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们汝阳的锅盔

随笔:我们汝阳的锅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食物养一种胃;故乡的美食最能牵动远方游子的胃口。

武汉的街头有卖荆州锅盔的,但很薄很脆,不宜保存携带,其实就是安徽人做的俗称“鞋垫儿”的烤饼的加大号,价格也不菲。而在我的故乡汝阳,所卖的锅盔,那才叫地道。

故乡汝阳的锅盔,有一掌宽、两掌长、一拇指厚,呈长方形,一面软软白白,一面焦黄焦黄;面里加了盐,有一丝适中的咸味,一口咬下去,便见那截面是分层的,故而不是棒硬一块。眼下最便宜的锅盔只一块五一个,大多是两块钱一个。一般成年人吃一个就饱了,饭量小的一个还吃不完呢!

小店镇上有好几家做锅盔的,而且有年头;祖传的手艺,上百年历史了。大约在我五六岁时的一年冬季,有一天我的伯父来接我上北沟去住。我是不愿去的,那里太苦了。只见伯父笑眯眯地弯下腰,手里拿着一个锅盔馍伸过来,我就跟狗儿瞅见骨头似的,一蹦一跳地跟着他走了。那就是锅盔的魔力。

稍大一点,我常跟着母亲走路去看在城东煤矿上班的父亲。记得有一回,我们到了地方,等了半天没见父亲身影。天都快黑了,母亲给了我钱去买吃的。我跑到专门对外的小卖部买了个锅盔,跟母亲一人一半干啃着吃了。那个锅盔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心里,忘不了。

在小店镇,正对着镇政府的街对面,有一个锅盔铺,家人经常去买。有次回来探亲,跟着父亲进了那家铺子。屋里中间有一个大锅台,上头搁着一个平底大铁锅。做锅盔的是个老头,慈眉善目,一见我们进来,便开腔:

“弄点儿锅盔?”

“是呀,多买点儿,往远处带。”

父亲跟他很熟,于是就深一句浅一句拉呱起来。锅台左边有一大案板,上面齐整整地摆满生面坯。主人将它们摆到锅里面,放不放油搁不搁水不太清楚,盖上大木锅盖,就弯腰往锅台肚里送柴火……。时候不大,主人掀开锅盖,用铲子将面坯一一铲动,但绝不翻,再盖起。又一会儿,主人凑近大锅,鼻子一闻,说: “妥了!”锅盖最后一次掀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锅白生生、胖嘟嘟的锅盔。我迫不及待地将家什儿递过去。主人连连摆手:

“别起急,跑跑热气!”

只见他用大竹夹子把锅盔一个一个夹到旁边的一个大簸萝里头……

父亲知道我好锅盔这一口,于是每当我回来过年之前就买些备着,怕锅盔铺关门放假;临走时,他又早早地想着拿锅盔这事。

如今大多家里都不蒸馍了,滚个米汤儿,炒个菜,去街上买俩锅盔,就吃得可美了。喝羊肉汤、牛肉汤、胡辣汤的时候,就着锅盔吃,那就别提有多得劲了,它们是绝配。

据说,锅盔是古代打仗时发明的,宜制作携带,能长期存放;就着大葱或大蒜,再弄碗汤儿,如没有汤捧两口泉水喝也中,肚子就饱了,就可冲锋陷阵了。我们汝阳的锅盔必定就是这种。在武汉做法官的老乡侯先生赞道:

“北方的才叫锅盔,厚重、品干、小盐、充饥、热量足,适合长期作为干粮,更有传统文化的内涵!”

他说得深刻。我感觉吃锅盔就是在咀嚼历史。

锅盔老少咸宜、贵贱都吃,外地人来吃了也说好。干重体力活的人吃锅盔顶饿,比如在建筑工地,往往中午见那些打工的人蹲在地上,跟前摆一个大碗,里面是汤,手里捏两个锅盔,很舒服地吃,胃口大开……

汝阳一县普遍产锅盔,山北陶营乡的锅盔也是杠杠的。话说陶营乡有个南寺村,村里有户范姓人家,家里有个闺女,细眉大眼,长得好看。到了上世纪84年代,范家闺女去陶营乡中读初三,她爹老范二话不说就在陶营乡中对面路口,盘下一个饭铺,只一间屋子,两扇不大不小的木门,屋后一个小过道支着一口大平底锅,主营锅盔馍和素面条。只是地方偏僻,不少人劝不弄,老范斩钉截铁地说:

“为了闺女上学,就是赔钱也得叫娃儿下学吃上碗热腾腾的饭!”

范家锅盔两毛一个,素面条一毛五一格篓(很大的碗);平常吃饭的人少,盼着五天一会就是赶集,人多生意好。闺女没叫她爹操心,打小就学习好,这回更搁劲了;而且一下学不拐弯直接回饭铺吃饭,还帮着卖锅盔,碰见熟人还不好意思收钱呢。这时候,闺女已出落得花容月貌。今天唱歌的有“草帽姐”、“山楂妹”,老范他闺女可称得上“锅盔妹”。“锅盔妹”顿顿素面条就锅盔,果然实力大增,先通过考试预选,85年考上中专,上大城市洛阳读幼师。可把老范喜欢得了不得,逢人就夸:

“俺这闺女不赖,考上大学了,得格劲卖锅盔供她上大学咧!”

三邻五村都知乡中门口开饭铺那老范家老五闺女考上中专了。打这时起,范家饭铺可就红火起来了。“锅盔妹”暑假回来还帮她爹卖锅盔,穿着校服,别着校徽,可烧包了,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再说县城往东有个古严庄,别号“萝卜庄”,在此庄西的涧河边上,有一家卖锅盔的,与小店的不同,他们是电烤的,成规模,大批量做出来。当然,这高科技的产品还是不能跟纯手工的口感相媲美。每次从县城返回武汉时,为了不耽误事,我就把车停在这锅盔店门口,一次买它几十个,用食品袋装好码在纸箱里,搁到后备箱里;路过桥边的菜市,再捎上一捆大葱,这葱很是便宜,跟锅盔也是绝配。

五六个钟头后,我们便身在江城了。车子直接停在岳母家门口,亲朋好友呼啦围来,分享河南风味。锅盔每家分俩儿,大头儿被我珍藏进冰箱,想吃时,拿出来,切成小块,平底锅放油煎烤,又如刚出锅的口感了。这一吃就能吃好几个月,可解馋了。一口锅盔一口葱,慢慢地咀嚼,就不可抑制地生出故乡的味道……

2017.3.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汝阳   饭铺   锅台   平底锅   焦黄   大葱   锅盖   伯父   闺女   武汉   面条   美文   故乡   随笔   主人   父亲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