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在阳朔盘桓四天后坐大巴车到了桂林,曾于7年前来过桂林,故地重游也很期待。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哪知,迎接我的是一场大雨,天气预报还是很准的。阳朔到桂林的大巴很方便,35元一位,1小时车程,到站是桂林汽车客运南站,下了大巴,旁边就是公交车,几乎没有淋到雨。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住在了西城路步行街里,这个位置还真不错,徒步游览两江四湖景区最方便不过了。这里是西城路步行街的入口处,似乎人气不旺。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西城路步行街是一条休闲、购物、美食步行街,白天有点萧条,也别说这里了,现在实体店都不好过,逛街的人少了。西城路是以夜市为主的,晚上各色摆摊、小吃琳琅满目,晚上再看看人气如何。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西城路尽头的这家砂锅饭看着应该不错,门前这俩哥们坐在小板凳上吃饭,看来这家挺受欢迎的,晚上过去尝尝。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从西城路步行街出来右转就进入了崇善路,特别喜欢这样的小街,行人车辆不多,安安静静地,行道树为小路遮住一片阴凉,岁月静好。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崇善路南端西侧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嘉庆十四年(1809年)教徒捐资扩建。这里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1982年,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访问桂林时曾到该寺礼拜。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紧邻清真寺的转角处,有一家清真馄饨店。特有的蓝色招牌,唤起了我的尘封记忆。7年前到桂林的时候,也是偶遇这家馄饨店,当时就记得这里的馄饨很便宜,还有卤鸡爪挺好吃。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其实,此时我一点都不饿,我是跟着导航走去榕湖的,真不是特意找到这里的。既然有缘路过这里,一定要进去看看。里面似乎变化不大,布置还是很简单,食客还不少,好多是附近的学生。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与7年前相比,感觉菜单丰富了不少,除了馄饨外,还增加了牛肉面、酸辣面、冬瓜面、凉拌面,还有炒饭。炒面等,我最喜欢的小吃类有牛肉丸、豆腐、腐竹、海带、鸡爪、萝卜等。价目表上的最上面有一行字,写着“馄饨10个起售,每个0.6元”,这也太实在了吧。当然这些年的价格有变化,记得上次过来馄饨是4元钱一碗。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我最喜欢的都在这个大盆里,这里称它为“小吃”,与“关东煮”有异曲同工之妙。7年前也是误打误撞地进了这家店,其实这是一家40多年的老店了,它承载了多少桂林人的记忆。听说去年馄饨店房顶塌陷被拆除了,经过两个月的重建后又开业了。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前台大哥一直催着我点餐,他越催我,我脑子越短路,纠结半天,点了一碗馄饨和几样小吃。然后就拿着小票到窗口取馄饨。馄饨当然是现煮的,厨房里的阿姨很麻利,等餐过程也就2分钟吧。有没有觉得这个取餐的窗口很漂亮呢?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取餐窗口有两个,一个是馄饨,一个是炒面炒饭类。等馄饨时,旁边的窗口推出了两盆酸辣粉,特有的香气把我馋坏了,下次定要尝尝。

桂林故地重游,时隔7年偶遇同一家清真馄饨店,原来是40年老店

我的馄饨是9元一碗,共15个。窗口阿姨直接喊“15个的一碗”,我听了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自己去加爽口萝卜块、葱花和辣椒,还有胡椒粉。馄饨比较大,皮薄馅大汤鲜。牛肉丸清香弹牙,豆腐泡很入味。回到酒店和前台美女说起这家小店,美女说,她从小就吃这家馄饨长大的,桂林人没吃过这家馄饨的不多。真的吗?希望多年后再来桂林时,这里还是这样,别让老街坊们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馄饨   嘉庆   安安   阳朔   西城   故地重游   炒面   清真寺   炒饭   清真   大巴   前台   步行街   小吃   年前   晚上   窗口   游戏   桂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