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郎坡的故事

肖创民 || 九郎坡

原创 金水文学 金水文学 6月2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九郎坡的故事

九 郎 坡

肖创民


在我们村庄的南面,有一面大坡,当地人称其为"九郎坡"。九郎坡坡陡且长,足有一里多。坡的东边是我们村二组村民的梯田,西边则是深丈许的胡同,胡同里种着庄稼。从南边远望,九郎坡宛如一条彩带从天垂直飘下。


九郎坡为什么叫九郎坡,是因为坡陡且长,而叫九郎坡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多年。听村上的老人们说“九郎坡原来在胡同里,是由九个小坡组成,所以叫‘九郎坡’"。又有一老伯说:“过去狼多,狼从沟里上来以后,从九郎坡的胡同里上塬,九郎坡因狼多而出名。” 然而,合阳方言把狼叫"罗”,此处专叫狼,不知有否联系,不得而知。


上网百度搜索,输入"九郎坡”,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合阳县新池镇坡南村北有一座救郎庙,庙东通往百坂村的土坡也被称为‘救郎坡'"。由些看来九郎坡与救郎庙有很深的渊源。在九郎坡底有一间砖箍的窑洞,窑洞无门无窗,和以上文字很吻合,应该是救郎庙的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九郎坡”应该称“救郎坡”更为准确。


救郎庙救的是那个郎,这还得从戏剧巜赵氏孤儿》讲起。晋国的大臣赵盾辅佐晋襄公,使国家越来越富强。晋襄公死后,其子晋灵公继位,荒淫无道,残害臣民。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赵盾不得已而出逃。后来他的兄弟赵穿发动政变,杀了灵公,拥立襄公的弟弟即位,为晋成公。这时赵盾又被请回来,主持朝政。他的儿子赵朔娶了成公的姐姐为夫人。成公死后,儿子景公继位。大夫屠岸贾原是晋公的庞臣,一贯助纣为虐,对赵氏早就恨之入骨。他对景公说:“灵公遇难,祸首是赵盾,以臣弑君,应当灭族。”这时赵盾已死,景公就把赵朔一族全部杀死。赵朔的妻子因系公主身份,幸免于死。她回到王宫,生下遗腹子。屠岸贾听说后,到宫中搜索,想斩草除根。公主把婴儿藏在裤子里,屠岸贾没有搜到。在这危难之时,赵氏的两个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决心把赵氏孤儿救出来。于是二人定计,买了别人一个婴儿,由公孙杵臼抱去藏起来,然后程婴去向屠岸贾“告密”,说赵氏孤儿在公孙杵臼处。屠岸贾领兵抓到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当即处死。这时程婴却偷偷跑到王宫,抱出赵氏婴儿,逃到偏僻的山林里躲藏起来。孤儿长大,取名赵武,十五年后景公得了重病,让卜者占卜,卜者说生病的原因是错杀了功臣。大臣韩厥一向和赵氏关系亲密,此时便趁机向景公说:“赵氏世代有功,被错杀灭族,老百姓都为之不平,应当恢复名誉,给予重用。”于是景公听了韩厥的话,派人把赵武和程婴接进宫来,让赵武继承了赵氏原来的俸禄、封地。赵武又奉景公之命,杀死了屠岸贾。后来赵武的曾孙赵襄子和韩氏、魏氏三家分晋(战国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建了赵国。为了纪念公孙杵臼和程婴救孤的动人故事,韩城合阳建有多处救郎庙,九郎坡下为其中一座。


我也时常想,九郎坡是否与狼有关系,抑或与杨家将里的杨九郎有联系,但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小时候,物质匮乏,喜欢走亲戚,一个是沟南村我外婆家,一个是坡南村大姑家,还有一个是北百坂村我小姑家。去大姑家,九郎坡是必经之路,所以对九郎坡有点敬畏。每年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大姑家的坡南村有社火“血故事”,小孩子爱热闹,再远再累都要去看。那时的九郎坡是土路,有时很平整,白白净净的,很好走;天旱少雨时路面就尘土飞扬,从坡上走过,人就灰头土脸了;大雨过后,路面会被雨水冲刷出许多坑坑洼洼的沟壑,泥泞不堪。我最爱走在白白净净的九郎坡,下坡的时候,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飞奔而下。惊的大伯在后面不断地喊着"跑慢些,别摔倒”。大伯的喊声没喊完,我们已经跑到半坡了。跑着跑着,感觉自己的腿不受指挥,压根就停不住,随着惯性一直跑到坡下,还要跑上一二百米,才慢慢停下来。


到大姑家,吃大姑家树上长的红枣(是上年晒干的红枣),还有落花生。吃饭最爱吃大姑的小炒,小炒就是炒粉条,大姑做的很好吃。还有大姑用红薯做的红薯丸子和红薯条。这是一种油炸食品,又糯又甜很好吃的。这些东西现在都不容易吃上了。不过这两年,还吃了两次彦杰妈的红薯条,总算把嘴瘾过了。


下午,到了要回家的时候就发愁了,九郎坡,又陡又长,从远处看简直是直上直下。没办法,咬咬牙,兄妹们互相鼓励,喊着口号:“冲啊,杀!"一个个倒像冲锋陷阵的战士,奋勇前进。刚跑到坡下一段路,坡还不太陡,一个个似乎还挺精神,不等冲到半坡慢慢就大口喘着气,只能停下来,等后面走着上坡的大伯、父亲和三大、四大。看着大人们快上来了,又鼓起勇气,将最后的陡坡咬牙走完。回到家,躺在坑上,腰酸腿困,一动也不想动了。


有段时间,县上准备村村通班车,方便群众出行,但是,车到九郎坡时竟然上不去,最后乘客们只好下车,帮忙推车,这才上了九郎坡。班车的终点只好设在九郎坡上的南百坂村(我们村)。后来村村修了水泥路面,将九郎坡的坡势铲平了许多,通村班车这才下了九郎坡,一直通到了马家庄的营里村。


我曾经在大中午去过九郎坡,那是麦子快熟的时节。大中午,太阳当空照,地里快成熟的麦子随着微风摆动。一个人走在九郎坡上,四周静悄悄地,感觉有点毛骨悚然,头发都竖起来了,心里想着大人们说的"晌午端端,狼背娃娃",真害怕从麦田里突然间窜出一只狼来(过去九郎坡那一带经常有狼出没)。还有一次是夜晚从大姑家回来,推着自行车上九郎坡,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路上少有行人,右边胡同里阴森可怕,总疑心有鬼魂出来,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走在九郎坡上,我的心里害怕极了,甚至不敢正眼看空空的只剩下窑洞的救郎庙。


随着社会发展了,九郎坡在原水泥路面上,又铺上了一层柏油,路面更平整了,以前因坡陡路难走而绕行的车辆,如今在九郎坡上川流不息,令人敬畏的九郎坡,已不再寂静,即便是夜晚,也是车来车往。


九郎坡,连接着合阳县南半县的致富坡,继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九郎坡的故事

作者简介

九郎坡的故事

肖创民,陕西合阳县城关镇南百坂村人,现在西安从事中医推拿工作,闲暇时偶写一些回忆录。


作者近期作品展示肖创民 || 求学的那些事儿肖创民 || 家乡的路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合阳   公孙   金水   杵臼   合阳县   窑洞   大姑   小炒   薯条   大伯   王宫   孤儿   美文   路面   班车   婴儿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