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非文化遗产——龙灯

从俺记事起,每逢过年,总会传来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不用说,又是龙在“拨眼”了。这“龙拨眼”,是舞龙的重要前奏。去年舞龙完毕,龙眼是蒙上的。要舞龙了,就要到龙王庙举行“龙拨眼”的仪式。龙王庙虽然不在了,这古老的仪式却依然少不得,照样焚香祭拜一番,以示虔诚。拨眼过后,庄严神圣的龙戏开始了。


家乡的非文化遗产——龙灯

每当夜幕降临,伴着由远及近的锣鼓声,“虾兵蟹将”便飘然而至。这群海市花灯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仿佛将人们带入了海底世界。接着,火龙在前,青龙在后,来到了眼前。前者遍体流火,威风凛凛,宛如天龙下凡;后者披玉挂翠,寒光闪闪,恰似海龙出宫。期待已久的人们先是打听龙灯队伍的动向,多是前呼后拥,一路跟了去。用乡亲们的话说,舞龙灯叫做“玩故事”。最简单的故事,叫做“扎个猛儿”,意思是回一次头。能在您门前“扎个猛儿”也是很不错的,那将预示着来年吉祥如意。为了迎接龙灯,沿途鞭炮齐鸣,烟花如雨,于是,龙就“扎个猛儿”,逗留一会儿。到达目的地,龙先绕了场子跑几圈,叫做清场。人群便纷纷退后,不然被龙尾扫着可不是好玩的。这时,“虾兵蟹将”分立四周,舞龙才正式开始。周边早已人满为患,挤得水泄不通。孩子们只好骑在大人肩上,享受这期待已久的视觉盛宴。那时,我们认为挑龙珠者最神气了,轻便不说,整条龙全然靠他带动,怎不令我们这帮孩子羡慕呢!再看“二龙戏珠”时,两条龙追着一颗珠子,更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后来得知,这“二龙戏珠”的寓意是:两条龙在相互推让,谁也不肯将龙珠独吞,这正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个故事,叫做“钻节儿”,就是整条龙从自身的尾部钻过去,也是精彩得很。再有,就是龙身蟠曲在一起,龙头高昂,宝塔般层层簇拥着,美轮美奂,这故事的名称就不记得了。最精彩的,大概要数“卧龙”了,可能难度较大,一般场合是看不到的。“卧龙”时,龙头上下翻飞,龙身此起彼伏,龙尾左摇右摆,整场龙戏便到了高潮。其寓意不用多说,“卧龙”之地,自然是吉星高照了。当然,“卧龙”过后,精彩的龙戏就该结束了。每次观赏,总会在俺脑际留下难以忘却的影像。直到今天,眼前时常会浮现起龙灯那亦真亦幻的光。


家乡的非文化遗产——龙灯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多少懂了点门道。这龙灯以两条龙为主,一青一红,口衔龙珠,还有鱼鳖虾蟹等海市花灯,全部用竹篾扎制而成。糊上纸后,再精心描绘纹饰,方能使龙灯形神兼备,活灵活现。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不愧为一套精美的艺术品。龙头大如瓮,面额金光闪闪,口张开着,大有吞天吐地之势。犄角向后翘起,系了红绸,胡须下垂,随风飘动。龙之威武看龙头,龙头灵气聚龙睛,不管您从哪个方向看去,龙睛都在注视着您。单这龙头,不知耗费了老一辈匠人多少心血。舞龙是在夜间,自然离不了烛火。所用的蜡烛,也是非同寻常,样子纺锤形,风大吹不息,舞动不滴蜡。上学的路上,曾见过一户人家屋里烟雾弥漫,同学告诉我,这是在做龙灯上用的蜡烛。想进去一探究竟,可是被大人赶了出来,至今还心存遗憾。还有更奇妙的,“二龙戏珠”时,那条火龙会忽然间吐出一团火,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后来得知,那是用硫磺等燃放的焰火,具体如何操作,就不得而知了。


家乡的非文化遗产——龙灯

舞龙之前,青壮年们先舞动绳索练习一番,然后才能挑上龙灯表演。挑龙头者,必须是身材魁梧之人,且技术到位,不能有丝毫马虎。各环节有条不紊的跟上,后人紧随前人的脚步,一招一式,丝丝入扣。挑龙尾者,多是五短身材,只有手脚灵活才能得心应手。这两条龙,各有九节,连同龙珠需二十个人才能挑起,而且要两班人马轮番上阵,再加上挑花灯者、锣鼓队和勤杂人等,接近百人。看过的人都知道,两条龙配合的是那样完美,简直是天衣无缝。也许有人觉得奇怪:没见有人指挥,几十号人是怎么做到如此协调的呢?奥妙全在锣鼓上。扭秧歌踩“鼓点儿”,高跷队踩“鼓点儿”,舞龙同样离不了“鼓点儿”。且听这锣鼓声,时而节奏轻快,时而缓舒悠长,时而间歇顿挫,时而豪迈粗犷。懂行的人不用看,听锣鼓就知道龙在表演哪套故事,奥妙真不少呀!


视频加载中...

那年月,没有电视可看,收音机就是最奢侈的电器了。因此,每逢舞龙时,说是万人空巷毫不过分。古镇老街,仿佛专为这龙灯而建,九街十八巷,蜿蜒曲折,处处留下了龙灯辉煌的身影。我们小孩子在夜里是走不远的,多是不情愿的目送龙灯远去,只有在近处舞龙时,才能尽情观看。元宵节后,东道主仉家村必然来一场本家的龙戏,只有在这时,所有的故事俺才能彻头彻尾的看完,在今天来说,也算是隆重的闭幕式了。

关于这龙灯的起源,众说纷纭,已无从可考,但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历经乱世,流传至今,实属不易。近年来,见了不少各式各样的龙灯,可惜都相形见绌,大有逊色。可以说,家乡龙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龙,是经过岁月洗礼的龙。这是祖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一项古老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它,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龙灯   卧龙   虾兵蟹将   龙王庙   舞龙   鼓点   锣鼓   花灯   火龙   奥妙   寓意   美文   文化遗产   后人   龙头   古老   家乡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