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在现在这个年代,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会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尽可能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而补课班就是其中一种资源。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而在“双减政策”落地后,很多中小学生都兴奋不已,一方面高兴于自己终于能远离补课班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终于有了真正的假期。但始终对学生的未来有焦虑的家长却更加焦虑了。虽然让家长的钱包减轻了负担,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却让家长很担忧

尤其是在教育政策发生巨大变动的情况下,“中考分流”、“限制复读”、“考试科目变动”等等都让父母开始担心,学生考不上高中该怎么办?而在这个时候,校外的补课机构顶风作案,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补课机构开办学科类补课班的身影,难道有关部门不管吗?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已做出明确回应

相信在双减制度落地后,担忧的不仅仅是校外的补课机构,还有很多重视学生成绩的家长,由于双减制度限制辅导机构开展学科类补课班,让很多学生少了很多补课的机会,让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学生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而在很多家长强烈的需求下,很多补课机构都在“顶风作案”,偷梁换柱开成书店的、挂羊头卖狗肉开成咖啡馆的,甚至有很多家长愿意花大价钱为孩子请一对一家教的,让很多补不上课的家长感觉不公平的同时,也加重的另一些家长的经济负担。

但其实家长和校外的补课机构并不需要这样小心谨慎,“双减政策”的实施也并不是一刀切,所以家长和校外的补课机构并不需要将“双减制度”过于模板化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双减制度”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更科学的教育,最大程度上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学生应该享受的假期还给学生

从原来一放假就要补数学、补英语、补作文,还需要面对很多兴趣类的补课班,变成让学生在假期中能得到真正的休息,也能有时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而以这样的目的为前提,中小学生的校外补课机构还是可以开办的,但是教育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小学校外辅导班可以开办,但不能占据学生的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平时的补课也不能晚于晚上8点半,网课不能晚于晚上9点。

这就意味着在其中学生上学的日子里,校外补课班仍旧可以在放学的时间里开展,虽然会集中辛苦在周一到周五,但却能让小学生享受真正的休息日。除此之外,补课机构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在校外开展学科类补课活动。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家长需要选择符合条件的校外学科补课机构,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其实自打有关部门开始限制补课后,就有很多补课机构开始顶风作案,其中有很多补课机构为了躲避审查,开始在很多隐秘的地方上课,有的时候上课地点往往是在一些光线昏暗的地方,隐蔽的同时也放学学生和老师随时撤退,甚至出现了在公交车上补课的情况。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好处,更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近视、驼背、精神不集中等等问题都会接踵而至

所以教育部规定,只有符合教育资质的辅导机构和个人才能开展补课班,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补课,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享受更科学的教育方式,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舒适,毕竟家长花钱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找罪受的。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顶风作案”,教育部的回应:符合条件就能开

笔者寄语:

其实家长在帮助学生找补课班的前提是学生对学习有足够的热情,只要学生对学习有足够的欲望,那么就能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而这个时候家长为孩子找补课班才能有更大的作用,但如果学生本身不喜欢学习,即便家长找在昂贵的补课班依旧毫无用处。所以如何建立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才是家长要思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教育部   顶风   中小学   校外   机构   目的   休息日   美文   学科   假期   热情   家长   制度   环境   政策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