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总是春 陈鲁民

——朱熹之死

朱熹是个很节俭的人,有时近乎小气,或许生性如此,也可能与他提倡的“灭人欲”理念有关。

宋光宗绍熙三年,辛弃疾到福建做官,顺道去看望老友朱熹。两人很久没有见面了,朱熹很热情地提议喝两杯给你接风,辛弃疾欣然答应。酒端上来了,却没有下酒菜,辛弃疾说:“干喝没意思。”朱熹想了想,就让仆人用盐水煮了一碟子黄豆,喝一杯酒,吃一粒黄豆,如果你喝一杯吃两粒,他的脸色就会沉下来。要是换个人,恐怕早就跟他翻脸了,好在辛弃疾深知朱熹脾性,并不以为忤,仍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臧否人物。两人是酒逢知己,尽欢而归。

其时,朱熹正在武夷山讲学,确实条件有欠,不光是对辛弃疾,谁来都是这样接待。客观说是经费紧张,囊中羞涩,主观来说,这也是朱熹的一贯作风,伙食素来简单,经常少油无盐的。《四朝闻见录》记:“待学子惟脱粟饭,至茄熟,则用姜醢浸三四枚共食。”平常就让学生吃小米饭,没有菜,等茄子熟了,用姜末和米醋拌茄子吃。朱熹一日三餐也跟学生一张饭桌上用餐,学生吃啥他就吃啥。后来,他应邀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人家以贵客待他,每顿饭都上四个菜,他觉得过于奢侈,要求减半,一荤一素即可。

可是,他的节俭习惯,如果碰到不理解他的人,那可能就会给人不热情的印象,造成误会,甚至会因此结下梁子。

《宋史·胡紘传》记,大臣胡紘还没有发达时,曾慕名跑到福建去拜谒朱熹,那时朱熹早是已名满天下的大儒了,胡紘尚籍籍无名。朱熹虽然很忙,仍热情接待了胡紘,有问必答,不失礼数,可就是接待的饭菜过于清简,让胡紘很是不爽,觉得朱熹这个人真不近人情。另外,因为朱熹学问大,名声高,自然是恃才傲物,对胡紘多少有点居高临下的态度,更让自尊心很强的胡紘耿耿于怀。朱熹自己没当回事,岂不知这就埋下祸根。

后来胡紘发迹了,升任朝廷监察御史,而且有个很硬的后台韩侂胄,权倾朝野,一言九鼎,在皇上面前说一不二。其时,朱熹出任焕章阁侍制兼侍讲,是皇帝的顾问与老师,经常提醒皇帝防止左右大臣窃权干预朝政,“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这就犯了专擅朝政的韩侂胄的大忌,动了他的奶酪,他怀恨在心,就指使胡紘联合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那篇臭名昭著的奏折,就由胡紘执笔,沈继祖润色,最后由韩侂胄圈定,一定要把朱熹整倒整臭,让他万世不得翻身。

弹劾的奏折,指责朱熹“伪学猖撅,图为不轨”,给朱熹列了六大罪状:不孝其亲、不敬於君、不忠於国、玩侮朝廷、哭吊汝愚、为害风教。帽子虽很大,罪名很吓人,但大都是虚张声势,空洞无物,或捕风捉影,或道听途说,或穿凿附会,或无中生有,或移花接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莫须有的罪名,难以服众。最后,奏折主张斩朱熹之首,以绝朱学。层层重压之下,已67岁高龄,心力交瘁的朱熹不得不被逼上书自污:“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并表示“深省昨非,细寻今是”。这件事史称“庆元党案”。

韩侂胄、胡紘与沈继祖都是典型小人,小人也有过人之处,就是善于整人,下手特别狠,特别准,堪称“术业有专攻”。历史一再证明,小人是不能得罪的,一旦得罪小人,后果极其严重。秦太子扶苏得罪了赵高,最后被逼自杀;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得罪了江充、韩说,死于巫蛊之祸;西晋名士嵇康得罪了钟会,被诬陷致死;昭明太子萧统得罪了鲍邈之,英年早逝……总之一句话,为人处世,就要像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谆谆告诫刘禅的那句话“亲贤臣,远小人”,轻易不要得罪小人,要么避而远之,要得罪就得罪他个死,别留后患。

胡紘们知道,在政治上打垮朱熹,不是什么难事,但那没有什么是非可言,无非是成王败寇之类,意义不大,过些年皇帝一换,搞不好又翻过来了,而在道德上把朱熹搞臭,才是致命一击,让他遗臭万年。朱熹是个道学家,可是却被胡紘们诬为 “诱引尼姑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你不是天天要“存天理灭人欲”吗,自己还干了那么龌龊的事。就数这两条流言对朱熹打击最大,一下子把他整得身败名裂,斯文扫地,连个辩诬的机会都没有,又气又羞又恨,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就要了他的老命。

官没了,名声也败了,昔日朋友或明哲保身,或落井下石,一生研究的学问也被打成“伪学”,伤痕累累的朱熹回到故乡,避居东阳石洞。

可是,对朱熹的迫害还远没有结束,在韩侂胄把持下,朝廷把朱熹的著作封禁,讲学场所关闭,他的学生和追随者都记入“伪学逆党籍”,多方拘捕,流放充军。看着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一个个地因自己而受到迫害,他心如刀绞,痛不欲生。但他仍不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仍在四处讲学。

这时,他最得意的一个学生蔡元定来向他辞行,蔡元定因受朱熹牵连,被判三千里流放。朱熹说:我已老迈,今后也许难得与你见面了,今天晚上与我住在一起吧。这天晚上,师生俩在一起竟然没有谈分别的事,而是通宵校订了《参同契》一书,直到东方发白。临行,蔡元定想让老师给写几个字留念,朱熹思忖片刻,便写下当年最得意的旧作: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辈子性格倔强、心性高傲的朱熹,想以此诗来激励学生面对坎坷,不言放弃,坚持下去,心向光明,就一定能迎来东风浩荡、万紫千红的春天。可惜,他与学生都没等到这一天,蔡元定死在流放的路上,朱熹还比他多活一年。

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还在夜以继日拼命著述的朱熹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他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自述道:我越来越衰弱了,想到那几个好学生都已死于贬所,而我却还活着,真是痛心,看来支撑不了多久了。他就如同负重过量的骆驼,最后一根稻草就能把他压垮。这根稻草很快就来了——朱熹得了脚气病,本来这是个无碍宏旨的小毛病。可是对于朱熹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古稀老人来说,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他平时饭食简单,营养不足,心情郁闷,导致免疫力下降,又遇上一个下药不慎的庸医,病情居然越来越重。三月九日,脚气引起并发症,胸膈胀满、下肢肿痛,腹泻不止,心脏衰竭而死。清代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总结这个教训时感慨地说道:“观此高年之人,慎不可用攻药也。”

九年后,朱熹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把朱熹列入孔庙从礼,程朱理学被认定儒学新高峰,朱熹的《四书集注》定为科举权威书目,一时间风头无二,辉映天下。可惜,朱熹墓前的树都有一抱粗了,这不知道是不是他的“万紫千红总是春”?

450052郑州陇海中路66号院 陈鲁民(笔名:齐夫) 电话13733820685 7�rQ�`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万紫千红   术业   宋史   大儒   奏折   朱熹   朝政   御史   福建   黄豆   朝廷   美文   太子   小人   皇帝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