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英雄马

这几日,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个关于马的故事。几个骑手骑着马冲到海里,勇救落水儿童;儿童最终得救,而那几匹马却因吸入海水,导致肺部感染,咳嗽不止,最后死去了。骑手是英雄,马是英雄,英雄之举感天动地。此事仿佛一股清流,流过人们的心头,流过这个燥热的季节。

在这个少有马的荣光的时代,居然有骏马入海救难之举,表明马的体内还是涌动着勇敢的基因。古时,马们可是运输交通行军打仗的骨干,是英雄的座骑,是战车的必备,是开疆拓土的依赖,故美其名为骏马、奔马、千里马等。千年的磨砺,马们都有了这样一种精神与灵魂:服从命令,勇往直前,坚持不懈。马们所具备的这种精神往往与其主人相匹配,人马合一,无往而不胜。

这个春天,何尝不是个英雄的季节?!疫情肆虐之时,多少白医战士志愿者听从号令,勇敢逆行,向着危难,向着生死。想至此,我似乎看到成千上万的骏马在最危难的时刻,义无反顾,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

我忽然想到自己的姓氏,我感到我们马姓的荣耀,想必一定是与骏马相关联。大凡谈起自家姓氏的渊源,人们都会往好处想,数数历史上有关的英雄与伟人。我想到了汉代名将马援,他为民族的兴盛南征北战,马革裹尸,是最令马氏感到荣光的一位,理应顶礼膜拜。既是马姓,我想我们的血液里应当有着马的性格,服从命令,坚韧不拔,冲锋陷阵。

我的父亲小名“拴”,其意是家人想将父亲这匹小马拴住,但父亲还是在二十岁那年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似一匹骏马驰骋于炮火连天的战场,又默默无闻地奋斗于西北高原。而我出生于西北、长于河南、发展于南方的马氏后代,先前总被称作“小马”,如今已年过半百,完全成了一匹“老马”,进入了多愁善感之秋。

小时候,我在故乡小县城,很熟悉东街一条叫作马道的路,不远处有一院落叫作马车队,里面有高头大马,还有马拉的胶轮大车。我曾偷偷地溜到马屁股后,扯下一根马鬃,作玩具。但至今从未骑过马,也就没有骑在马上两腿一夹而奔驰起来的真感,倒是偶尔会在梦中骑着骏马驰骋......

某一年,我到山西出差,意外发现姓氏碑刻上刻着马氏祖先是古代的赵国大将赵奢。说是赵奢带着军队驻扎在邯郸,邯郸附近有一座带有马字的山,赵奢便将他自己以及军队士兵的姓都改成马了。为何如此?兴许是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或者其他原因。原来我们马姓从老根上不姓马,而姓赵;看来,我们跟赵姓攀上了亲戚。赵姓在百家姓上排第一位,且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也足让我自豪不已了。

无论姓啥,无论贵贱,都拥有、弘扬、传承着骏马的精神品质,这才是最可贵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都是需要英雄的。

救人的马离世了,但英雄的精神千古。

2020年8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奔马   东街   燕赵   炮火连天   慷慨悲歌   邯郸   英雄   骑手   骏马   危难   姓氏   小马   美文   军队   随笔   父亲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