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抗战国军六倍于敌,为何还是失败


长城抗战

长城抗战国军六倍于敌,为何还是失败

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我军顽强抵抗、浴血奋战,但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长城沿线仍失守,平津危急。之后成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被迫由参谋部作战厅长熊斌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回长城以北。中华民国与伪满洲国也因此事实上以长城为界,伪满洲国更于长城各地树立“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的界碑。


长城抗战国军六倍于敌,为何还是失败

日军进攻热河、长城各口及中国军队抵抗、撤退概图


日军第33旅团于3月11日从绥中向界岭口挺进,16日拂晓发起攻击。由于日军兵力多、火力强,第116师稍事抵抗即后撤。日军占领了关口,进到长城以内郭家厂、石家沟一带,而后又退守界岭口。

第116师调整了兵力部署,于17日乘日军后撤之机实施反攻,经过激战,占领界岭口两侧长城上的敌楼,并从正面迫近日军。日军重新部署,于24日晨5时发动第二次进攻。守军再度后撤。日军越过长城再进到郭家厂、468高地一线,尔后又退守长城沿线。嗣后两军转入对峙,直到4月中旬。

义院口方面原由第116师的1个团防守,15日一度为日军侵占,尔后又克复。嗣后交由第115师姚东藩部1个团防守。3月21日,义院口左翼守军义勇军郑桂林部不战而向石门寨西北撤退,致使正面守军陷于孤立。姚师长乃令该团撤退,义院口失陷。

长城抗战国军六倍于敌,为何还是失败

中国军队由黄崖关、马兰关、向兴隆进攻要图

(1933年4月27日-29日)

长城战役进行到4月底,中日双方都有结束作战的想法,只是在达成什么目标、以什么手段结束的问题上不同而已。日本关东军以第6、第8师团及一个混成旅团守备从古北口到山海关400公里的长城线,“兵力显然不足,处于不遑应战的状态”,且屡以小部队越过长城线进行反击,致“使官兵疲惫不堪”,“因此关东军参谋部内产生了莫若进行一次短暂的大规模作战”的设想,企图越过长城线结束长城战役。为此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于4月12日到东京寻求军部的支持。

在长城一线参战的中国军队已坚持了两三个月,人员、弹药消耗都很大,战斗力已经下降。何应钦也一再致电蒋介石,要求蒋增派援军和增加财政补助,以利作战。但蒋坚持不再增兵华北,尤其不允许参加“剿共”的中央军北调。这时,国民政府的中上层中枢机构,特别是军委会北平分会已对长城抗战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到4月下旬,何应钦已作了收缩兵力、确保平津的部署。5月7日,日方中断了中日秘密谈判,在西起古北口、东至山海关的长城全线,向中国守军发动了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进攻。

长城抗战国军六倍于敌,为何还是失败

5月26日,北平军分会派参谋徐燕谋前往密云,与日本第8师团长西义一面洽停战,日方除原提出的4项条件外,又增加“随时派飞机侦察,及用其他方法,以视察中国军之撤退状况。中国方面,对此须予以保护及一切之便利”的条件。何应钦表示接受,并于5月31日通令各部队:一、对阵地工事之构筑,即日停止工作;二、凡第一线之突出部队,均撤回预定之线内;三、对敌飞机停止射击 。5月30日,北平军分会中将总参议熊斌等与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陆军少将冈村宁次等在塘沽谈判停战条件。5月31日上午11时10分签字,产生了《塘沽协定》。这个协定实际上默认了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省的合法性,并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整个华北门户洞开,处在日军的武装监视和支配之下,日军随时可以进占平津和冀察。

长城抗战断断续续5个多月,中方总伤亡4万余人,日方公布死伤2400人,战绩远不如同时期的淞沪抗战(上海中国军队伤亡1.4万,日军伤亡3100人)日军战报数字存疑,肯定有缩水之处,单单古北口抗战日军在关前就遗尸上千具,总损失肯定超过5000人。


长城抗战国军六倍于敌,为何还是失败

日军占领长城


该战争给山海关城内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死伤近4000人,毁于炮火的房屋达500多处。在日军攻城前,山海关内很多古建筑的保存还是相当完好的。在日军轰炸机、迫击炮、平射炮和机关枪的轰炸、扫射中,关城的很多古建筑物也遭受到了致命的袭击。在城墙上还残留着战争中留下来的弹孔。

南门、东南角城墙是榆关抗战中,日军瞄准地两个突破口,是战争较为激烈的地方。位于南门附近的望洋楼,被日军的炮火击毁;东南城角的魁星楼,建于清朝,是一座类似阁楼的建筑,战争中被完全击毁,无法修复,东南城角附近的城墙也被日军炮火轰出了一个缺口,城墙外侧砖土坍塌。此外,日军占领山海关后,还大肆劫掠和破坏文物古迹,原收藏在魁星楼内的“天下第一关”匾牌就被盗运至日本。

长城抗战国军六倍于敌,为何还是失败

冀东沦陷及塘沽协定签订后态势图


长城抗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援,纷纷捐款、捐物,并组织各种团体上前线慰问官兵。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在华北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战斗,给骄横一时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自己也做出了重大的牺牲。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了,但也阻止并延缓了日本军事侵略华北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长城   平津   关东军   热河   山海关   北平   塘沽   古北口   华北   守军   作战   国军   日本   兵力   日军   中国军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