子犯错,重要的是犯错了勇于让孩子承担责任,用一些有意义的行为去弥补自己的过错。

父母总把孩子当“孩子”,可是社会不会一直把他当孩子。人生该走的弯路,一条都不会少。

爱孩子,就要在这3件事上,秉持正确的教育观念。

给孩子平等与尊重,帮助他性格和心理健康发展;该教给孩子的独立、规则与责任,一样都不能少。

这3件事上,父母请别把孩子当“孩子”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费尔   大卫   父母   孩子   阿婆   人格   平等   舞蹈   大人   性格   父亲   独立   规则   妈妈   责任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