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一、理想汽车港股上市,开启新一轮融资‍

1.1 港股融资,助力公司2025战略

2021年7月26日,港交所披露理想汽车通过港交所聆讯。理想汽车有望继小鹏汽车之后,成为第二家回归港股的造车新势力。

根据理想2025战略,理想目标2025年占据中国智能电动车2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

近年来,政府也不断出台利好智能汽车发展的政策,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步也极大促进了智能汽车的发展。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据理想汽车引用灼识咨询数据,预计 2025年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预期销量为1310万辆。新能源汽车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和电路复杂性大大减少,三电系统可以快速响应指令,实现精准控制,当智能化技术应用在汽车产业时,新能源汽车将处于有利地位。

根据理想汽车公告,理想正在投资开发下一代增程式电动平台(X 平台)和两个高压纯电动平台 (Whale平台和Shark平台)。

理想汽车计划2022年基于下一代增程式电动平台推出一款全尺寸SUV车型,同时在2023年推出另外两款增程式电动 SUV。

理想汽车还将在2023年推出高压纯电动车型,并且每年至少推出两款,理想还计划部署一个由超快充电站构成的高功率充电网络。

理想同时在大力投资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从2022年开始,理想所有新推出的车型都将搭载L4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

面对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自身体量的扩张,理想还将持续投资用于产能扩充、新设门店和市场营销等。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以上的理想汽车规划离不开一个核心逻辑,造车新势力已经完成了从 0 到 1 的过程,接下来还需要实现从 1 到 N 的转变。

而汽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需要持续的高投资,这是造车新势力们纷纷加快回归港股上市的原因,新势力们自身的造血能力还不够,需要寻求更多的外部融资来支撑自身未来几年的高投资。

理想汽车 1Q21 净亏损3.6亿元,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来自持续扩大的研发费用和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

理想 1Q21的研发费用为5.1亿元(2020年全年研发费用10.1亿元),理想汽车计划 2021年研发投入至少增加至30亿元,3年内达到10亿美金的年度研发投入。

2021年5月理想在上海的新研发中心也投入运营,依托于北京和上海研发团队,理想汽车将开发下一代动力系统、高倍率电池、高压平台、超快充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下一代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算力平台,截至1Q21,理想汽车已有1633名研发人员。

除研发费用外,理想汽车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也在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理想汽车逐步扩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及产生的营销费用,理想汽车1Q21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5.1亿元(2020年全年为11.2亿元)。

由于持续扩大的研发费用和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预计理想汽车2021年净亏损还将持续扩大。

为了维持研发投入和销售渠道扩张,理想汽车需要大量的现金储备,根据理想公布的财务数据,其现金储备在逐渐攀升,截至 2021年5月31日,理想汽车现金类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约为349亿元。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1.2 理想,创造移动的家

理想汽车目前只有一款SUV车型(理想 ONE)在售。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并于2021年5月推出2021款,售价33.8万。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2021款理想ONE相较老款性能上有大幅提升,NEDC续航里程由800公里增加到 1080 公里,其中纯电续航188公里,增程系统续航892公里,前后双电机四驱, 百公里加速6.5s。

搭载40.5kWh电池组,增程系统包括1.2L涡轮增压发动机+100kW 发电机+55L油箱,可通过慢充、快充和加油进行能量补充。

用户既可以享受到纯电驱动带来的优越的驾驶体验(比如良好的加速性能和 NVH动态表现),又可以在加电不便的情况下通过加油解决里程焦虑问题。

2021款理想ONE同时升级了NOA导航辅助驾驶能力,首次搭载两颗地平线“征程3”自动驾驶芯片,在自动辅助驾驶感知能力上也有大幅提升,搭载全球首个量产交付的800万像素视觉识别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数量提升到5个。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理想汽车的目标是打造“移动的家”,在理想ONE设计初期,理想发现“用户不想买的问题”普遍集中在:传统汽车智能化程度太低,没有任何SUV为多孩家庭认真设计,电动车长途出行充电极为不便,其中长途出行的补能问题最难解决。

理想秉承“做中国家庭用户群体需要的车”的造车理念,在起步阶段没有采用纯电动的技术路线,为了解决用户出行里程焦虑和纯电动汽车补能不便的痛点,理想ONE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增程式电动系统,当用户需要给理想ONE补能时,可以自由选择充电或者加油,在目前国内充电设施和充电时长还不便捷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规避纯电动汽车充电不便和里程焦虑的痛点,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相比,增程式采用的是纯电驱动,在驾驶体验NVH动态表现等具有优势。

同时理想ONE采用6座布局,其中4个独立电动按摩座椅,四屏交互,OTA持续生长,标配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让用户出行更加智能、舒适、安全。

通过对家庭用车需求场景的独特理解,理想汽车很好地抓住了SUV细分市场的巨大增长机会,截至2021年6月底,理想 ONE 共计交付63751台,其中2Q21交付17575台。

理想ONE在2020年交付33457 台,成为国内最畅销的新能源SUV(市占率 9.7%),同时也是新能源SUV畅销前10 名中唯一的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名列新能源汽车销量第六位,占市场份额的2.8%。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销售规模的增长不仅大幅提升公司营收规模,而且规模化效应也开始显现,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得到改善。

根据公司财报数据,理想1Q21实现营收 35.8亿元,相较1Q20(营收8.5亿元)增加 3.2倍,毛利润的改善则更加明显,其 1Q21毛利润为6.2亿元,相较1Q20(毛利润0.68亿元)增加8倍,对应毛利率由 1Q20 的8.02%提高到1Q21 的17.3%。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二、产品战略差异化,增程式独领风骚‍

2.1 增程式和高压纯电双管齐下,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智能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车市场以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中有超过80%的车型为纯电动汽车,然而理想汽车认为新能源汽车还面临制约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纯电动汽车补能方式不便。

纯电动汽车充电不便且充电时间长,导致了用户的里程焦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使用场景,且阻碍了其被更广泛的消费 者的接受程度。

据理想公告引用灼识咨询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一线城市拥有可安装充电桩车位的家庭的比例不足25%(同时期美国该比例为70%),这使得纯电动车用户需要依赖公共充电设施,但公共充电桩的数量还不足以支撑纯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据理想汽车引用灼识咨询数据,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公共充电桩的比例为6.1:1,其中快充桩占公共充电桩的比例约为38.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公共快充桩的比例则为15.9:1。

充电时长同样困扰着纯电动车用户,以快速充电桩为例,纯电动车用户通常需要花费30~60分钟才能为纯电动车充满电,而普通充电桩的充电时长则更长,通常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电,这在很大程度上困扰了纯电动车用户。

理想汽车认为,任何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案至少需要跟燃油车补能一样便捷高效,且具有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因素,理想汽车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1)增程式电动解决方案;2)高压纯电动解决方案。

理想汽车认为,尽管随着纯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进步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未来高压纯电动车可以与增程式电动车一样便捷补能,消除里程焦虑,但短期来看增程式电动车仍然具有上升空间,增程式电动车续航里程更长且补能方式更加灵活,此外在农村地区或人口密度偏低的区域,纯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可能不足,这使得增程式电动汽车在该区域具有优势。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在有利政策和技术进步的加持下,理想汽车预计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中增程式电动车销量有望从2020年的3.3万辆增加到 2025年的40万辆。

理想汽车正在开发下一代增程式电动汽车平台——X 平台,配备理想下一代增程式动力系统,据公告显示,X 平台将拥有更优的加速能力、驾驶体验和通行能力,同时将支持更长的续航里程、更高的热效率及更好的 NVH性能。

理想汽车计划2022年将基于X平台推出一款全尺寸豪华增程式电动SUV,并将在 2023年基于X平台推出另外两款SUV车型。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雄心壮志,2025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真牛

针对纯电动车里程焦虑以及充电不便利的行业痛点,除了增程式电动车外,理想汽车还在研发高压纯电技术,包括高倍率电池组、高压平台和超快充电技术。

理想汽车正在开发两个高压纯电平台 ——Whale平台和Shark平台(Whale平台主打空间,Shark主打性能),自2023年起,理想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汽车。

由于当前电池技术和充电网络的限制,目前推出的快充解决方案充电时长通常在 30~60分钟,为了促进高压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理想计划部署一个由超快充电站构成的高功率充电网络。根据理想汽车的预测,随着超快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技术的发展,2023年后充电时间将减少至 15~20分钟,从而带动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攀升。

我们认为,从中短期来看,理想汽车还会在增程式电动车加大投资,增程式作为从燃油车到纯电动 的过渡,用户既可以体验到纯电动的驾驶体验,又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便捷补能,对培育电动 车用户、解决行业痛点来讲,是一种合理巧妙的过渡方案。

从长期来看,纯电动时代必将到来,理 想也在加大高压纯电的研发投入,在 2023 年也将推出高压纯电动汽车。

2.2 标配 L4 级自动驾驶硬件

在智能化方面,理想汽车认为,智能汽车需要具备三个核心能力:1)自动驾驶;2)OTA 技术升级;3)具备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座舱。

2021款理想ONE配备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并计划于3Q21通过OTA向用户提供,并首次搭载两颗地平线“征程 3”自动驾驶芯片,同时搭载 800万像素视觉识别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支持上下匝道、自动自适应加速、部分限制道路变换车道以及全自动泊车辅助。

理想正在大力投资自研自动驾驶技术,从 2022年开始,理想将在其推出的新车型中标配 L4级自动驾驶硬件,包括更高算力芯片、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安全备份电子结构及底盘控制系统,在自动驾驶软件方面,理想计划通过自研自动驾驶软件技术逐步优化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同时,理想汽车已经能够通过FOTA的方式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中丰富汽车的功能和改善车辆性能。

2020年12月,理想通过FOTA升级推出理想 ONE 的 2.0车载系统,包括在智能交互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车辆性能方面都做了相应的提升。

智能座舱方面,理想ONE 配备了高通 820A平台,使用 Android-Linux 双系统进行车机交互,支持四屏交互和全车语音控制功能,除此之外,理想还在开发车内感知系统、融合地图、车辆云网络、 集成式汽车控制和计算单元技术。

三、销售服务网络和产能快速扩张‍

理想汽车自己建立并运营销售体系,通常将零售门店选址在目标客户可能光顾的购物中心,截至2021年7月10日,理想汽车共计建成100家直营零售中心,覆盖全国 65个城市。

2021年下半年,理想汽车直营零售体系建设将全面加速,到2021年年底,理想汽车计划将建成200家直营零售中 心,覆盖全国超过100个城市。截至2021年7月,理想在全国共计拥有43家交付中心,82家维 修中心和146家授权钣喷中心,交付和服务中心通常设立在城市的郊区,主要负责车辆的交付和保养维修。

理想汽车将用户交互进行数字化,开发了一个数据驱动的数字化闭环平台以管理所有用户交互,从销售、试驾到购买以及用户评价,使其获客成本大幅降低,根据理想公告中引用灼识咨询报告数据,理想汽车在2020年12月每家门店平均交付超过 100辆车,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理想在公告中披露,本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的一部分将用于扩张零售门店和交付服务,理想计划将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张,以获得新的潜在用户。

我们预计持续扩大的销售服务网络以及营销投入将导致其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还将继续增加。

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汽车销量,理想计划进一步扩充产能,理想目前上市的理想 ONE在常州工厂生产,工厂目前产能10万辆/年,到2022年将达到20万辆/年。

同时理想拟在北京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根据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发布的《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理想北京生产基地的产能约为25万辆/年。

随着生产制造工艺升级以及产能增加,理想汽车的资本开支将持续增加。

四、报告总结‍

理想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创新者,率先实现了增程式电动车在国内的商业化。理想通过对家庭用车需求的独特理解,提出了将汽车打造成“移动的家”,其推出的首款增程式电动车——理想ONE,通过差异化的技术路线,较好地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在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的用户痛点,同时凭借丰富的舒适性配置和超大的乘坐空间,成为2020年最畅销的新能源SUV。

理想ONE的销售规模和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改善,但持续的高研发投资和快速拓展的销售服务渠道还将继续拖累公司盈利,短期内净亏损的局面可能不会得到改善。

理想汽车目前的车型还较为有限,盈利来源比较单一,且短期来看这种情形还将持续,同时新势力面对大规模交付时对产品质量的把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目前来看,造车新势力面临从 1到 N的阶段,持续的高投入在中短期内还将持续。

龙头自主品牌近几年抓住产业转型机遇,品牌向上发力,量、价均迎来上升通道,龙头自主车企未来几年差异化的车型战略、组合拳式的新车型推出是目前造车新势力还不具备的能力,我们预计2021年下半年各类造车新势力将陆续开启融资,新造车2.0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消费市场、竞品、融资来源等多重压力。

目前更看好转型迅速且兼具规模效应及造血能力的龙头自主品牌,同时建议密切关注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动态。

五、风险提示

1、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短期,预计芯片短缺问题可能会持续到2020年底,芯片短缺造成核心车型供给短缺,企业盈利承压;

2、造车新势力车型有限,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且短期来看该情形还将持续;

3、新进入的玩家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推出的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4、持续的高投入影响公司基本面,拖累公司业绩。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平安证券 王德安

报告原名:《造车新势力研究系列—理想汽车赴港上市,未来几年开支将显著增加

获取本报告PDF版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链接:「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里程   理想   汽车   雄心壮志   新能源   电动车   程式   焦虑   高压   车型   新势力   电动汽车   智能   用户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