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何来成功


最近读了“执念太深,伤害太重。放下执念,活着就不会痛苦。”这段话,感觉值得玩味。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人都希望获得成功、得到幸福,不希望收获痛苦。

人之所以会有痛苦,是因为没有达到心之所期待的目标。人之所以会说出“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顺其自然。”这些话,其实,都是无奈之举,是在自我安慰。

放下执念,何来成功

付出了,没有收获;或许,你当初选择的目标就有问题。付出了,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或许你的付出有问题。这些都是对执念坚持得不够。

执念是一种态度。

执念是一种坚守。

执念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

没有执念,何来成功?

如果不是有一执念在司马迁心中深深种下、生根发芽,遭遇失父之痛,在狱中受尽摧残、折磨、满怀奇耻大辱的他,怎能够完成旷世之作<<史记>>?

如果不是有一执念在陶渊明心中,我们不可能读到<<归园田居>>,也不可能去憧憬、神往他的桃花源。

陶渊明如果放下了那份执念,也许他官职可以升到县令以上。可他没有放下执念。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也许,只有过程。

正因为金岳霖心中存有执念—深深地爱着林徽因,才有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美句。

也正因为有了执念,躺在医院病床上的金岳霖,准备度过最后的时光,当有人把林徽因的照片放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捏着照片,仔细端详,眼里放出幸福的光芒。

也正因为有了执念,他一生未娶,且照顾着林徽因的孩子。这就是执念的力量,无形,有力。

如果周弘没有一份执念,也就没有今天的周婷婷。周婷婷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双耳全聋的小女孩。心怀执念的父亲周弘不忍女儿一生生活在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之中,他一边为女儿四处求医治病,一边对女儿进行语言基础训练。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辛与努力终于创造了奇迹,聋哑女儿不但开口说话了,而且与正常儿童一样走进了学校。8岁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16岁她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16岁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1岁被评为首届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时代人物,同年留学美国,24岁同时被评为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周弘心中的执念,不仅是一种坚守,也不仅是一种习惯,它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种品德早已超出了我们常人心目中的父爱,它深沉、厚重、睿智、深远。

纵观古今,那些成功人士,哪一个内心没有一份执念,且深深地坚守。他们在坚守的过程中,付出的辛酸、艰辛,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看到了他们成功之后的累累硕果。

有人说:执念太深,伤害太重。

我要说:没有执念,何来成功。

如果你伤害太深,也许是你坚守的方向不对;也许是你才能不够丰富;也许是你识人不准;也许是你付出不够。

人一生很短,人一生确实不易,并不是每个人都把你宠在心里、爱在骨里,遇到了宠你在心、爱你在骨的人就用心去珍惜。

认准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就不要放下执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请慢慢坚守。放下了,未必就幸福,放下了,那是无奈之举。爱一项,用全心守护、坚守,相信曙光自会寻你而来。

放下执念,何来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吉尼斯世界纪录   波士顿   桃花源   哥伦比亚   全心   聋人   品德   美文   艰辛   痛苦   无奈   女儿   心中   方向   目标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