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分享书中语句

用耐心磨炼自己:熬过最难熬的日子,便是阳光满地

你的“抗挫折”能力有多强

过度的压力和挫折会给人的身心带来创伤。要想生存,要想过得更好,就必须学会应对挫折,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阅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分享书中语句

虽然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能够鼓起勇气,坚持下去,不自暴自弃,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执着的信念朝着目标迈进,终有一天能够摆脱压力的困扰,成就自己。

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要让逆境毁了自己的前程。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应该充满积极的信念,绝不能被挫折击垮,更不要将别人挖苦、嘲讽的话放在心上。挫折不过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是攀登高峰时所必须经历的挑战。

首先,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要把目标定得超出个人的能力范围,根据自身条件,完成可以胜任的工作。

其次,要多与人交流,把内心的压力和烦恼倾诉出来,这样可以释放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另外,还要多角度审视自己,挖掘自身的优点以弥补不足。

再次,我们应认识到应对挫折的能力可以分解为四个关键因素:控制、归属、延伸和忍耐。控制是指认清自己改变局面的能力;归属是指承担后果的能力;延伸是指对问题大小及其对工作生活其它方面的影响的评估;忍耐是指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你的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

阅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分享书中语句

祛除内心的无力感

受够了“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却没有改变现状的勇气;想辞职创业,却不知道从哪里做起;渴望变身行业精英,但是想到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顿时灰心丧气……

当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无力感”,无力改变现状,无力达成自己的目标,于是不知不觉陷入“抱怨”“消极”的负能量怪圈。事实上,扼杀我们的往往不是残酷的现实,而是内心深处盘踞的“无力感”,它才是导致我们畏首畏尾、自卑、拖延的罪魁祸首。

一个人想要成功,必须暗示自己能成功,并战胜内心的“无力感”。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祛除内心的这种“无力感”呢?

第一,直面现状。

人们之所以会有“无力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现状”不满。比如,穷人对贫穷的现状越是不满,就越想一夜暴富,幻想中的暴富与现实中的贫穷,两者巨大的差异会让人更加消极、挫败,从而产生无力改变现状之感。要想赶走内心的“无力感”,首先必须坦然面对现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阅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分享书中语句

第二,适度期待。

人们常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越是妄想一步登天的人,其命运越曲折、悲凉,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当我们所制定的目标远远超出自身的能力时,就会变生严重的挫败感,从而变得消极,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因此,制定目标一定要合理,对未来的期待要适度。此外,也不要过于看重结果,人生本就是一场旅行,前方的目标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一个人的能力可以靠后天努力和学习提高,内心的“无力感”并不可怕,只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总有一天会战胜它。

——推荐阅读《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心理医生   美文   消极   语句   贫穷   挫折   信念   无力   勇气   内心   现状   现实   期待   压力   努力   目标   能力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