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见鬼记



题记:思念的人已经不在,人生回首之时不过如此,别把自己当回事。



七月十五见鬼记



月亮不会发光,却美丽的那么芳菲。





农历七月十五的凌晨,月亮在墙壁的左侧,举世而独立,一袭清辉,像湖面的轻雾,优雅地把层叠的树叶搁在了地面上。




桌子上的书籍清晰又模糊,静静地和我对视;姬星美人饱满又可爱,想和天上的圆盘一争高下;没有音乐,没有颜色,没有微风,什么都没有。




我盯着窗外,渴望看到几个狰狞的,佝偻的,恨喜交加的鬼影。




什么都没有,只有月儿惨淡的皎洁。





七月十五见鬼记




想到东汉的王道陵,创立道教,将农历七月十四作为地官大老爷的诞辰。这一天,地官大老爷笑逐颜开,大赦地下。他早上起来,来不及洗脸,便行走18层,来来回回,打开大门,让久在樊笼里的鬼魂,到地面透透气。




无数的纸钱,蘸着暗夜,在地面的圈圈里燃烧起来,忽明忽暗。那个被善良的思念的人们用灰画的不规则的圈圈,是接洽死去先人的大门,希望他们在阴间可以拿着钱买好吃的,不被人讥笑,不流落街头,不手头不宽裕,好好的活着,倘若活的好,就托梦给活着的人吧,倘若活的有地位,就荫蔽一下那不听话的孩子,倘若在阴间混了个一官半职,就把家里人的生老病死给适当缓慢一下,帮忙对抗一下那转瞬即逝的时光。





去世的他们,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会思念我们吗?倘若他们如我们一样的思念,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传递给我们呢,那里有灰土吗?可以画圈圈吗?过奈何桥的时候,他们喝了孟婆汤真的不记得我们了吗?




失去了活着人的思念,他们真的连鬼也做不成了吗?




所以我渴望,渴望看到几个狰狞的,佝偻的,恨喜交加的鬼影。我想和他们打听关于阴阳的几件事,为我自己打听,也为别人打听。




和道教的追思不同,佛教将七月十五定义为孝敬先人,和释迦牟尼的某个女弟子有关,孝道优先,迷倒了唐朝大批高知识分子。





而最单纯的普通大众,对七月十五定义为为秋天收获的祈恩,祭祀主管秋季和刑杀的白帝,希望田野收获和家人平安。





因此,七月十五,竞争非常激烈,道教,佛教,人民大众都有安排,禁忌颇多:



一, 不出门。鬼门大开的日子,不要出去让鬼魂误以为你和他们抢什么。



二, 不玩水。水鬼扯你下水当替死鬼,以便自己投胎。



三, 不要随便应。晚上听到有人喊你,不要立刻扭头或回应。



四, 不要拍别人肩膀。肩膀上有火,拍灭了,冥界的朋友会有机可乘。



五, 夜晚收衣服。听说冥界的朋友们喜欢藏在哇凉哇凉的衣服里。



六, 不要挂风铃。风铃招鬼。



七, 不要吃贡品。不尊敬先人,和鬼魂夺食,会有惩罚。





七月十五见鬼记




山西高平一代,七月十五,蒸面点,猪牛羊模样,叠元宝,挂成串串,拎着上坟祭祀;广东一代,尊为七月半,除了大规模祭祀,还有家人聚会,坐一起谈吐先人的事迹,寻求同一家族活着人的共同价值和心灵交流;河北一代,长辈送新鲜的果子,蒸羊羊送给小辈,是为传承和继承;江浙一代,撒饭在田野,称为“施食”,请24个老太太念经,连接阴阳,祈求平安。





月亮一点没有瞌睡的意思,而我等不来鬼影,却等来了一阵突如其来的落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白帝   释迦牟尼   道教   佛教   阴间   月亮   平安   大众   先人   鬼魂   狰狞   祭祀   风铃   田野   美文   思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