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有着内陆名山少见的景色,而这景色又被浓厚的道教文化所浸润

蒲松龄的聊斋名篇《崂山道士》,让我很早就有了游崂山的心愿。不久前,这个心愿终于成为现实。

崂山有着内陆名山少见的景色,而这景色又被浓厚的道教文化所浸润

来到位于山东青岛的崂山脚下,只见雄伟的高山巍峨地屹立在海中,两面滨海,半境通陆,海光山色交融,崂山有着内陆名山少见的景色,而这独特的景色,又被浓厚的道教氛围所浸润。

崂山有着内陆名山少见的景色,而这景色又被浓厚的道教文化所浸润


穿过崂山口,在不远处的海边,有一块形状似青蛙的风化石。导游告诉我,传说八仙过海时,美丽的何仙姑被崂山的绝佳风景给迷住了,她不由自主地抖动了一下衣袖,一只金色的蟾蜍从袖中掉了下来,落到地面上变成了这块青蛙石,当地人称其为“金蟾探戈”。听着美丽的传说,看着这块奇石,叫人情不自禁地浮想翩翩。

崂山有着内陆名山少见的景色,而这景色又被浓厚的道教文化所浸润

来到隐匿在茂林中的太清宫,我仿佛步入了仙境里的琼楼玉宇。太清宫坐落在崂山湾畔,北依崇山峻岭,南临宽阔的大海,为崂山八景之一,是崂山所有庵、观、宫、寺中最大的一座。这座道观初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历代皆有修缮,现有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西王母殿、东华殿、翰林院、经神祠、关岳祀,富丽堂皇的殿内,供奉着道教神仙,尊尊神像庄严肃穆,殿前的香炉内青烟缭绕,给人超脱凡俗、恍若隔世的感觉。

崂山有着内陆名山少见的景色,而这景色又被浓厚的道教文化所浸润

游完了太清宫,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往上攀登,不知不觉,便到了崂山的另一个景点——明霞洞。此乃一天然石洞,由巨石崩落叠架而成,洞内面积不算大,有10多平方米,高约2米,洞额镌刻着“明霞洞”三个字,相传是著名道士丘处机于金大安三年(1211年)手书。登上明霞洞,蓦然发现其地势相当险峻。洞的东、西、南三面虽没有高大的山峰,但林木却十分繁茂。除了这些,明霞洞还有三眼泉,称为上泉、中泉、下泉,其中以位于神龛下的上泉最为著名,水质清澈甘甜,终年流淌,从来不干涸,是道士敬茶待客的佳品。

崂山有着内陆名山少见的景色,而这景色又被浓厚的道教文化所浸润

离开明霞洞,我又游览了上清宫。与太清宫相比,上清宫的建筑规模相对较小,只是一重二进院落。山门前有一副字迹遒劲的对联,院内外的古木、名花和怪石,各具特色,西门外的大圆石上,刻着元初“全真七子”之一邱长春的诗作。

崂山有着内陆名山少见的景色,而这景色又被浓厚的道教文化所浸润

出了上清宫,走了一段路程,我终于登上了崂山的顶峰,向东南方向远眺,水天一色,分不清哪是海水,哪里天光。波浪翻滚的黄海,如同一匹无边的绸缎,随风荡漾,流光溢彩。湛蓝色的天空是如此明净,夕阳下的崂山,更加瑰丽多姿,此时此刻,我的心胸如大海一般开阔,和崂山如梦如幻的意境丝丝缕缕地相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崂山   名山   道教   翰林院   石洞   探戈   聊斋   景色   崩落   滨海   清宫   内陆   道士   少见   浓厚   青蛙   心愿   大海   文化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