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知己是梅花

一生知己是梅花

在人们印象里,武将大都是粗线条的,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且见惯了刀光剑影,打打杀杀,心硬如铁,不善于儿女情长,更不会柔情似水。但有个人例外,他就是清末湘军大名鼎鼎的将领彭玉麟。

彭玉麟,字雪琴,祖籍湖南衡阳县,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这官不是科举考出来的,不是拿银子买来的,也不是因为有个“好爸爸”承袭来的,而是拿命换来的。他这一路走来,就是靠打硬仗,不怕死,一刀一枪拼出了顶戴花翎。每有血战,彭玉麟必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负伤多次,九死一生。上了战场,他最喜欢喊的口号是“弟兄们跟我上”,从来没喊过“弟兄们给我上”,是湘军里有名的拼命将军。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在战场上铁血无畏的拼命三郎,一回到书斋,又成了文雅诗人、书画家。彭玉麟性情寡淡清高,于军事行政之暇,别无爱好,不喜应酬,不涉赌场,不去青楼妓院,惟勤于绘画作诗,乐此不疲,终生不辍。他的诗和画都始终围绕梅花一个主题。他笔下的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其劲挺处似童钰",被称为"兵家梅花",与郑板桥的墨竹齐名,被称为"清代书画二绝"。他一生画了数万幅梅花图,在每幅梅花图都题上以梅花寄情的咏梅诗,号称"梅花百韵"。

彭玉麟的爱梅,是因为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他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与外婆家的养女梅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进而情愫渐生,情投意合,后来两人心心相印,私定终身。但迫于礼教的巨大压力,家人亲友们纷纷反对,一是说他们俩八字不对,命相有违;二是说辈分有别,有碍伦理。万般无奈,彭玉麟不得不忍痛割爱,奉母命另娶他人。梅姑也被迫嫁到别家,郁郁寡欢,十分痛苦。四年后,也就是彭玉麟三十六岁那年,梅姑不幸死于难产,他闻讯身心俱裂,痛不欲生,恨不能立刻殉情随梅姑而去。但无奈身为湘军水师主帅,责任重大,军情火急,不能因儿女之情误了军国大事。于是,他发下宏愿,立誓要在有生之年,画十万朵梅花来纪念梅姑。他每画成一幅,必盖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此后的四十春秋里,无论军务、政务多么繁忙,身心多么疲倦,条件多么艰苦,彭玉麟几乎每个夜晚都会深情地挥笔作画,通过一笔一划地挥洒,倾吐他心中对梅姑凄缓哀绝的情思,与梅姑互诉衷肠。后来,他中年丧妻,不再另娶。也无心为官,先后六次辞去朝廷认命。最后不得已任了个闲职“长江巡阅使”,定居杭州。他打听到梅姑家人均死于战火,坟茔无人照料,便将梅姑墓迁到了西湖旁,又在墓的旁边盖房种梅,长相陪伴。一有闲暇,他就在墓旁吹起竹笛,笛声悠悠,哀婉多情,纪念他与梅姑少年时度过的美好时光。回到屋里,就泼墨作画,寄意丹青,“颓然一醉狂无赖,乱写梅花十万枝”。就这样,他画梅花,写梅诗,日复一日,甘之如饴,“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 。

1890年3月,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76岁高龄的彭玉麟已重病在身,久治不愈。虽遍请名医,汤药不断,还是没能挡住死神日趋逼近的脚步,老人心里也明白,生命已进入了倒计时。回顾平生,他以一个书生出身,投笔从戎,屡经恶战,建立不世之功,朝廷视为中流砥柱;为官清廉,广受拥戴,英名四播,人活到这个份上,也没什么好遗憾了。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一辈子没画够的梅花。

早晨,已半昏迷几天的彭玉麟,突然醒来,觉得身上有了气力。就命人拿来画板,备好笔墨,强撑着病体,认真地描绘着一朵朵梅花,颤颤巍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印章,就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胸口一起一伏,像拉风箱似的喘了半天,才慢慢缓过劲,对身边人喃喃地说:十万朵,十万朵,十万朵……声音越来越微弱,脸上绽开一片红晕,随即又陷入深度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彭玉麟说到做到,矢志不渝,为浊世开清流,为红尘树楷模,果然是世间铁血痴情的奇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衡阳县   湘江   梅花   不世之功   时艰   南洋   闲职   知己   心硬   花翎   无畏   湘军   水师   朝廷   美文   身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