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长大”这两个字连偏旁都没有,一定很孤单吧!小时候我们词不达意;长大后,我们言不由衷。终于活到了小时候羡慕的年纪,却没有活成小时候羡慕的人。

——题记

抱歉,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01

在2018年9月10号那天,我看到了一篇新闻——马云宣布:明年,他将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身份,做一名“老师”,只关心慈善和教育。原来马云也终是一个普通人,在拼搏了20年之后,还是想回到了最初的梦想:当一名老师。他说:有一个身份,马云这辈子的烙印都不会打掉,那就是当老师;我最喜欢的工作,我做得最好的工作,还是当老师。

马云的行为也也使我反思,马云在奋斗了20年之后还是想回到自己最初的梦想,这种勇气和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当然,也不能排除马云被辞职,那这就不是我们所关心的事了。抱歉,我只是个普通人,创业之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02

2015年,和同学一起创业。成立过公司,我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付出了很多之后,背后还有国家和学校的扶持,终究在撑了不到2年之后公司还是倒下了。曾经的我以为我可以把公司做到很大,结果现实给你一巴掌来让你清醒清醒。原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很喜欢孙陶然在《创业的36条军规》里的一句话:“大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创业成功者的光鲜亮丽,却不曾了解到其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他们过着“非人的生活”。在美国,新创公司存活10年的比例为4%,第一年以后有40%破产,5年以内80%破产,活下来的20%在第二个5年中又有80%破产。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第一次创业的成功率是23%,而已成功的企业家再次创业成功的比例是34%。

不要相信那些一年创立、两年融资、三年上市的故事,更不要相信有人在厕所用6分钟搞定永远也花不完的钱的故事,否则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些故事,几乎肯定是吹嘘的,即便不是吹嘘的,故事的主人公也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幸运儿,即便跟你吹牛的那个人就是那个幸运儿,也不等于你会是下一个幸运儿。

很多企业在成功后宣传时会下意识地杜撰很多“英雄壮举”,这当然可以理解,一方面成功路上很多事情确实不足为外人道,另一方面人人都有“包装”自己的心理。但其实这是最害人的,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如果你按照成功者宣称的方式去做,基本上会“死无葬身之地”。


03

最近,我在朋友圈里看见曾经一起在创业基地的创业的那个朋友,他更新了他的公众号,他写道他放弃了他亲手经营三年的公司,拾起了最为厌弃的考研。人生就是这样,你或许海誓山盟,天崩地裂。但到下一秒,或许就变成了过眼云烟。曾经的我在考上大学之前还曾想我要考研,但到了真正考上大学的时候,考研,去你的吧!

前几天“杭州裸辞辞职信”的话题突然窜上了热搜。之前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现在的90后更直接:“老板,你那么点钱,我很难办事啊”。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非常的好玩:如果你要骂人,不要骂那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你一骂他们会辞职的。但是如果你要骂,就骂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大叔,因为他们有房贷车贷,所以再怎么骂,他们也会陪着笑脸。道出了多少中年人的无奈!

曾经,在以前文章里给大家讲过“茯苓雕花猪”的故事,给大家留了一个悬念。现在给大家揭晓一下答案。第一、凡是稀奇古怪的食物,是不能供奉给皇太后、皇上和贝勒、公主们的。倘若吃了有一点儿小小乱子,大伙儿有几颗脑袋?第二、要是皇上吃得对了胃口,下了圣旨,命御厨房天天供奉,大家可只有上吊的份儿了。

把这个故事,用职场的话来解读,就是:在职场上不要锋芒毕露,你得先学会隐藏自己。因为你不知道,老板招你进职场的时候,有自己的预期管理。

在公司对一个岗位产生需求时,人事和老板会一起设计岗位的职责,他们的心中早已经对适应这个职位的人有一个大概的画像。

现在很多的实习生,跑来我这面试,简历上满满当当的,恨不得把这辈子所有的经历都写上去,要是A4纸够大,他或许连幼儿园得了几朵小红花都贴上去。

有用么?的确有,哪个老板不希望自己招的员工,一个顶两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对你而言,进公司时你已经那么优秀了,所以别人的业绩叫业绩,你的业绩就叫本分。

所以,面试之前的你,要好好地熟读岗位描述,了解公司,心里一定要先装上一瓶水:他们公司要的人是什么样的?

然后,你再稍微多表现,显出几个简单的加分项,就够了。

最好的面试,不是表现或天下第一,而是“恰到好处”,刚刚好并且有小亮点。

职场里,一开始就表现得太优秀,会造成一种自我伤害。

就好比:要是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队能拿冠军,估计这一届队员人人都得名留青史,被称为伟大一代。就算是出个线,估计都能蹭个热点,被吹个半天。

可要是兵乓球国家队,不管包揽了几个奖杯,打哭了多少个福原爱,国人们都会觉得,咱们兵乓球就该这么强,司空见惯了。

当你老板很肯定,一个活儿你能干好,干好了他会觉得“我真牛,看员工真准”。

干不好,他就会感觉到你是徒有其表,大失所望,随后你也就泯然众人了。

而如果你的老板给你工作时,内心抱着一种“他行不行”的疑问,多半是机会来了。因为当你完成了这件事,老板心里想的就是:我靠,他还真行。

这就是刮目相看了。

就算真的能力有限,活儿没干好,老板的失落感也会大大减少,对你的责备也会转嫁一部分在自己身上,他会认为你还需要成长,自己太操之过急。

这个时候你偏要抓住机会,主动承担责任,拿出职业担当,这在危机公关里叫作“Take Control”,也就是夺取事态主导权,操作得当或许还能弯道超车。

说不定,他还能主动揽锅,未来会花更多的心思锻炼你。

在职业贡献度标准的制定上,你得伸出一只无形的手暗中调控,永远让别人用你的价值观来评价你,你的每一次增长都值得他们赞叹。

这就是示弱的力量。

但是能力总要增长,职业贡献度也是有一个透明天花板的,当你达到一个相对高端的位置时,要想更上一层楼,除了自己出门创业,就只能静待时代的变动了。

所以,你必须塑造自己的稀缺性。

很喜欢朋友的一句话:工作,就像脱衣服,你要一件一件地脱,才能保持新鲜感。一下子全脱了,那就没啥神秘了。这句话直接道出了职场的真谛。所以,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这样才有意思嘛!


04

很喜欢一本书叫做《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生活需要一剂猛药,而不是一碗鸡汤”。

有时候鸡汤喝多了,是会中毒的。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三个人,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一个人在原地跑步,一个人在做俯卧撑,一个在用头撞墙。他们都到了十楼,有人问你们是如何到十楼的?一个人说,我是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做俯卧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用头撞墙上来的。“所以,别人能成功,并不一定会代表你成功。

所以要保持谦卑的心态,无论你成就多大,一切终将会过去。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人,要学会活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贝勒   普通人   俯卧撑   幸运儿   活儿   美文   抱歉   业绩   岗位   小时候   老板   优秀   老师   职业   故事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