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李不白论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织,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不白评: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她源自美利坚合众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港台传入大陆,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孝文化,此洋节遂逐渐风行。时间定在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唐人孟郊这首《游子吟》在唐诗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中都称得上歌颂母爱的巅峰之作了。千百年来,传诵不绝,下至童子,上到老翁,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孟郊号称“诗奴”,“诗囚”,他一生写了五百多首诗,他用尽吃奶力气“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写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和这首《游子吟》相比,差的还真不是十八条街,十万八千里。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言归正传,母亲节将临之际,不白就剖析一下苦逼诗人孟东野的《游子吟》来缅怀亡母,感受母爱吧。从诗题上看,郊哥是为普天下游子代言颂母的,这里的吟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属于乐府诗,类似有《梁甫吟》,《白头吟》,《石灰吟》等。“游子吟”可以理解为游子的心里话。再具体一点,就是儿子想妈妈了。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母爱伟大,首先在于十月怀胎,生我肉身;其次不仅生我,还养我教我想我念我;再次母爱无私奉献,却不苛求回报。孩童时无力回报,长大成才了却常常是“子欲养而亲不在”,令人疾首痛心。诗人孟郊父亲早死,和老娘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唐代科举已经成为寒门子弟农奴翻身的不二法门。郊哥读书倒是勤奋,无奈仕途不畅,考到46岁才中进士(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跳龙门了,成功晋级。他为此写下“春风得意马蹄轻,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喜不自禁的心情。他花一天时间看尽长安花后,随即自长安东归,回家乡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向母亲报喜。然而因朝中无人,直到四年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才选为溧阳县尉,也就是提拔为溧阳县公安局长。尽管这比七品芝麻官县长还小的局长让孟大诗人有点失望,但毕竟工作得到落实,衣食有所寄托还是一件好事。不忘母恩,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娘接到官衙。这首《游子吟》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指明了此诗创作的缘起。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知人论世,了解了孟郊的家庭背景和写作背景,再来看他的《游子吟 》感受就会更加深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诗人一上来就抓住一个生活场景——母亲为出远门儿子织布缝衣,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在科举的道路上,尽管迟到了几十年,尽管只做了比芝麻官还小的县尉,但也算学有所成,能够给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抚养支持自己读书的娘亲一个交代。现实眼前的回报就是把母亲接到衙内供养孝敬。这一刻诗人眼前浮现,脑海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一次进京赶考妈妈为他缝衣的大恩。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为了出人头地,必须博取功名。 然而从湖州到长安,千里之遥,而唐代科举考试一般在正月,二月某日,依然春寒料峭,天寒地冻。这样孟郊每一次赶考,妈妈都要为他缝制厚厚的棉衣,换洗的长袍短褂。儿行千里母担忧,古时没有汽车,动车,像孟郊这样的贫寒子弟,能骑个毛驴就不错了,到京城千里迢迢,往返没有一两个月也是无法想象的,而漫长旅途上风霜雨雪,天灾人祸,谁能预料?所以每次远行几乎都是一场生离死别,母亲没有豪言壮语,也不会让儿子立下不成功便成仁的生死状,她只知道夜以继日的缝制多一件衣服,孩儿路上就会多一分温暖,少一分饥寒的伤害。诗句意思明白如话,就是说诗人马上就要接母亲来享福了,他此刻顿时想起多年来母亲长满老茧的手,一次次一件件一针针为他缝制的衣服,那是他今天能够谋得一官半职最大的后盾和支持啊。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临行密密织,意恐迟迟归”,前两句交代了游子的衣服都是娘一针一线缝的,这两句又交代母亲并不因为时间紧迫而草草了事,反而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缝制的更加细致,千针万线,密密麻麻,那些针脚都盛满母亲深深的爱,那些丝线都系上母亲长长的牵挂,那些布,那些棉都保存妈妈的温度,伴儿千里行。“意恐迟迟归”有两个意思,一是怕儿子出门太久,针线稀了衣服不仅不保暖,也不结实耐穿,二是母亲一针一线化为儿子的护身符,而她就在享受制作护身符的过程。护身符越多,她的儿子在外就越平安顺利。人生无常,她只想和儿子多呆一会儿,多爱一点,因为谁也不知道放飞的风筝会遇到什么?未知的明天会发生什么。让时光再慢一点,让儿子再暖一点,手中的针线,就是留恋的泪滴,游子的衣裳,就是母亲的牵挂。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郊哥情不可遏的呐喊。我们可以想象从母亲缝制的布衣,到他获取功名后身着的官衣,中间经历了多少日日夜夜,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他怎能不感慨万千,感激背后一直默默支持他,挂念他,与他同喜同悲不离不弃的母亲大人呢?母爱像三春阳光,无边大海,萱草一样的小惠,怎么能回报母亲泰山东海春熙一样的大恩呢?孩儿回报的恐怕不及母爱付出的万分之一。“诗从肺腑出,动辄愁肺腑”,这是两百年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读罢孟郊诗的印象,一千年后让李不白来评孟郊诗,只有八个字“赤子之心,性情中人”。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最后,补充解释一下“寸草心”的理解。网上很多解释理解为普通的小草,用来比喻子女回报的微不足道,似乎也说的通。但说的还不透。这里牵涉到母亲花的代表,在西方,母亲花约定俗成为康乃馨,有红白黄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热情,纯洁,感恩等寓意。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我们中国,其实也有自己的母亲花,名叫萱草,又叫忘忧草,黄花菜,金针菜,宜男草,花色橙黄,像百合花一样的筒状。早在《诗经·卫风·伯兮》里就提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喜注说:“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古时母亲住北房,据说孩子远行前,就会先在北堂前种植萱草,让母亲观萱解忧,减轻思念儿子带来的痛苦。孟郊另外有一首《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门,不见萱草花。”该诗也是对“寸草心”的最佳诠释。“寸草心”就是儿子在母亲住室前播种的那一片萱草,承载了游子对母亲无限的敬仰和感恩之心。换言之,孟母为儿子缝制了一行囊衣服,而郊哥为妈妈种植了满园忘忧草,二者共同谱写了人间最真挚纯洁的母子情!

2017.5.13龙行于苍梧卧榻一指禅

­ 五言感怀

其一

­ 寂寞窗前雨,­

恍惚旧时路。­

凡鸟展翅飞,­

偏入斜阳目。

其二

­ 五月石榴花,­

灼灼开我家。­

花好人不在,­

天涯犹自夸。

其三

­ 路长黔驴嘶,­

天高鸿鹄鸣。­

往事何足道,­

悠悠一梦青。


李不白赏诗:孟郊《游子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大恩   溧阳   县尉   萱草   长安   慈母   护身符   科举   游子   母爱   美文   诗人   儿子   母亲   衣服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