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则万物生长

这个世界上善意和恶意的动静都很大。我们的内心常常会被现实无理挤压,但这未必就是不幸,只要你对自己的生命拥有一份笃定的诚意与善意,就能找到自救的力量。面对喧嚣的尘世中的种种,心有担当便是圣贤,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此心光明,则万物生长

有一位先贤人格,令我高山仰止。

王阳明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中叶。他的原名叫王云。五岁时,祖父为他改名王守仁。“守仁”源于《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人生在世,智慧获取的一切,倘若没有仁爱的胸怀和坦荡的人格坚守;即使侥幸得到,也必将失去。

此心光明,则万物生长

01误入铁柱宫,结缘道儒

王守仁九岁初入学堂,问老师:“什么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师说:“念书。像你父亲一样,考状元。”守仁答道:“我以为不然。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从此,他拼命读书,涉猎广泛,保持欢喜的蓬勃。十五岁时,他沉迷兵法试图武功救国,只身出走居庸关、山海关。十七岁时去江西娶亲,途经铁柱宫偶遇道士,习导引术。终于被岳父找回家,又拜师大儒,从此专注程朱理学。

此心光明,则万物生长

所谓“格物致知”,“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单说,通过考察事物,获得知识。最后实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这回,王守仁选中了父亲官署中的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穷究物理,把自己格得大病一场,又转投佛老。

02连考不中,以不第而动心为耻

王阳明二十多岁,已经打通儒、释、道、兵。然而,他连年落第,直到二十七岁才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多次参加会试都没有上榜,世人看来这是十分耻辱的事情。他却不以为然,“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而动心为耻。”世人以考不中为耻辱,而我却以考不中而动心为耻。三十一岁时王守仁养病在会稽,讲学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王阳明”。

03人生落魄时,坚守内心的光明

一入侯门深似海,三十五岁那年,王守仁因得罪权倾天下的刘瑾而遭遇平生第一次流放——贵州修文县龙场驿。到达的时候,他已经三十七岁。在途中,他遭遇刺杀,急中生智留下了两首《绝命诗》,并置衣冠于岸侧,托言投江。他说“自信孤忠悬日月”“敢将世道一身担”。人对自己有多高的期许,人生就有多大的成就和高度。

此心光明,则万物生长

04功成名就之时,敢于急流勇退

王阳明四十七岁时,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阳明临危受命,平定叛乱。这次大获全胜并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反而在奸佞小人的挑拨之下,另武宗心生嫌隙。在他眼中,王阳明只不过是个阻挡自己建功立业的奸臣。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王守仁急流勇退。他将朱宸濠交付当时尚属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终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直到世宗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

05此心光明,不假外求

王阳明五十七岁时,死在江西南安的一条小船上。那个黎明,舟行靠岸,学生们泪眼相问:先生还有什么遗言?王守仁说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反观我们现代人,从小向家长证明我是好孩子,向老师证明我是好学生,长大了向自己的恋人证明,甚至向网上很多陌生人证明自己是谁。而其实,如果我们有一颗光明的心,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留给历史去言说。

我多次寻访他悟道的阳明洞,流连他研读《易经》的玩易窝。巨大的山洞,四面积水。一个石凿的棺椁,就是他的私人财产。这里遍地毒蛇瘴气,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朝廷不理,朋友不帮,纯朴的少数民族接济了他。他端居澄默,明白了“格物致知之理”,一个人的心就是他的道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何谓“阳明心学”?那是厄运之中,一个人凭借信念的自我救赎。而一颗心逐渐养大,就足以涵盖整个宇宙。

学生曾问:“老师,一朵花开在南山,跟你的心有什么关系呀?”阳明先生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们生于同一世界,而结论不同。原本,这世界的美与善,恨与仇,自在人心。

此心光明,则万物生长

阳明先生内修心性,外定兵法。处江湖之远,他用文治传承。居庙堂之高,他以武功平定江山。流放归来,他一次次平叛,再用文明教化,收服人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住了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他说:“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诚然,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尤难。他一次次被贬,却从未蹉跎。他说:“知行合一。”有知识是行动的开始,是行动的主意。而有行动,是知识的结果,是知识的成就。

此心光明,则万物生长

无论世界的真相如何,用爱的激情和能力改变它。心有担当,便是圣贤。

此心光明,则万物生长。王阳明用一生诠释了“不假外求”,不管是得志与失意,都不以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而是向着内心的阳光生长。这种坦坦荡荡,让每一次经历都成为值得记忆的瞬间。终有一天,穿越世相、笑看云起,送走心上踩过的动静、熬过独自疼痛的时光,于是惊艳,风雨之后,夕照温柔。

(文章节选自《此心光明万物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光明   大儒   格物致知   武功   急流勇退   王朝   风雨飘摇   人心   叛乱   江西   圣贤   美文   动心   万物   生长   内心   老师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