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莫言?

说实话,为给一篇文章起名字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难。尽管前边我也就莫言获诺奖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朋友们反映也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这就更让我陷入了两难境地,正可谓首鼠两端左右为难。

本来朋友们在如何看待莫言获诺奖的事情上就意见相左,更是在我评论莫言态度上有的朋友颇具反感。更有的朋友想当然的把我列为莫言的“同党”。质疑我处处维护莫言。记得我曾经和朋友们解释过无数遍了,我即非莫言的铁粉,更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在这种情况下跳出来为莫言代言。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向朋友们一遍又一遍为莫言解释,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一点。那就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莫言。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莫言?

实事求是的说,莫言自己对今天颇具争议的状况,其实早就有过预判。这一点,从他的获奖感言中早已透露了明确的预见。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绑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鲜花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就是写作。我该说的话全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来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我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没有,莫言自己其实也在努力想让朋友们看清楚一点。我们现在“棍棒相加刀枪相向”的是不是真的就是一个中国文化人中的一份子?我们最终要击垮的还是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小莫言?当我们不遗余力全神贯注声讨莫言的时候,我不知道朋友们想过没有,一个莫言,真的能有那么大的凝聚力,真的能让网络世界的海洋掀起那么大的波澜?鉴于这种反常的现象,我总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担心在熙熙攘攘的网络空间里,是不是真的存在着一种我们琢磨不透的声音。请朋友们不要先下结论认定我是在杞人忧天,因为先从意识形态入手给对手造成民众思想对立,继而实施更阴险的图谋,对于敌对势力来说,早已是尽人皆知屡试不爽的把戏。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莫言?

至于被朋友们揪住辫子穷追不舍的莫言,和他洋洋洒洒篇幅不短的“讲故事的人”,以及被不少人视作身价“増程器”的诺奖,几乎已经变成了功能各异随意滥用的攻防道具。大家不妨浏览一下针对莫言的声讨,相当一部分似乎已经偏离了就事论事的轨迹。很大程度上已经由指责莫言迎合西方口吻抹黑自己,演变为不折不扣的人身攻击。我提醒朋友们需要警惕的是,莫言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他自己,即便我们真的把莫言整趴下了,对于同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来说又能有什么利益?无论瓦斯特伯格假借给莫言的颁奖词如何诋毁我们,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他们妄想从意识形态先整垮我们也是枉费心机。但如果我们自己头脑不冷静跳入他们预先设计好的陷阱,被别有用心的人带着节奏走,盲目跟风热炒下去,形势恐怕将会演变的无法想象,到那个时候,堡垒从内部攻破的道理朋友们应该都懂,岂不是恰恰正中了敌对势力精心布局的离间之计。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莫言?

记得就这个问题我已经向朋友们呼吁过多少次了,冷静一下吧朋友们。无论我们对莫言,对莫言的作品,对莫言获奖感言有怎么样的不理解,总是要看到一个现实,那就是无论我们对莫言抱有什么成见。莫言也是为我们,为我们国家赢回来荣誉的人。他能把象征世界文学艺术巅峰的诺奖捧在手上,除了证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勤奋付出,更是为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争了气。

这里我引用原文化部长王蒙的一段话请朋友们做一个参考。他说:对于一部文学作品,完全可以你读你的,我读我的。不能因为别人的解读不合我们的意就疑神疑鬼,也不必跟着北欧的风起舞,甚至于也用不着急于给莫言搞操行评语。至于将对莫言获奖的讨论变成对莫言的政治鉴定,责备莫言尚未做到又白又专,成为现行体制的敌手,那种立论,廉价,偏颇,浅俗,几近疯狂,可以与将文学人一律视作黑线的“文革”重组文艺队伍论并列,堪称难兄难弟。莫言获奖的最大积极意义在于,他使中国堂而皇之地走向了牛气十足的“诺贝尔”,也使“诺贝尔”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所谓诺贝尔文学奖出现了真正的中国元素。也就是中国文学中出现了真正的“诺贝尔”元素。这与主观动机与一厢情愿的解读无干,莫言获奖意味着相互承认。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莫言?

我不知道朋友们能不能从王蒙部长的话里读出其中的含义。但有一点务必请朋友慎重考虑,那就是,越是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越是需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且莫说我们对莫言的成见只是从莫言的一句话或者某一点的个人猜想,即便莫言真的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在“两军对垒”的网络上喊破喉咙,又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请朋友们相信一点,莫言和你我一样都是在祖国怀抱里成长起来的。他也和你我一样吃的是中国的饭,穿的是中国的衣,身体中流淌的同样是炎黄子民的血脉。不管他用什么方式描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就从他斩获颇丰的作品和势如泉涌的才思我们足以断定,他最爱的依然是这片养育他的热土,和这片热土上形形色色的人。不然的话,没有对这片热土和人的魂牵梦绕,莫言坐在家里闭门造车,就是把真正有效的“脑黄金”让他都吃进肚子,也不可能让他能有如此旺盛的创作潜力。没有了对这片热土和人的爱,莫言又如何能在创作道路上,焕发出堪称奇迹的创作精神?朋友们,莫言是中国的莫言,他身上打着炎黄子孙的烙印。追忆历史,陈述过去,包括他的文学作品表现的不过是莫言别具匠心独特的讲故事风格。莫言也绝非是我们想象中的抹黑“祖宗”的人。饱尝苦难艰辛的人并不止莫言一个,讲说一下又能把我们“埋汰”到哪里去?冷静一下吧朋友们,把成见留给时间去淡化,再也不要让争吵浪费我们的心力。因为在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需要凝聚的是所有炎黄子孙为实现百年梦想必须拧成一股绳的精气神。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莫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王蒙   诺贝尔   炎黄子孙   热土   成见   石块   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   一下吧   敌对   美文   中国   冷静   朋友   作品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