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不单单是为了活着

“人活着不单单是为了活着。”这是《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说的话。路遥笔下的孙少平,他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深思。

人活着不单单是为了活着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怎样去活?

人人都想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人人都想做一个成功之人,不想拥有失败的人生。可现实并不是那样的,很多人在生命历程中因遭受挫败一蹶不振,并不能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挫败感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是人对不顺心事情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往往伴随着愤怒、懊恼和失望,因为人在遭受挫败的时候,个人的目标、志向遇到了前所未有、难以克服的阻力。

挫败可以导致短暂或短期的不顺心,也可以导致根深蒂固的心态或心境,甚至有人因走不出挫败的阴影而得抑郁病。

有人遭到挫败之后会自我憎恨、自我鄙视、自我厌恶,然后说自己命苦,自己没能力,稍有不顺心的事就责怪自己。

人一生不可能不遇挫败,一帆风顺的人生不符合世间的阴阳平衡道理。

一个人能经得起挫败和接受挫败的磨砺,最终走出来,活出自我,才算成功。

挫败是一种看不见的财富,但没人愿意坦然接受。只有经历过挫败,你才能明确人心叵测、世事难料。明明是很正确的事情、明明是人心所向的事情,却被领导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给取消了。明明你竭尽全力为他好,却反被他利用、戏耍。不是人善良了不好,也不是人尽心尽力了不好,而是你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人生历程中的挫败。

挫败这种财富,他买不来你需要的车、房,但能让你看透人性的虚伪、人心的叵测。

挫败让你看透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等等所谓的情感。只有经历挫败,你才能看清那些在你面前海誓山盟、画饼充饥所谓的爱你、帮你、为你着想的人的嘴脸。你没遭受挫败前,这类人口口声声帮你,一旦你遭受挫败,他则离你远远的,甚至把你拉黑,形同陌路人。经历挫败之后,你才会明白,爱你的人无论你什么景况,他依然爱着你。“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难道不是挫败之后对亲情的认知吗?

挫败是一种难得的智慧。人们对幸福的感受都是相同的,但对不幸的认知却各有各的观点。

人的经历不同、人的认知不同、人的出生背景不同、人对挫败的认知也不同。有人认为挫败是成长的肥料,挫而不败。

《平凡的世界》的出版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负责审稿的是周昌义,他觉得路遥的这部作品乡土味太浓,没有新意,情节一般,借口档期太满退稿。

路遥得知退稿决定,心情悲痛万分,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大哭一场。这可是他呕心沥血的见证,这次退稿让路遥怀疑了人生,怀疑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说路遥这个时候遭受了挫败。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最终《平凡的世界》得到了认可。《平凡的世界》在1991年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 平凡的世界》遭受过挫败,路遥遭受过挫败。像路遥一样遭受挫败的人也很多,贾平凹的《废都》被禁锢16年之久才得以认可。

再好的射手也有脱靶的时候;再好的骏马也有失蹄的时候;人遭受挫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你想把自己打造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破罐子破摔,待在原地;你也可以选择正确面对挫败,成就自我。

每一个洒脱的背后都有辛酸;每一个放弃都少不了苦苦地挣扎;每一个光环下都有不为人所知的挫败。

人活着不单单是为了活着

遭受挫败之后,认真审察度势,反观自我,问问自己“人为什么活着”。人到底为啥而活,难道只为活着而活着?人应当有自己的活法,也该有自己的思路、做法。

遭受挫败的路遥走了,孙少平的“人活着不单单是为了活着”,“命运要靠自己掌握。”在时刻激励着我们。

立足天地之间,经得起挫败,扛得住困苦,你离初心就会越来越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乡土味   人心所向   人心叵测   美文   认知   亲情   历程   借口   为人   情绪   平凡   不好   事情   自我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