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坐在玻璃大厦临窗的大班台前,遥望幺妹峰,还能不能写诗?

这位一生焦虑民生疾苦的“诗圣”,留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名句,据考证是在成都的“杜甫草堂”诞生的。


1200年前,杜甫的眼界可能是这样的:

杜甫坐在玻璃大厦临窗的大班台前,遥望幺妹峰,还能不能写诗?

窗含西岭千秋雪

但今天,坐在班台前的他,看到的是这样的:

杜甫坐在玻璃大厦临窗的大班台前,遥望幺妹峰,还能不能写诗?

或是这样的:

杜甫坐在玻璃大厦临窗的大班台前,遥望幺妹峰,还能不能写诗?

今天的成都,千秋雪还在,虽然今非昔比,万里船确实是看不到了。


坐在班台前的杜甫怎么想?说不定他想:这世界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是什么将眼前的一切改造得面目全非!?


科学技术!


古人的生存条件有多差,现在给你5分钟时间遐想。不用我列述,你差不多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其实不用追溯到杜甫年代,只需去查阅100年前,不,只需去翻阅40年前的历史资料,你就能感受到今天的中国变化,已经是石破天惊。


为什么不说世界的变化,而只说中国的变化,因为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人类科技力量的强大,让我们今天享受到的生活,可能会大打折扣。


实际上,今天的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坐在封闭的小宅里,听不到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极速的脚步声,看不到科技力量快速推动窗外世界变化的场景,拒绝接受窗户外的大变化......


此刻的杜甫,从大班台前徐徐起身,拿起长焦镜头,对准了远方的幺妹峰。他会拍一张超美的图片,不用推敲诗句了。因为,一切都变了,不变的,仅仅是远方的雪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杜甫   东吴   诗圣   可能会   今非昔比   疾苦   石破天惊   成都   大班   台前   美文   中国   改革开放   科学技术   远方   年前   大厦   力量   玻璃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