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同时盯上电脑 搜索算法赛道正重洗牌


移动应用同时盯上电脑 搜索算法赛道正重洗牌

移动应用同时盯上电脑

搜索算法赛道正重洗牌

文 | 肖余林 责编 | 王晔

封面执行 | 王晔 策划 | 刘克丽 校对 | 刘芳佐


上周,两大移动原生应用不约而同地“拍了拍”电脑,微信把搜一搜功能全量放给了PC版,抖音的网页端也揭开了面纱。移动原生应用用了近10年的时间,在手机这快屏幕上取得了效率和体验的最优解,其想打赢算法,反向入侵PC必然要经历“水土不服”。


为什么同时盯上了PC


10年前PC平台销量,开始下降,但今天,移动用户市场进入稳定存量,移动用户数量碰到天花板,一些做移动终端的高通、华为等公司打起了做PC平台的主意,移动产品上的应用也开始了跨终端布局。手机电脑平板已经是用户标配三件套,移动产品上PC并不意外,但也并不简单。


相比数据打通,用户操作习惯更难迁移,而这背后更深层的挑战,是算法面对过量信息的无力,以及搜索权重的重新拉高。


抖音网页版不能复制移动版体验


上线的抖音网页版引发了一阵小范围吐槽。面对一整页的1-3分钟短视频,网友表示页面整体显得混乱。更值得注意的是,网友表示不知从何看起,在播放页面,面对不想继续看下去的内容,以往手机上从容“划走”的动作在网页上并不容易。


去年快手从单屏双列改版到单屏单列,证明了单屏单列是短视频产品在手机上的最优解。用户打开短视频APP直接进入观看状态,然后接受算法源源不断地push,显然用户习惯了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操作,回到网页版后并不适应。


自家有西瓜视频,网页版遭到吐槽,抖音为何执意要做?一个答案可能是,抖音并不想让用户在网页端沉浸。官方表示,网页版将集合知识类长视频内容。而我们发现,网页版抖音将搜索框置顶。由此推测,基于海量短视频内容的搜索,可能是抖音网页版的目标所指。


算法面对过量信息无力


今天用户面临的困境不是信息缺少导致的“匮乏”,而是信息过量导致的“匮乏”。如果用户想了解一个知识,当网上有10个答案,算法可以短时间把这些答案集中到用户的手机上,这时算法推荐比搜索更高效。但当答案数量增加到500个甚至5000个,算法的无力就凸显出来了。


如何在500个答案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单靠答案自身显然不够。但当这个答案是朋友圈的好友提到的,或者权威机构、大V账号、被信任的网红发布的,则要容易得多。用户对这些内容的信任建立在关系链上,关系链是算法无法代替的。


也因此,抖音网页弱化了竖屏下的算法推荐,强化了横屏下的搜索。而搜索表现出来的优势,在微信的PC版更加明显。


基于搜索的内容匹配效率更高


微信PC版全量开放了搜一搜功能,更准确地说,微信PC版先上线了PC小程序、视频号、朋友圈,后开放了搜一搜。


于是,在微信PC版最新版,用户不仅可以搜新闻、搜百科,也可以搜公众号、搜视频号、搜小程序、搜朋友圈。一方面搜索的覆盖面较传统的搜索引擎更广,另一方面,搜索结果覆盖了用户的关系链,使结果匹配效率更高。


移动和PC没有胜负手


那么,抖音微信带头,M1芯片和Windows 11建好基础设施,PC的“盐碱地”会被移动应用占领吗?可能不会。


相当一部分移动应用来自于桌面端,“移动应用”只是一个类似标签的概念,互联网应用本质上都是用户界面不同的客户端,做的是内容分发匹配的工作。看起来,互联网应用按照手机、电脑等不同系统来区分,实际上是按照用户不同操作习惯分化而出不同形态,以最大化内容匹配效率。


未来很多应用或借助M1芯片和Windows 11重回桌面,这只代表着过剩的“生产力”在用户时间里寻找“剩余价值”的冲动。回到产品内,信息的组织方式仍然是算法组织的feed流、信息流等,内容匹配效率并不会增加。


移动端的用户习惯无法迁移到PC上,而地位重新拉高的搜索跟PC更匹配。PC固然是“盐碱地”,但永远有金子可淘。


结束语


微信的搜索布局已经初见形态,PC版可能会迎来界面调整,“搜一搜”入口进一步前置。而抖音搜索走过“试用期”后或许会与今日头条联动。搜索赛道已经在重新洗牌。

文 | 肖余林 责编 | 王晔

封面执行 | 王晔 策划 | 刘克丽 校对 | 刘芳佐


上周,两大移动原生应用不约而同地“拍了拍”电脑,微信把搜一搜功能全量放给了PC版,抖音的网页端也揭开了面纱。移动原生应用用了近10年的时间,在手机这快屏幕上取得了效率和体验的最优解,其想打赢算法,反向入侵PC必然要经历“水土不服”。


为什么同时盯上了PC


10年前PC平台销量,开始下降,但今天,移动用户市场进入稳定存量,移动用户数量碰到天花板,一些做移动终端的高通、华为等公司打起了做PC平台的主意,移动产品上的应用也开始了跨终端布局。手机电脑平板已经是用户标配三件套,移动产品上PC并不意外,但也并不简单。


相比数据打通,用户操作习惯更难迁移,而这背后更深层的挑战,是算法面对过量信息的无力,以及搜索权重的重新拉高。


抖音网页版不能复制移动版体验


上线的抖音网页版引发了一阵小范围吐槽。面对一整页的1-3分钟短视频,网友表示页面整体显得混乱。更值得注意的是,网友表示不知从何看起,在播放页面,面对不想继续看下去的内容,以往手机上从容“划走”的动作在网页上并不容易。


去年快手从单屏双列改版到单屏单列,证明了单屏单列是短视频产品在手机上的最优解。用户打开短视频APP直接进入观看状态,然后接受算法源源不断地push,显然用户习惯了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操作,回到网页版后并不适应。


自家有西瓜视频,网页版遭到吐槽,抖音为何执意要做?一个答案可能是,抖音并不想让用户在网页端沉浸。官方表示,网页版将集合知识类长视频内容。而我们发现,网页版抖音将搜索框置顶。由此推测,基于海量短视频内容的搜索,可能是抖音网页版的目标所指。


算法面对过量信息无力


今天用户面临的困境不是信息缺少导致的“匮乏”,而是信息过量导致的“匮乏”。如果用户想了解一个知识,当网上有10个答案,算法可以短时间把这些答案集中到用户的手机上,这时算法推荐比搜索更高效。但当答案数量增加到500个甚至5000个,算法的无力就凸显出来了。


如何在500个答案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单靠答案自身显然不够。但当这个答案是朋友圈的好友提到的,或者权威机构、大V账号、被信任的网红发布的,则要容易得多。用户对这些内容的信任建立在关系链上,关系链是算法无法代替的。


也因此,抖音网页弱化了竖屏下的算法推荐,强化了横屏下的搜索。而搜索表现出来的优势,在微信的PC版更加明显。


基于搜索的内容匹配效率更高


微信PC版全量开放了搜一搜功能,更准确地说,微信PC版先上线了PC小程序、视频号、朋友圈,后开放了搜一搜。


于是,在微信PC版最新版,用户不仅可以搜新闻、搜百科,也可以搜公众号、搜视频号、搜小程序、搜朋友圈。一方面搜索的覆盖面较传统的搜索引擎更广,另一方面,搜索结果覆盖了用户的关系链,使结果匹配效率更高。


移动和PC没有胜负手


那么,抖音微信带头,M1芯片和Windows 11建好基础设施,PC的“盐碱地”会被移动应用占领吗?可能不会。


相当一部分移动应用来自于桌面端,“移动应用”只是一个类似标签的概念,互联网应用本质上都是用户界面不同的客户端,做的是内容分发匹配的工作。看起来,互联网应用按照手机、电脑等不同系统来区分,实际上是按照用户不同操作习惯分化而出不同形态,以最大化内容匹配效率。


未来很多应用或借助M1芯片和Windows 11重回桌面,这只代表着过剩的“生产力”在用户时间里寻找“剩余价值”的冲动。回到产品内,信息的组织方式仍然是算法组织的feed流、信息流等,内容匹配效率并不会增加。


移动端的用户习惯无法迁移到PC上,而地位重新拉高的搜索跟PC更匹配。PC固然是“盐碱地”,但永远有金子可淘。


结束语


微信的搜索布局已经初见形态,PC版可能会迎来界面调整,“搜一搜”入口进一步前置。而抖音搜索走过“试用期”后或许会与今日头条联动。搜索赛道已经在重新洗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算法   盐碱地   拉高   终端   赛道   朋友圈   无力   效率   习惯   答案   关系   网页   内容   用户   电脑   游戏   信息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