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高考分数出来后,填报志愿成了很多家庭的“头等大事”。

近期,一对父子争夺“头等大事”决定权的方式,上了新闻。

父子在填报志愿上产生分歧后,父亲打了儿子,然后儿子还了手。

父亲称:你不能还手。

儿子说:我正当防卫。

直到民警到达现场,父子双方仍各执一词。

父亲要求孩子:

把志愿全部都填满。

儿子纠结于要一个答案:

你为什么不让我复读?

从吵架升级到打架,打完接着吵,核心内容是:

儿子想复读,父亲希望儿子先把志愿填满。

这场权力之争,表面上是争夺谁说了算,谁听谁的。实际上,是双方都想让对方先满足自己的需求。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捷尔任斯基说:

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一味要求孩子满足自己需求的父母,让孩子感受不到爱。

感受到的,只有控制欲和压迫。

这场权力之争没分出输赢之前,亲子关系已经变得脆弱又危险。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01

说话留半句,做事不留情

新闻里的父亲,之所以在填报志愿上态度坚决,只是希望孩子能多一种选择。

一科发挥不好,就要复读,万一分数到达了心仪院校的标准呢?

孩子却没心思揣摩父亲的言外之意,没办法在父亲不说明的情况下理解他的苦心。

这个父亲犯了很多家长都会忽略的错误:

心里揣着言外之意,手上做着极端之举。

我一朋友已经五年没回家了。

当年正坐在教室里的他,被突然冲进来的妈妈吓了一跳。

他妈妈举起志愿表说:

“我让你报离家近的大学,你听不懂吗?”

说完,就把那张纸给撕了。

朋友腾得一下子站起来,把笔扔到桌上,一边往外走,一边头也不回地说:

“你填,你想让我去哪儿,你就填哪儿。”

结果,他妈妈还真给孩子报了本市的大学。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大学四年,他一年回家一次,平时不是住校,就是出去旅游。

大学毕业,他直接参军到南方的一个部队。

退伍后在家待了不到一个月,就和女朋友一起到南方的一个城市打拼,然后落地生根。

其实外人都看得出来,他妈妈无非就是想让他离家近点。

简简单单的一句“我想你多回家看看”,对于他妈妈来说,却难以启齿。

比撕志愿还要难,比把儿子推得越来越远还要难。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孩子:挑战》一书中,把容易发生权力之争的强权社会和民主社会做了关键词总结。

强权社会:独裁者、权力、压力、不容否定的命令、惩罚、奖赏、强迫、控制。

民主社会:博学的引领者、影响力、激励、赢得合作、合理后果。

在强权家庭中就表现为:

孩子不能反对,照我说的话去做,父母权力为中心。

民主家庭通常是:

允许孩子做主,引导、倾听并尊重孩子,以实际情况和情况需要为中心。

简单来说,强权家庭都是主观的,民主家庭都是客观的。

有些父母,就是在三口之家的方寸之间,也非要争个高低输赢,不惜大打出手甚至关系决裂,硬生生把温暖家庭变成强权家庭。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02

父母一句气话,孩子以死明志

权力之争的目的,就是分出大小王。

近年来,这场权力之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父母们话说不透,遭到孩子有声无声的抗议;父母话说太重,则可能彻底失去自己的孩子。

今年2月20日,郑州一名12岁女生,从32楼一跃而下。

事发之后,孩子父母在她的书包里找到了遗书。

“我恨你们”这四个大字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原来,仅仅因为女儿在一次考试中没有发挥好,父亲就恶语相向。

遗书中还写到:天天作业作业的。

父母对于孩子最重要,父母说的话做的事,孩子当然最在意。

2018年6月,一个在美国读博士的花样少女,以跳楼的方式对母亲做出了最后的抗议。

临死前,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是不是永远没办法让你满意?”

她听到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你以为你自己做得很好吗?”

母亲希望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而孩子看到的,则是母亲永远对自己不满意。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为何家会伤人》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到位:

我们常把“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不做什么”才是爱。

作为父母,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更要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少说的话会造成误会,多说的话会造成伤害。

很多父母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从一家人变成陌生人,从亲人变成仇人。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03

父母之爱,存有误区

父母以爱之名,做绝情之事,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爱的误区。

爱的误区之一:我的爱有条件。

爱本应是无条件的,父母的爱更是如此。

“你填了志愿,就是爸爸的好儿子。”

“你敢报那么远的学校,真是不孝子。”

类似表达的潜台词往往是:

你不服从我,我就不爱你。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著名导演李安有句话说得好:

“爱并不是天然的,不因为我是丈夫、我是父亲、妻子、儿子就要理所当然地爱我。

我得到他们的爱和尊敬,是因为我首先要爱他们和尊重他们,我现在还是每天都要尽力做个好丈夫、好爸爸,以此来换取他们的爱和尊敬。”

爱有条件,前提是彼此尊重和真心相爱,而不是“你实现我的目标,我就爱你。”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爱的误区之二:我的爱有依赖。

我那位朋友的母亲,这几年经常跟街坊邻居吐苦水。

“我这辈子就是为他活的,他居然这样对我。”

“我为你而活,你是我的生存价值。”

这种话,不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爱,而是感觉到自己被寄生、被依赖。

斯坦福大学的新生部主任、本科教育副教务长朱莉·莱斯考特.海姆斯认为:

为了让你的孩子人生更美好,父母首先需要把自己的人生过美好。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爱的误区之三:我的爱有奢望。

那两位以跳楼结束自己生命的的博士女孩和小学生,他们本身已经很优秀了,但他们的父母不允许他们有失误,不允许他们满足于现状。

这样的父母,把孩子的成绩当做自己幸福的来源和安全感的保障。

孩子的失误和不够优秀,会让他们感到不幸福、不安全。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自私的父母》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有些父母就是期望孩子应该对自己的幸福负责,而不是反过来那样。

对于成败,三毛曾说:

一场付出艰辛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用成败去定义付出的价值,把不如意的结果强加到孩子身上,父母会与孩子渐行渐远。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在这场权力之争中,赢的人输掉亲情,输的人伤透了心。

泰戈尔曾在诗中写到: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又给你以光辉灿烂的自由。

希望父母们学会表达爱的方式,适时地退出这场无谓的权力之争。

如果对于孩子做出的选择有异议,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而不是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

如果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不是很满意,请问问自己:

我是在和谁作比较?我希望他自己变得更好,还是比别人更好?

不要等到一切都无法挽回,再追悔莫及。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著名作家卡夫卡,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母亲给他带来的影响,终在临死之前承认:

母亲对我的爱,正如她对我的不理解,一样深。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方可学会为自己负责任。

适当学会放手,爱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

为填报高考志愿父子大打出手:亲子权力之争,正在全面升级

棕妈:初中英语老师,10岁男孩妈妈;读书达人,每年阅读书目200+;电影狂人,每年贡献票房2000+;心理学感兴趣,小毛头hold得住;人类灵魂的小裁缝,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父子   志愿   权力   强权   大打出手   美文   亲子   误区   民主   父亲   儿子   母亲   父母   妈妈   方式   孩子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