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纪念日的展望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情人节。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等。另有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随着时间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纪念日,是发生过重大事情值得纪念的日子,如国庆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国际劳动节。个人的纪念日包括生日、成人礼、结婚纪念日、亲人祭日等。

现在,人们比较重视的是过传统的大众节日(以下简称“公节”)。比较喜欢的的是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节日。但对自己和家人、朋友最有仪式感、最值得纪念的节日(以下简称“私节”)其重视程度并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公节”过的是气氛,是精神,是庆祝,是休闲。“私节”过的是心情,是态度,是回忆,是纪念。

“公节”有传统,有传承,有规定。每一年大家都在按照惯例与习俗郑重其事的过“公节”,把节日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而“私节”则是因人而异,有的坚持过,有的可过可不过,有的过得很有仪式感,有的随便过过。比如过生日,父母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无论条件如何,对孩子的生日都不会忘记,都要以自己的方式为孩子过生日纪念,但子女对父母的生日就不一定记着了,也不一定能想着给父母过生日。比如,对过世父母的纪念,都是在清明节随着“公节”祭拜,父母的祭日很少有人记得祭拜。

“私节”是个性化定制的节日,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重大。生命要有仪式感,生活要有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的“私节”一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私节”以自我的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日为核心,以父母、爱人、孩子为重点,贯穿人的一生。“私节”由个人或亲人商定确立,做为人生中最重要的的仪式感坚持下去,并传承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纪念日   基督教   节日   祭日   情人节   圣诞节   母亲节   清明节   美文   中国   仪式   重视   父母   日子   生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