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董卿在《故事里的中国》中说:人们说作家生命的长度是用他的作品来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路遥还活着,并且将继续活着。路遥过早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但他留下的作品,将一直温暖着、指引着平凡的我们: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经典名著与网红畅销书不同,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即使时过境迁再来阅读依旧有收获。《平凡的世界》曾被清华大学随录取通知书一起送给新生,清华校长在给新生的信中写道:在祝贺你们即将进入清华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之际,作为校长,我送给你们的第一份礼物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书。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1949 年12月3日,路遥出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一家人全靠父亲一个人干活支撑着,家里经常揭不开锅。

为了能够活下来,路遥7岁时,父亲决定将他过继给远在延川县的伯父王玉德。被送走那天,7岁的路遥和父亲走了70多里的山路,半路上父亲用身上仅有的两角钱给他买了碗油茶,自己却什么都没吃,「我知道他已经再拿不出一分钱」。到了伯父家,父亲托口说去赶集,实际上路遥知道,他就要被抛弃在这里了。

路遥一直在伯父家度过了他的学生年代。但伯父家的情况也并没有好太多,他时常为买不起几分钱一支的铅笔而发愁。1966年,路遥考上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他以为终于可以脱离贫困的苦海,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他大中专院校的招生无限期停止。1969年,路遥回乡务农。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了延安大学中文系。大学里,路遥的生活依旧简朴。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和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路遥在煤矿体验生活

路遥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去创作《平凡的世界》,头三年到各地考察、采访,深入铜川煤矿体验生活,构思小说的框架、人物、情节。《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稿后,路遥赶到北京,去参加《平凡的世界》研讨会。研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出版后一段时间受到冷落,路遥对同行抱怨:“狗日的,都不懂文学!难道托尔斯泰、曹雪芹、柳青等,一夜之间就变成这些小子的学生了吗?”回到西安,路遥去了一趟长安县柳青墓。他在墓前转了很长时间,猛地跪倒在柳青墓碑前,放声大哭。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只印了3000册。有一次路遥坐电车碰巧遇到了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编辑叶永梅,叶永梅看完这部书的第一部后说:“自己曾经插过两年队、当过六年兵,我仿佛就生活在孙少平、孙少安等人当中,感受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叶永梅决定把路遥的新作录制成广播节目,从1988年3月27日开始,由李野默先生播讲《平凡的世界》130天连续播放。随后,各地电台也陆续开始播放《平凡的世界》。

在那些无比艰难的日子里,路遥每天最开心的时间,就是在桌面那台收音机上,听半小时自己的作品。 当时《平凡的世界》写作情况是:第一部已经出版,第二部已经成稿,但第三部还在写作中。一部还没有完工的作品就被录制成广播剧,这在中央广播电台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叶咏梅对路遥的极大信任,也是对路遥的极大鼓励。

于是,路遥日夜赶工写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路遥回忆那段经历,"每当我稍有委顿,或者无法忍受体力和精神折磨的时候,那台收音机便严厉地提醒我激励我:千万听众正等着你做下面的文章呢。"

随着《平凡的世界》一天天接近完成,路遥的身体也一天天垮下来。“我第一次严肃地想到了死亡。我看见,死亡的阴影正从天边铺过来,我怀着无限惊讶凝视着这一片阴云。”

在身体快要崩溃的情况下,路遥在1988年5月25日终于咬牙完成,从榆林写到甘泉,想到“6年奔跑终于撞线”。他立刻抄近路过黄河前往北京送稿,他的眼里忍不住旋转起泪水,这是谁也不可能理解的幸福。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会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就算是得了茅奖,路遥的生活依然是贫困的,他的一生都是困窘的。现实的问题是,路遥没钱到北京去领奖。

当年路遥得知自己获茅盾文学奖后,他给弟弟拨了个电话,他不是报喜,而是借钱,因为他凑不齐去北京领奖的路费,因为他买不起100套样书送人,弟弟开玩笑的说他不要想着获诺贝尔奖了,因为他筹不来外汇,路遥说,“钱当然很重要,我每天都在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钱并不是唯一。”

《平凡的世界》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描述了生活在陕北地区的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从农民到工人、从学生到干部、从揽工汉到省委书记,这些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了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变化、性格心态、悲欢离合、冷暖人生。整部作品通过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却起到了震慑人心的作用。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董卿说,《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是没有一个是“坏人”。究其原因,路遥,深深爱着生养他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即使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可以原谅。

1992年11月17日,久病不愈的路遥去世了,去世之时他依旧是一穷二白的作家,《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伟大的小说,在他在世之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实际性的帮助。路遥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的作品,是给予平凡的我们最好的勇气和光亮。

路遥先生离开我们28年了,他的一生,也如同自己在《平凡的世界》里所写的那样:

“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图片来源:《平凡的世界》剧照等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文革开始后受影响直到1969年底才回到家里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92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1991年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后,引起巨大的轰动。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了,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平凡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陕北   延川县   延安   平凡   伯父   西安   美文   北京   人世间   文学奖   贫困   家里   父亲   时间   人生   作品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