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的账该不该算到莫言头上?

刚看了朋友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到莫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文中称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不折不扣的意识形态奖。并称之所以瓦斯特.伯格能借宣读颁奖词的机会,把一盆脏水泼到我们身上,正是源于莫言作品对社会阴暗面的夸大描写,契合了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充分迎合了西方口味。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没有莫言,没有莫言的作品,没有莫言的获奖感言,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瓦斯特.伯格对我们的恶意抹黑,就不会那么丧心病狂。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以为,头脑冷静的朋友都应该好好想一想。

意识形态的账该不该算到莫言头上?

那么什么是意识形态呢?意识形态即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不可否认的是,任何国家的意识形态,都有着其自身的独立性,阶级性。西方意识形态与我们的不同,根源就在于他们顽固抱守所谓西方文明的“先天”优越性,忽略了世界正在大踏步前进这一变化的发生。其实说起来也难怪,希望永远沉醉在高人一等感觉的梦里不愿意醒过来,对于还在用不屑眼光扫描我们的西方人,即便我们正在努力崛起,短时间恐怕很难改变他们的心态。那么朋友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瓦斯特.伯格在瑞典皇家文学院对我们的一通狂吠,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并且将诺贝尔文学奖干脆称为意识形态奖,这样的说法是否公允呢?我的看法是: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项国际大奖,颁发地设在瑞典,如果说没有一点西方意识形态的成分是不现实的。

意识形态的账该不该算到莫言头上?

问题是,诺贝尔文学奖即便参杂了意识形态的水分,虽然莫言荣幸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抹黑攻击这笔账,也不能算到莫言头上。朋友们不妨试想一下,无论国际场合还是我们的南海东海台湾海峡,还是西藏香港新疆,面对我们的强势崛起,西方敌对势力“碰瓷”我们的事桩桩件件还少吗?这些莫言不曾涉足的地方,敌对势力不是照常频频放冷箭打冷枪?为什么莫言获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意识形态的账都要算到莫言头上?这样的推论难道也算是正常?

意识形态的账该不该算到莫言头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意识形态   台湾海峡   诺贝尔   阶级性   瑞典   东海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瓦斯   敌对   美文   文学奖   势力   发生   朋友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