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我在桂林阳朔西街。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始建于1647年的西街是阳朔县城内最古老的街道,是阳朔县城主要商业街,略呈东西走向,东到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汇,宽约8米,长近800米。1997年,西街被建设部确定为历史街区,2018年获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来阳朔的游人不管你白日里去哪里玩,晚上都会到西街逛一逛,西街的夜晚总是那么热闹。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从古至今,来过阳朔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其中有郭沫若、茅盾等文学巨匠,艺术大师张大千、李可染、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等都在西街住过,并创作了大量以阳朔和漓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我国和各国政要来过阳朔的更是不计其数。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与国内很多古镇古街不同的是,这里经常可以看“老外”,或三五成群,或两人为伴,或是独行侠,遍布西街区街的大街小巷,是不是很奇怪,老外为啥喜欢这里呢?说起来,话长了。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西街上的西餐馆坐满了金发碧眼的老外。历史上的西街一直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街上除了几家经营日用品的店铺外,大部分是农民。1917年左右基督教传入阳朔,当时负责桂柳区段的英籍传教士陈法言等经常路过阳朔,他们在西街江西会馆大门处拉手风琴唱诗以吸引群众,引得一街群众围观。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被迫西迁,南京中央研究院部分机构和培训驻外武官和军事代表及翻译人员的外语补习班南迁至阳朔,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都曾到外语班作演讲和授课。当时西街处处外语声声,另有一番景象。随迁到阳朔的还有德、日、意等国侨民,驻桂林的美英盟军人员也经常到阳朔来,西街成了多国人员的聚集地。当时的阳朔县城由2500多人猛增到1万多人。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阳朔对外开放,西方游客发现了西街,同时,他们对当地古朴典雅的民居和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此,每年到西街观光、休闲的境外旅游者超过几十万人次。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大量普通的西方游客,由于漓江山水的眷恋便留了下来。他们有住几天、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两年的,有的干脆在西街成婚、开店。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超越地域的“地球村”,规模庞大的“外语角”。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西街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鲜明的西方特色。西方游客对于旅游有他们独特的理解,与国内游客相比,他们几乎不去收费的景点,对阳朔的奇山秀水情有独钟。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多年前曾来过阳朔,精华段的竹筏漂流都体验过了,这次利用三天的时间主攻骑行。客栈老板给我规划了3条骑行线路,都是穿行于漓江和遇龙河畔,这种大自然瑰丽的山水田园风景最契合西方游客的旅行需求。

桂林阳朔西街又称“洋人街”,老外随处可见,什么让他们着迷?

在阳朔三天的骑行令我印象深刻,客栈老板说,你的玩法像老外。你喜欢逛那些收费的景点,还是更愿意无拘无束地徜徉在阳朔绝美的秀山碧水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西街   阳朔   阳朔县   中央研究院   齐白石   徐悲鸿   郭沫若   秀水   漓江   老外   景点   不计其数   随处可见   游客   外语   人员   游戏   桂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