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宁愿默默付出青春的支教老师

其实,在我国有很多这样的支教老师,默默无闻在支撑着很多的教学点,传授知识,分享快乐。这里的生活没有雾霾,没有喧嚣,没有烦恼,只有山清水秀,只有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只有一群宁愿默默付出青春的支教老师。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人已怦然心动,支教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心底那个声音盖住外界一切诱惑声。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那样的生活,在父母反对,兄弟姐妹不理解,远离熟悉家乡来到陌生城市,过着青春逝去的日子,所有的付出都不是为自己,而是别人。不仅如此,还要为孩子们的伙食操心,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如果没问题,继续往下看。

一天下来,有些老师教书,有些老师煮饭炒菜,有些老师两所小学来回教书。有时老师们都在上课,煮饭的活落到孩子们的身上,没有煤碳,只能木材烧火,孩子们轮流做饭,切菜,烧火。

每次午饭的时候,老师总会想办法,尽其所能教化他们。饭前,老师会准备3个盛半盆水的脸盆,依次排开,第一个用于肥皂洗手,第二个用于冲洗,第三个用于清洗,然后孩子们一个个排队洗手。虽然简单,虽然落后,但次序在这里井然有序,而且节约用水。

老师们可谓用心良苦,在打饭的时候,会出教过的知识考问他们,有数学题目、背诵诗词,又或声母韵母,又或前鼻音后鼻音。“啊……没有答对,站在一旁想,想出来再打饭,下一个。”打饭老师认真的说。旁边这个小朋友就是超时没答出来,他还在思考时,下一个已经吃上稀饭啦。

其实稀饭也不是很多,每个人就那么一碗,即使答不出问题,最后也会有得吃。看着一个个饥饿的眼神,想必有些孩子还没吃饱。我都不敢多吃,但不吃老师们又过意不去,只能将就吃一点应付老师,回到休息室再吃些饼干填饱。

虽然孩子们不曾挑食,天天吃这些也会感到反胃,有些从家里自备榨菜,稀饭配上一包榨菜,丰富的一顿,比家里好上百倍。你可能想象不到一个极为简陋的露天厨房,养活了一群祖国的花朵。你更可能想象不到,很多时候来学校吃上一顿稀饭就是上课的动力,甚至是上学的主因。

不仅老师和孩子们的生活艰难,村民也不容易,交通不便带来太多阻碍。大部分家里的房屋还是草房,有些是纯泥土盖成,没有红砖。房屋分上下两层,下层用于饲养家畜,上层用于生活的起居,摆满了日常用品,吃饭、睡觉、烧火全在这里搞定,房屋空间不大,里面弥漫了人畜夹渣的味道,谁进谁知道。

也有少部分盖起新居,孩子才10多岁就随父母一起外出打工,几年攒了点钱回来盖新居。年纪稍微再大点就娶妻或嫁人成家,赶紧繁衍子孙后代,多个人干活多些收入,多子多福在这边非常盛行,计划生育在这边作用不大,思想观念、生活水平无法跟上社会的步伐,也许是社会的快速发展留下的债果。

未完待续,下期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草房   煤碳   韵母   老师   青春   鼻音   榨菜   新居   稀饭   美文   家里   父母   孩子   房屋   社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