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

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武夷岩茶繁复独特的制作工艺,它讲究“隔年陈”。之所以不求“新”,在于武夷岩茶相对于其他茶种更为长久的制作过程。武夷岩茶从青叶采摘、萎凋、做青、炒青与揉捻直到毛茶(初制茶)完成继而挑拣茶梗剔除梗、黄片(粗老叶片),再经巡茶者拣出不够好的茶条,其制作过程只能算完成一半工序。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毛茶通常还须一两个月的精制过程,同时还要看茶农们是否有足够人手;而后是极为重要的炭焙工艺,这一过程一般要进行多次。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炭焙过程在驱除茶内寒气的同时,还可挖掘茶内更深层次的物质,让茶的味道更饱满丰富,传统炭焙的茶当年不能立即饮用,容易上火,而且此时的茶处于躁动期,内在的物质处于分离状态,喝在嘴里也是分散的,没有整体感。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焙好的茶封箱储存,火煺后再开箱饮用。这时候,茶内的火气已经煺去,岩茶的后期转化完成,喝起来才茶味醇正,丰富饱满,韵味悠长。”

茶叶采集后必须进行的特定加工,包括揉捻、发酵、干燥等,这些步骤决定了各类茶叶在色、香、味、形的质量。而经过这些加工工艺出来的茶口感或浓烈或平滑,滋味或苦涩或香甜,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茶。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品茶的时候,你是否尝到过“酸”呢?茶有哪些酸味?为什么会“酸”呢?什么酸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武夷酸

一些品质优异的武夷岩茶,自然存化期内是会出现“武夷酸”的。


19世纪中叶,欧美茶叶专家学者在岩茶中发现“单宁”(儿茶素)并分离出“武夷酸”,后经证实武夷酸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对人体有益的混合物。


1847年,罗莱特从武夷岩茶中分离出“武夷酸”。1861年哈斯惠茨证实武夷酸乃是没食子酸、草酸、单宁和槲皮黄质等的混合物。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武夷岩茶武夷酸与工艺酸的区别要注意,武夷酸“酸而不腻”,而工艺失误造成的酸味,容易给人带来发呕的感觉,姑且称之为“酸呕”。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追求武夷酸。正所谓:“武夷酸虽好,不要贪杯哦”!


故:正宗的武夷酸是好的,“酸呕”是不可取的!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观音酸


铁观音的假酸即本地话叫青酸,是发酵时间不长的酸,即是当天采摘当天炒的;另一个酸叫青王酸,即传统制法的酸,是真正的由半发酵得来。


品茶人说的观音酸,应该是一种由齿颊到喉咙的一种类似吃过糖后泛酸的那种微酸带微涩,回甘生津,舌后两侧有一种收敛的感觉。多见于酸气明显的观音的头三泡,但往往酸气明显的观音回甘显、韵味足!


拖酸,拖酸是由一种新工艺形成的,这样的工艺本身不可取,更别说酸了。


故:青酸、青王酸是好的,拖酸是不可取的!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红茶酸


一般来说,发酵后茶叶会有一定的酸味,但是喝着很明显的感觉茶汤发酸的话,是红茶在制作发酵过程中堆积太密,或者是发酵过度了,因为红茶是全发酵茶,如果发酵过度或者时间掌握不好,再烘干就会导致发酸。


另外放的时间太长,红茶受潮了,保存不当也会有酸味的。还有就是泡茶的时候水温的问题了,这个也是看红茶的细嫩程度了,不耐高温的红茶,如果水温过高,会导致红茶酸味明显。理论上红茶有明显的酸是工艺失误造成的,故不可取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熟普酸

于普洱而言,熟普本身具备酸、甜、苦、涩、香、滑的特点,其酸能化而转甜,韵达喉底而不锁,茶汤顺滑,此外还须低堆味,这点老熟普比较明显,转化好的熟普有的显果香酸。(可取)


除此之外,熟茶若渥堆工艺失当也会使茶品带有酸馊味。这种负面的酸馊味,品饮时会有酸而不化的感觉,同时会造成两颊紧锁等令人不悦的感觉。这种酸味是大家最不喜欢的。(不可取)


“酸”从哪里来?


茶品中的酸,其实可细分为正面的酸与负面的酸。茶叶中正面的酸味可以看做是茶叶中活性物质在味道方面的呈现之一。而负面的酸,往往是因为制程或仓储的失败所致。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酸味的主要来源:


1、野生茶,由于原料本身的原因,其口感常带有酸味。


2、采摘级别低,一芽四叶带老梗。其因梗老难杀熟,成品茶出现酸味的几率较大。夏季采摘制作的茶叶会出现酸味,有地区夏天已进入雨季,水分含量大。


3、手工杀青过程中,抖闷结合,闷炒时间过长,或者轻杀青轻揉捻,成品茶出现酸味的几率较大。


4、晒干过程中,没有及时晒干,含水量过高,成品茶容易出现酸味。


5、茶叶进入发酵,在湿热作用下或有微生物参与的情况下,发酵过程没有控制适度,没及时干燥,导致成品茶出现酸味。


武夷岩茶为何不求“新”?而讲究“隔年陈”


2-5点,现究其原因会发现主要是因为水分的参与,茶叶进入无氧发酵形成有机酸。


茶叶会带酸并不都是品质不好的表现,主要看其在茶汤内的浓度及各成份的主次比例协调。好茶的口感,理应具有在“酸、甜、苦、涩、香、甘、滑、重”,方面均衡的表现。


正确认识茶之“酸”,学会辨识区分正面或负面的酸味,是每一个爱茶之人理应掌握的入门功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皮黄   毛茶   茶汤   草酸   酸味   口感   红茶   美文   观音   负面   成品   茶叶   讲究   过程   感觉   工艺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