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清凉过伏天,几页飘零又半年

一丝清凉过伏天,几页飘零又半年

清心

持续几天的高温,让人有点吃不消。听闻有的个别行业已经停顿休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热还早着呢......

下午五点多钟,偶有风起,索性去商场看看。出门的空儿,接到朋友的电话:在哪儿呢......抓紧来喝杯。

几个平日里经常碰头的伙计都早到了,一头雾水的我坐下才知道——今天入伏。

伏天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一说,我们山东一般就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借着这兴头上聚聚呗。

你说不知道是一个节日,这有点说不过去。但在小时候,还真的没这么多讲究,是节日,但家里老人一般不过,一年到头除了春节、元宵、清明、中秋什么的,其他的节日一概面谈。如今这节日可多了,光国家法定节日就多出了不少。现在想想,这和过日子有关系,过节不得消费啊?那时候,吃顿饺子都费事,谁还敢冒头去过什么节日?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我们称为“苦夏”,而饺子在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我们当地西面几个县城,如费县,平邑等地儿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称“吃伏羊”。据说徐州人入伏吃羊肉,这几个县城与江苏毗邻,或许是受传统影响吧。传说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

一会儿工夫人都到齐了,满满登登一桌子菜。这举杯碰酒的时候,朋友明了这次小聚的意义——一是入伏,二则闺女来给送“伏天”。

可不是么,这就到六月六了。

我们当地把六月六称为“过半年”,有闺女回娘家的习俗。没有闺女的,一般也就是包顿饺子,老人的解释就是“新麦子下来了,吃顿新面饺子,预示着丰收”。

其实,我感觉入伏也罢,六月六也好,这一顿饺子最好的说辞就是“半年过去了”。

春好过,夏难熬。不仅仅是热吧?

一年当中到了夏天,怎么不都得有个说法?一生和一年的比较,我们谁不明了?当秋风飒飒,我们又会悲秋吧?

寄语春风,几多期许,我们回首可能还是那个少年,难韶华不再,一切随昨。当我们举杯相邀,再苦再热,与这日子相比,一切又都算得了什么?

感谢朋友的盛意,有这份心业已足够。想到几天来的溽暑,很是为自己的焦躁不安而羞愧,都大把年纪了,这一份清凉都不知道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伏天   费县   平邑   伏日   溽暑   盛意   半年   闺女   美文   习俗   饺子   羊肉   县城   清凉   节日   老人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