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共赏(三)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译文:

夫子,您究竟为了什么周游列国,忙碌不休。

这故居原本是鄹人的城邑,鲁恭王也曾将此宫殿翻修。

凤凰不飞来,您感慨命运闭塞,麒麟被捕获,您悲叹宏愿难酬。

今日两楹之间庄严祭祀,您梦中的情境去却应验在后世。

赏析:

唐开元二十三年,玄宗到孔子庙祭奠而作此诗。孔子一生,复杂坎坷,这首诗从“叹之”立意,描写孔子凄惶不遇的一面。全诗运用了一系列孔子的典故和《论语》语意,感叹孔子生平不遇,却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毕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使命感以及现身于信念的精神。

唐诗共赏(三)

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

兰草在春天里枝繁叶茂,桂花在秋季皎洁芳香。

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自然成为最美好的季节。

有谁知道山林中的隐士,嗅到芬芳会不会心生喜爱之意?

草木各自有天性,何尝会希望美人来攀折呢?

赏析:

玄宗时期,张九龄官至尚书右丞相。《资治通鉴》评价说,唐玄宗开元盛世用的是贤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九龄尚直。张九龄“尚直”,就是坚持主张正义,不会因为个人私利,也不会因为权威而改变主张。他在朝为官时经常直言进谏,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以致屡次忤逆玄宗之意。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罢黜张九龄而相李林甫,迁张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相后不久,又因为他举荐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了唐玄宗,坐“举非其人”,被贬为荆州长史。在此期间,诗人有感于心,遂作《感遇》诗十二首。

唐诗共赏(三)

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译文:

江南生长着红橘树,它经历了严冬依然葱翠碧绿。

并不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温暖,而是橘树本身具有耐寒的禀性。

这样上佳的果子,可以用来招待宾客,无奈有重重阻隔,山高水远。

命运只在机遇,事理难以穷究。

世人只知道倾心于桃李的浮华娇艳,难道这红橘不是更有绿荫吗?

赏析:

张九龄当时谪居在荆州的治所江陵,正是屈原故国的郢都,是著名的产橘地区。屈原曾作《橘颂》,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就是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诗人效法前贤,这首诗亦是以丹橘自比。

唐诗共赏(三)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海面上升起了一轮明月,天涯故人此时都在共赏月华。

有情之人一定都在埋怨长夜漫漫,我也彻夜不眠,苦苦相思。

熄灭了蜡烛,只因这满屋月光,起身穿衣服,发觉露水已很重。

既然不能手鞠月华送你,那便梦里与你相会。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开元二十五年,由京师贬为荆州长史后所做。全诗围绕着明月,抒写怀念远方亲人的幽幽之情。

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遣词造句十分空灵,写景抒情并举,层层深入,毫不紊乱,情与景融成一片,意境清幽而秀美,情真意切,构思精巧却又恍若浑然天成。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引姚南青语,说它是“五律中的《离骚》”。

唐诗共赏(三)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傍着远山西坠,黄河向着东海奔流而去。

若想看尽千里风光,就需要登上更高的楼。

赏析:

鹳雀楼,因常有鹳雀停留而得其名,旧址在今山西永济,楼三层,向前可瞻望中条山,向下可俯瞰黄河。

诗人以千钧巨椽之笔,抒写登鹳雀楼望眼所见的莽苍中条山在夕阳下的壮丽景象以及黄河奔流入海的磅礴气势,其浩瀚壮阔,雄浑苍茫的境界已经足以震撼心灵。但诗人并未就此固步自封,而是要更上一层楼,才能穷其千里目。

唐诗共赏(三)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黄河的源头好似可以延伸到白云之端,看那一座孤城背靠着万仞高山。

不要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曲,只因和煦的春风还未吹到玉门关。

赏析: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所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于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全诗于壮观之中寓意苍凉,慷慨雄放而神气内敛,骨力浑融,意沉而调响,乃边塞诗的绝唱。

唐诗共赏(三)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的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把欢乐来细细品味。

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飞向了远方。

忧愁每每都是有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乡民,他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休息。

远看天边的树林很像荠菜,俯瞰江畔的沙洲如同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带酒到这里来,重阳节我们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赏析:

张五即张子容,襄阳人。唐朝喜欢在称呼中用家族内子弟的排行次第,称为“行第”,显得更加亲切熟稔。常人初次见面之际,先问姓氏行第,问清楚以后便以行第相称。文人墨客在平居宴贺、诗酒唱酬之际最好称行第。最常见的是连姓氏或连姓名之称,诗中的张五便是如此。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更是孟浩然的名句。全篇句句写登高望远,情随景生,同时也句句述思念友人之情,景清淡而闲雅,情飘逸而真挚,自有名家风度。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唐诗共赏(三)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池角的明月渐渐从东方升起。

披散着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有心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遇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里梦一场。

赏析:

本诗写诗人在夏天的晚上于水亭乘凉之时想念老朋友,在此美景良宵之下,本想抚琴弹奏一曲,奈何眼前却无知音人,想念却不能见面,以至于整夜都魂牵梦萦。这首诗只是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随兴下笔,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细腻入微地写出了各种感觉,引人渐入佳境,于自然中见真功夫,诗味盎然。

唐诗共赏(三)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译文:

夕阳落入西边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了下来。

松间明月增添夜的凉意,风中泉水发出悦耳的声音。

打柴的樵夫将要回来,暮烟中的鸟儿刚刚归巢。

期望你能如约来此憩宿,我独自在萝蔓路径抱着琴等你。

赏析:

孟浩然喜欢寻游方外,与僧人道士交游,常常留宿在寺庙道观之内。这首诗描写的是他夜宿僧人山房等待友人前来的情景。眼看夕阳从西边的山岭落下,群山万壑蒙上烟雾而变得昏暗起来。月亮露出云层,在山间打柴的人都回去了,鸟儿也在巢中栖息安定了,时间一刻一刻的过去,而他所期待的友人还没有如约而至。诗人却并不心焦,毫无抱怨,依旧抱着琴在松萝掩映的小路上等待。

整首诗虽然是写等待友人前来这样平凡的事情,但却写尽夜色逐渐降临时的景色,挥洒自如,诗中有画,富有美感。诗人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提炼出诗情画意,如“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中,月夜、松林、风声、泉水组成一副清幽空灵的山林夜色图,从中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恬淡的心境。

唐诗共赏(三)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译文:

山中寺庙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行人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到鹿门。

鹿门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知不觉间,竟来到了庞公隐居的地方。

岩石做的山门以及松间小路都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去。

赏析:

鹿门山位于湖北襄阳县城东南的东津镇境内,濒临汉江东岸,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孟浩然早年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乡,四十岁赴长安求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回家乡,追慕先贤庞德公的行迹,幽居鹿门山。

这首《夜归鹿门歌》,描写夜归时一路所见的情景,既有纪实之意,又歌咏了归隐的情怀志趣。全诗以简淡的文字铺就,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呈现了一幅充满和谐、清远的山间晚景水墨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玉门关   襄阳   屈原   橘树   开元   荆州   孔子   黄河   隐者   江畔   译文   唐诗   美文   友人   明月   诗人   夕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