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要的是观众掌声不是粉丝呐喊声

一个时期以来,影视市场出现的乱象,由于粉丝人数的疯长、粉丝营销的轰炸、粉丝产业的恶搞,挤压了观众的影响空间,削弱了口碑对作品的影响力,打击了艺术工作者的成长环境。畸形的市场造就了一批靠脸吃饭一夜暴富的“小鲜肉”,银幕和荧屏上群魔乱舞,观众不知所措。影视的舞台,输给了拥抱的精彩。

观众,释义指观看表演或比赛的人。在信息和互联网的时代时代,观众扩展为终端客户,观赏文艺作品的方式多样化了,但其基本功能和格局没有颠覆性的变化。观众依然是文艺作品的服务对象,依然是艺术工作者的衣食父母。观众用鼓掌的力量给好作品以支持肯定,演员以口碑的丰收与客户互动。目标观众成为影视作品的市场晴雨表。

粉丝(英文:fans),也叫追星族。意思是崇拜某明星的一种群体 ,他们多数是年轻人,有着时尚流行的心态。这种本来是很正常的个人行为,在资本的操纵下,有些变成“伪粉丝”,其人数迅速膨胀组成粉丝团,再经过粉丝营销,形成粉丝经济,又经过大数据的装饰,培养了一批流量艺人。粉丝们靠有组织的呐喊、哭晕、拍照、献花、追大巴、接机,在网络平台上充当水军,用明码标价的动作,给自己的“偶像”增加人气和身价。这种所谓的“市场行为”盛行,把影视业搞的乌烟瘴气。

新时代呼唤新的精品力作,好年华期待好作品问世。影视剧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和人物赢得口碑,靠真实可信的票房与收视率和网络点击数据获得支撑,靠德艺双馨的老中青艺术工作者的造诣创造历史记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叫好又叫座的艺术产品靠观众的掌声,不靠粉丝的呐喊声。“流量只是一个浏览的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过程。先不说粉丝的真假,因为粉丝是没有什么忠诚度的,会随着年龄变化的。喜新厌旧是人类的一种特质,不是坏事。”

当下,文化市场应该多一点地气,少一点浮躁,让资本回归本能,让艺术回归本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银杯   观众   粉丝   德艺双馨   影视业   美文   影视作品   工作者   掌声   口碑   文艺   流量   人数   资本   客户   艺术   作品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