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道,道与茶,“竹里煎茶”-茶道


茶与道,道与茶,“竹里煎茶”-茶道

古时候很多史料显示,对茶的文化精神最为看重的是道家。陆羽在书中大量引用了道家神仙和茶的种种故事。唐代喜饮、擅饮茶的著名道人也不少。

茶与道,道与茶,“竹里煎茶”-茶道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极为欣赏道士申元,甚至让自己宫中的侍女赵云容为申元侍候茶药。唐代《南部新书》中记载,唐肃宗曾赐给道士张志和奴、婢各一名。张志和为他们取名渔童、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唐代最著名的道家茶人,应该数女道士李季兰。李季兰和陆羽是好友,曾在德宗年间和陆羽、皎然在茗溪组织诗会。甚至有学者认为,正是这一僧、一道、一隐士共同开创了唐代茶道格局。


茶与道,道与茶,“竹里煎茶”-茶道

在文字作品中,茶和道士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无处不在。欧阳修在《送龙茶与许道人》中,写到他将当时非常名贵的龙团茶,送给了“来似浮云去无迹”的一位荥阳道士。元朝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在泰山游玩,发现一道观中香茶怡人,写下了“鼎铛百沸失膏火,风水万里忘萍逢”的佳句。明朝藩王朱权,晚年时兼修释老,尤喜沉于茶道,以求达到“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的修身境界。晚清刘鹗,为写《老残游记》数次到泰山,对其风俗民情极为熟悉,开篇第一回写老残和其他人一起游道观,道人见客来,就“端出茶盒”,“大家吃了茶”。可以看出道教在打醮礼仪上,献茶为其中重要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老残游记   茶道   荥阳   道教   散曲   明朝   泰山   佳句   道观   道人   道家   道士   唐代   美文   年间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