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把握好这4个关系,生活就会更圆融更和顺

宋朝大文豪苏轼曾经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现实大抵如此,人生在世,多有残缺,很难圆满。比如:有的人很有钱,但他没有健康;有的人房产很多,但儿女不争气。可以说,残缺是人生的常态。一个人活在人世间,追求和奋斗的全部意义,其实就是在残缺中求圆满。

那么,如何让残缺和波折的生活更圆融更和顺呢?关键在于把握好这4个关系。

人生在世,把握好这4个关系,生活就会更圆融更和顺

一、要内外兼修,既要有心外的知识,也要有心内的体验

人与人的高下之分,全在于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升,必须走内外兼修这条路。首先是要向外求索,通过读书和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这样,即使遇到动荡,遇到挫折,也不至于惊慌失措,而是仓里有粮心不慌,胸有成竹。其次是要注重自我反省和自我观照。一个人只有“一日三省吾身”,才能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这样,就不至于成为呆头呆脑的书呆子,而是能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

人生在世,把握好这4个关系,生活就会更圆融更和顺

二、要取舍并举,既要有接受的人生,也要有感恩的人生

人生在世,离不开索取和接受。衣食住行都要索取,甜酸苦辣都得接受。能有所索取是一种幸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得到各种物质的资助,各种情感的慰藉,这很正常,一个人要乐于接受。同时,对各种艰难困苦,忧愁烦恼,也要学会接受,这也是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当然,在生活当中,既要有接受一切的心态,也要常怀感恩之心,随时随地不忘奉献。这样,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就不至于欠账太多,遗憾太多。比如:对待父母,如果一个人很早就树立报恩的心态,就可以有效减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憾恨。其他的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生在世,把握好这4个关系,生活就会更圆融更和顺

三、要人我共生,既要有自我的个性,也要有随众的个性

人的个性应该受到尊重。人们常说:我就是我,人间不一样的烟火。因为个性的存在,人间的风景才五彩缤纷。但任何人的个性,都不能过于奇特,过于张扬,和群体相冲突。一个人可以清高一点,这是自爱。但过分清高,瞧不起人,目空一切,别人就不答应了,就会对你不友好了。这样做,就不是自爱,而是自害。真正明智的人,都知道在随大流中保养自己的个性,都能在入乡随俗中让自己的个性随遇而安。

人生在世,把握好这4个关系,生活就会更圆融更和顺

四、要进退适度,既要有前面的世界,也要有后面的世界

追求进步是人的本性。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是每个人的生活常态。但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不顾条件,不择手段。如果盲目前行,要么欲速则不达,要么以伤害别人为条件,要么以让自己犯错为代价。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为了进步而进步。人生在世,所要求的,应该是有质量的进步,有效能的进步,有内涵的进步。特定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这也是一种进步。过去农民在水田栽秧时,一步一步后退,这其实也是一种劳动的进步。所以,向后退,也是一种人生必要。

人生在世,把握好这4个关系,生活就会更圆融更和顺

小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最超脱的做法就是常想一二,不思八九。而要能切实做到如此,必须在生活中把握好“内外兼修”、“取舍并举”、“人我共生”和“进退适度”这4种关系。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少些残缺,多些圆融;少些波折,多些和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和顺   圆融   人生在世   自爱   常态   进退   清高   波折   美文   圆满   心态   人间   条件   自我   关系   人生   个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