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王立新


2021年初夏时节,我从桂林辗转长沙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崇敬,专程冒雨去韶山瞻仰主席故居拜谒主席铜像,参观滴水洞。

韶山隶属湘潭市,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处,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毛主席故居、铜像广场、毛泽东纪念馆等人文景观,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方山洞”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观是必去的地方。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我们首先来到伟人铜像广场,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献花篮,毕恭毕敬行鞠躬礼。听导游讲铜像广场上的主席正眺望着自己的故居,我们沿着主席注视的方向走进伟人故居。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打卡美好生活#伟人故里韶山行

毛泽东故居位于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成“凹”字形,有房屋18间,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4间茅草房系毛姓公产,居中堂屋共用。上屋场前有一小坪,坪前有两口并连的水塘,小塘植满莲藕,大塘水面较宽。屋后倚青山,松竹茂盛;屋东有菜地、稻田、鱼池和晒谷坪;屋西北不远处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就读的私塾旧址。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就诞生在这里,毛泽东少年曾在后山读书、牧牛,在池塘游泳、稻田耕作过。1910年秋,受当时进步人士及书刊的影响,毛泽东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1920年,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以后,他的弟妹们也离开家乡,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故居召开多种会议并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在故居召开过调查会。此后一别32年直到1959年,毛泽东才第一次回故乡,探视考察了韶山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也拜祭了父母的坟墓,并写下了《七律·到韶山》的著名诗篇。 1966年,毛泽东再次到故乡,住在故居西面4公里处的滴水洞,这是他最后一次回韶山。


瞻仰完主席故居,驱车4公里就来到了神秘色彩的被称为“西方山洞”的滴水洞。韶山滴水洞位于毛泽东铜像以西约四公里处的峡谷中,滴水洞其实是一个地名,当初的那个洞因为后来修建韶山水库已经被淹没在水中了。滴水洞碧峰翠岭,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舞蝶鸣禽,自然景观清雅绝伦。《毛氏族谱》赞之曰:“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来到了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库游泳,兴之所致,随口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小舟,在这个山沟里修几间茅房子,我老了来住一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周小舟就报经中南局书记陶铸批准修建了滴水洞别墅群。以一号楼为中心的别墅群西面有毛泽东祖坟,有虎雕、虎亭、滴水清音为主的虎歇坪;东面有以毛泽东曾祖父母坟、龙泉三叠、奔龙泉池、观音远眺为主的龙头山。整个滴水洞景观集造化之神秀,萃人文之盛事,因而蜚声海内外。

过滴水洞一号楼,沿着木栈道向上攀爬,两边翠竹参天,山深林密,偶尔听到几声鸟鸣更增添了几分山谷里的幽静,最后还真见到了那个神秘的“滴水洞”,洞前有个不大的池塘,池塘里面还有个亭子,可能这就是复制的原来的那个“滴水洞”吧。

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只有在我们向主席铜像敬献花篮的时候,风停了,雨歇了,是不是主席他老人家“显圣”了呢!

韶山归来总觉得不写点文字对不起主席,就写了点文字也算是我对主席的崇敬和怀念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韶山   茂林修竹   韶山市   湘潭市   龙泉   铜像   花篮   长沙   湖南   小舟   故里   故居   美好生活   池塘   伟人   美文   故乡   主席   滴水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