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兴亡可谓是很有特色,用八个字总结就是“起于军事,败于军事”,清王朝的覆亡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今天,让我们抛开晦涩难懂的史料和引经据典的论证,试着从一个普通百姓李二牛(人名为虚构)的亲身经历来解读清朝的衰败之路。

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时间来到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北方农村,新年刚刚过去不久,春寒料峭中,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正跟村里的老族长坐在村口的土墙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年轻人叫李二牛,他穿着蓝色棉衣和黑色布裤,看起来很成熟的样子,其实今年他刚满十八岁,此时此刻他正准备跟族长商量自己去当兵的事儿。

在此介绍一下李二牛的家庭情况,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一群弟弟妹妹,家里看起来人丁兴旺,但人多田少,又逢灾荒连年,导致食物极度匮乏!更重要的是,李二牛这个已经长大懂事的青年饭量太大,当他每次盛饭时,他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弟弟妹妹们充满敌意的目光。

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这也不能怪弟弟妹妹们,毕竟就那么些吃的,你多吃一口我就得少吃一口,当生存与亲情面临选择时,小孩子们这样做也正常。为了让弟妹们吃饱饭,李二牛决定当兵吃粮,不同于现在的“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在万恶的旧社会当兵并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儿,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说的就是这种状况。但是,为了生存,李二牛别无他法,只能走上了未知前程的从军之路!

天刚蒙蒙亮,李二牛就准备出发去招兵的考场了,他脚上穿着的是母亲前一天晚上熬夜做的一双新鞋,临行之际,母亲泪水涟涟不舍得儿子走,李二牛也流着泪跟母亲做告别!至于父亲,他昨天干脆就在村头的小酒馆喝得烂醉,他心里难受,毕竟儿子是因为自己没本事才被迫离家的,父爱如山厚重而难以表达,他只能以这种方式来逃避。

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考场设立在镇上土地庙的旁边空地上,空旷的土地上早已是人头攒动,大都是为了当兵吃粮的穷苦百姓。李二牛把身上带的最后一块干粮吃了,又喝了一大碗水,总算吃了个半饱,身体上下都充满了力气!等了好久,考官老爷才慢慢悠悠的在一众乡绅的前簇后拥之下来到考场,考官下令开始“入伍考试”,考试内容分为三类

1、长刀和盾牌的格斗

2、射箭比赛

3、力量测试

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考官的随从扔给年轻人们一些简陋的弓箭刀盾,然后就开始了考核!先开始考的就是射箭,李二牛跟村里的族长学过,因为要求不高顺利通过;紧接着就是格斗比赛,李二牛的对手是一个跟他一样的农家子弟,身材魁梧表情淳厚,两人都很紧张,握着武器的手心里都出了汗。

李二牛没练过刀,不会刀法,但是他会打架,他知道打架就是争勇斗狠,想到这儿他的表情瞬间变得狰狞起来,吼叫着冲向对手,两人立马撕打在一起,以至于兵器都打掉了又开始了摔跤。远处吸着旱烟的考官老爷面无表情,全都是随从们在办具体事项,随从看两人打得难分难解,一声锣响结束了这场考试,随即考官老爷扔给他们两块表示录取的木牌,依旧是那样的面无表情大手一挥说:“那边去!”

两个青年就这样在不到一袋烟的时间里,就从普通的农户青年成为了帝国的正规军人!晚清末期已经是热兵器遍地的时代了,清朝许多地方都增加了步枪射击的科目,但由于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压根儿没摸过枪,因此很多地方就没施行,尽管他们入伍后很可能会分到一杆步枪,但他们压根儿不会用!

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从留存下来的影视或者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的清军士兵给人的感觉很让人失望,他们的武器纷杂不一,他们的着装既邋遢又不合身,再加上那一张张呆滞的面庞,实在是难以让人与军人这两个字联想到一起!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他们的长官们没有教会抬头挺胸展现作为一个军人的气质,也没有给予他们任何值得称道的训练,连发军装都十分有“创意”,所谓军装不过是在士兵衣服的前胸和后背上加上一个“兵”或“勇”字罢了!而士兵们在乎的也不是这些,相对于气质、武器、训练、服装,他们更在意的另外三样东西:

1、扇子,他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扇扇风凉快凉快,二是防晒,如果行军时烈日当头,那么就把扇子打开放在头顶,然后用辫子将扇柄固定在头上,就能有效的起到避暑的效果,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实在是物尽其用!

2、烟枪,这个烟枪并不都是吸鸦片的,也可以吸旱烟之类的,长途行军吸上几口烟,既可以缓解疲劳,也能暂时麻痹一下空空如也的胃。

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3、雨伞,这个也很好理解,万一下雨了还得行军,打上雨伞就不怕淋雨了,否则一旦淋雨生病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时候医疗条件极其落后!大家还记得《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孟凡了怎么骂郝兽医的吗?“你个把脚气能治到截肢的半吊子兽医”。这可不是一句戏言,事实上,有太多的士兵并不是死在了战场上,恰恰是恶劣的医疗条件让他们备受折磨而死。

我记得有人这么评价过近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同样是东方民族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比起来,日本农民身上,永远隐藏着一种军人式的凶猛表情;而中国士兵的脸上,永远隐藏着一种农民式的温顺厚道!”

这是中国固有的数千年文化所积累沉淀下的结果,古人总是认为中华地大物博,不需要靠掠夺来补充消耗,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军人的使命往往是保家卫国的防御,而不是杀伐四方的进攻!

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可是到了晚清时期,清军连保家卫国也做不到了,西方列强频频入侵,清军基本处于完败的态势,就连“波尔小邦”日本都把大清打趴下了!现在,又要打仗了,老佛爷向列强各国宣了战,李二牛也随部队开往了京师附近准备抵抗八国联军,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李二牛们不可谓不勇敢,可那有什么用呢?在热兵器面前,越勇敢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死得越快。

骑着马的长官率先逃跑了,大部队也陷入了溃散状态,又是一败涂地的大败仗。李二牛死了,他的尸体与成百上千的尸体被遗弃在了战场,部队散了,朝廷逃了,没人为他收尸,甚至他的家人们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

落日旌旗从一个农村青年的从军之旅,窥探大清帝国的覆亡

李二牛的悲惨结局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大多数普通士兵的命运写照,来时无声,去时无名,仿佛他从来就没有来过一样!李二牛们的悲剧命运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手造成的,他们肆无忌惮的压榨着李二牛们的血汗,却丝毫不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事实证明,中国士兵从来不缺乏打赢战争所具备的那些特质,只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他们丝毫不逊于同时代外军,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农家子弟们,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为现在的我们打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青年   旱烟   烟枪   保家卫国   旌旗   帝国   随从   族长   考官   老爷   落日   清朝   兵器   考场   中国   军人   士兵   表情   农村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